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告訴你他被打了,不要糾結該不該讓孩子還手,這樣處理會更好

孩子告訴你他被打了,不要糾結該不該讓孩子還手,這樣處理會更好

孩子被打了,父母該不該教孩子還手?對於這個問題,網上的父母們還有尚未做父母的人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基本分成了三派。

第一類激進派,激進派的觀點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我,我必犯人」,這類人的想法是,既然我的孩子沒先動手打你,也沒要求你打啊,憑什麼打我孩子,我的孩子若是不打回去,長此以往肯定就成了班裡被欺負的對象,被其他同學看不起,並且自己還會形成自卑、懦弱、膽小的性格。只有打回去,才能保證自己不受欺負。

第二類理智派,理智派的觀點是「我們不能同為施暴者」,這類人認為孩子此時還小,不能像大人這麼明辨是非,這麼直接的教孩子打回去,肯定是不好的,萬一家長的一句話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了暴力種子,對孩子以後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怎麼辦,這樣孩子以後步入社會是要吃虧的,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包容,學會尋求老師的幫助。

第三類則是中立派,中立派則認為要分情況,中立派的觀點是「該出手的時候就要出手」,第一次我們家孩子大度不和你計較,第二次我們家孩子可以忍讓你,可是事不過三,你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進尺,那就得還手了,我們又不是受氣包。

孩子告訴你他被打了,不要糾結該不該讓孩子還手,這樣處理會更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其實,每位父親或和母親又或者是網友對這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改變的,有的人生活中就是強勢,有的人生活中就很溫和,父母的這種性格是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我們不能把「孩子被打,該不該還手?」當成簡單的選擇題。教孩子忍讓不還手,一味這樣下去,確實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但是讓孩子還手,會促使孩子在和小夥伴交往中變得有攻擊性,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發展成暴力兒童。

孩子告訴你他被打了,不要糾結該不該讓孩子還手,這樣處理會更好

那麼應該怎樣看待這個問題你呢?父母遇到這種事的時候,最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孩子不還手可能不代表是孩子懦弱,可能是他還小,遇到這種事情不知道如何處理,有的孩子在被別的孩子打一下時,很多都是愣在原地。有的父母一聽孩子被打了,恨不得擼起袖子,幫自己孩子去干一架,但是如果孩子之間身體懸殊較大,這隻會給孩子帶來更嚴重的身體傷害。首先你要使自己冷靜,問問孩子是什麼原因,說不定在你了解後,才知道兩個小朋友原本是關係很好的朋友,只是因為一件玩具,衝動了而已,如果能很好的處理這件事,讓孩子學會分享,且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幫助的,又能增加孩子和朋友間的友誼,一舉三得。

手把手教你培養孩子情商與逆商作者:兒科醫生鮑秀蘭50元8人已購免費試讀

或者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先冒犯了對方呢,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情,告誡孩子雖然對方打你是肯定不對的,但是你下次是不是可以不要這樣,這會使他人不高興。如果是另一種情況,孩子只是被欺負了,那父母首先要讓孩子學會自我防禦,大聲喝住對方:「不要打我!」、「除了打人,你還會什麼」,然後要學會躲避,在跑去告訴老師。還有一種是父母在孩子班級里樹立起威嚴的形象,可以表明自己的職業,比如警察,或者自己的特長,比如跆拳道,這樣會給孩子的同學一定壓力,使他們不敢欺負你的孩子。父母要告訴孩子,我們不打你不是沒有骨氣的表現,只是暴力解決方法是弱者的行為,不文明的,並且家長去給老師反應情況,表明態度,必要的時候可以和對方家長溝通,相信只要是明事理的父母,是不會允許自己孩子欺負別人的。

孩子告訴你他被打了,不要糾結該不該讓孩子還手,這樣處理會更好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遭受了校園欺凌,很多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都不敢告訴自己的父母。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階段里,要密切關注著孩子的身體情況,吃不下飯、回家一言不發、身體上有傷痕。平時要和孩子多溝通交流,讓孩子知道,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父母都是他可以放心依靠的對象,父母無論什麼時候都會保護他。遭遇了校園欺凌這種事情,學校教育處自會配合家長處理,如果是性質惡劣的校園欺凌,也有公安部門和當地政府機構進行相應制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