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瘋狂」系列再度升級,用荒誕喜劇探索科幻片在本土的落地

「瘋狂」系列再度升級,用荒誕喜劇探索科幻片在本土的落地

作者:梁嘉烈

「山爭哥哥」徐崢現在的戲路可謂越來越寬了。

在《瘋狂的外星人》「瘋狂十二年」發布會上,徐崢高調宣布自己在《瘋狂的外星人》中特別出演外星人一角。新聞一出,眾多網友紛紛調侃:「就知道寧浩電影不可能沒有山爭哥哥。」

《瘋狂的外星人》是寧浩的「瘋狂」系列時隔十年再度啟動,作為「瘋狂」系列的「釘子戶」,徐崢從未缺席,黃渤也是。不過這次《瘋狂的外星人》則是「黃渤 沈騰」這兩個長在觀眾笑點上的男人「合體」,山爭哥哥以特別出演的方式回歸「瘋狂」系列。2018年里三位國產片票房扛把子的聯手,讓網友大呼《瘋狂的外星人》聚集的簡直是「神仙組合」!

2006年,《瘋狂的石頭》橫空出世,鬼才導演寧浩也真正意義上進入到了大眾視野。2006年至今的十二年時間裡,寧浩、黃渤、徐崢組成的「鐵三角」,成為了「瘋狂」系列的金字招牌。寧浩在對待電影時,是個擰巴的人,但黃渤和徐崢又何嘗不是,只不過前者擰巴的是對電影質量的追求,後兩者擰巴的是對演技質量的追求。

對中國電影來說,寧浩註定是一個難以被忽略的特殊存在,當主流影視作品將目光投入到了精英群體身上時,他則選擇了聚焦被社會忽略的底層群體。在寧浩的影片中,他用小人物視角,探索著黃渤、徐崢在表演上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他也用小人物視角,從側面表達了對社會的關懷。

在《瘋狂的外星人》中,寧浩「執迷」的小人物視角依然沒有改變,只不過這次,他將故事從小人物的生存危機,拓展到了宇宙大戰,以荒誕喜劇的方式以及小人物的冒險故事,來探索科幻片在本土的落地。

「瘋狂」系列十二年

寧浩與徐崢的「擰巴」之路

從2006年《瘋狂的石頭》開始,寧浩和徐崢的合作已經長達十二年時間,如今,徐崢已經成了寧浩電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瘋狂的石頭》開始,寧浩和徐崢相繼合作了《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去年寧浩、徐崢聯合監製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我不是葯神》中,徐崢則擔綱主演。

十二年時間裡,二人合力創下了不少中國影史的紀錄。2006年,寧浩在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扶植下製作了《瘋狂的石頭》,這部投資僅有300萬的小成本影片最終拿下了近3000萬的票房成績,被業內稱作「國產商業電影里程碑」。2009年,《瘋狂的賽車》延續了前作的成功,以1000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而寧浩也成為了觀眾公認的新生代鬼才導演。

寧浩和徐崢的合拍,大概在於兩人都是「擰巴」的人。處女座寧浩的擰巴體現在他對電影質量的追求上,就從劇本來說,寧浩是一個特別注重推敲劇本的導演,在《瘋狂的外星人》劇本籌備和打磨的五年時間裡,劇本在大方向上被推翻了三次,每年都要改一次。

也是因為把控的嚴格,寧浩手下誕生了不少優質劇本,當初通過《春光燦爛豬八戒》走紅的徐崢,就是因為看中了《瘋狂的石頭》的劇本,決定了不要片酬參演該片,但寧浩覺得不好意思,最終還是給徐崢包了一個紅包。

徐崢的擰巴則體現在他對演技的追求上,在拍《無人區》的時候,徐崢因為長期投入到了角色潘肖瀕臨崩潰的狀態中,以至於他曾在採訪中稱自己拍完影片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木訥的狀態。寧浩曾評價徐崢是個深通戲劇、精通表演的藝術家。「徐崢是一個對自己真誠的人,他能正視自己的很多問題,非常真實。這是一個藝術家的基本素質。」

兩人在合作的過程中,徐崢被處女座的寧浩「虐」過不少次,但徐崢會認真思考寧浩所說的東西,想通後兩人再一條一條重拍。除了《無人區》外,寧浩的電影基本都是喜劇題材,但在喜劇的外殼之下,寧浩電影的內核其實是深刻而嚴肅的,這也是他吸引徐崢的地方。其實,寧浩和徐崢兩個人,一直都在商業性和藝術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作為老搭檔,《瘋狂的外星人》自然離不開徐崢。「瘋狂十二年」發布會上,徐崢就調侃:「一部電影總需要有個票房保證,但這都是次要的,主要是瘋狂系列裡面不能沒有我。」其實,此次《瘋狂的外星人》中,之所以由徐崢來扮演外星人的角色,也是有一番原因的。

從《瘋狂的外星人》目前釋出的預告和海報來看,預告片中,外星人雖然被打碼,但是光頭的形象和徐崢「蜜汁」相似;「囚禁版」海報中,外星人從側面看大腹便便,也像是為凸肚的徐崢量身定做的角色;而喜劇表演功底深厚的徐崢,在外星人表情塑造上也更能實現神還原,「瘋狂十二年」發布會上,徐崢就坦言這次藉助面部表情捕捉技術挑戰虛擬角色外星人,基本把自己人生當中所有表情都做了。

從《瘋狂的石頭》中的地產開發商到《瘋狂的外星人》中的虛擬外星人,徐崢在寧浩影片中的形象是豐富且多變的,而在這背後,則是寧浩一路對徐崢表演更多可能性的挖掘。

從徐崢和黃渤的「小人物」角色

看寧浩對社會的側面關注

《瘋狂的石頭》中,徐崢飾演的馮董是影片中的大反派,他僱傭了國際大盜麥克去竊取翡翠,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馮董在影片中為得到翡翠而不擇手段的行為和陰狠毒辣的性格,影射了當時社會上地產開發商發家史的原罪和流氓本性。

《無人區》中的徐崢飾演的律師潘肖,是一位成功的職業律師,他追名逐利、虛榮、好鬥的特質,則影射了不少當代人在職場生涯中的浮躁與急功近利。《心花路放》中,徐崢飾演的是主角耿浩的好友郝義,雖然他一開始只顧及放縱享樂,但對朋友肝膽相照,最終遇見真愛後浪子回頭。

徐崢在《瘋狂的外星人》「瘋狂十二年」特輯中調侃:「寧浩電影里的主角都是不高興。」不高興,其實只是寧浩電影中的人物傳達的一種情緒,從身份上說,寧浩電影中的主角,亦或是諸多配角,其實都是社會的小人物。

除了徐崢之外,提起寧浩十二年來的好搭檔,自然也繞不開黃渤。寧浩似乎對「耿浩」這個名字格外執迷,故而在「瘋狂」系列中,如黃渤調侃,自己一直在為「耿浩」這個角色奮鬥。不論是《瘋狂的賽車》中失意潦倒的賽車手耿浩,還是《心花路放》中遭遇中年危機的耿浩,也都是底層小人物的代表。

一直以來,寧浩的身上有著眾多標籤,比如他開創了國內多線敘事、多結構敘事、黑色幽默等多種先河,但是他對中國電影最大的影響,其實還是在於他的影片中,以小人物的視角展現出的對社會的一種側面關懷。寧浩自己也曾直言:「我其實一直以來拍的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掙扎。」

寧浩對小人物的刻畫,並非是俯視的,他對底層人群的悲憫和對小人物命運無奈的感慨流露在每一部影片中。在寧浩的影片中,小人物有「喜」,亦有「悲」,有醜陋之處,也有閃光之點。不管是《瘋狂的石頭》中為了保護全廠人的希望而守護翡翠的包世宏,還是《無人區》中最終適應叢林法則的律師潘肖,他們都完美地詮釋了人性的複雜,並勾勒出了時代洪流下小人物的人生百態。

寧浩創辦的公司壞猴子影業啟動「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時,寧浩曾講道:「壞猴子代表了一種亞文化,但亞文化並不是小眾文化。作為對立於主流文化的多樣化文化,主流文化只有一種,而亞文化卻千千萬萬個,人們容易進入主流文化的禁錮,導致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其實,近年來隨著社會對精英人才的崇拜,不少影視作品都將視線聚焦在了精英人群身上,在這個大環境下,寧浩則看到了被社會忽略的底層群體,而他也用這些人的故事,在中國電影史上構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符號。

在《瘋狂的外星人》中,小人物依舊是寧浩不變的「執念」。從預告片來看,《瘋狂的外星人》延續了寧氏喜劇一貫的荒誕風格,同時,在科幻外衣的包裹下,《瘋狂的外星人》也以小人物的視角呈現了本土化烙印。貫穿「瘋狂」系列的「耿浩」,在《瘋狂的外星人》中的任務上升到了保護地球,但他首先要做的,其實還是解決小人物的生存危機。

從預告片不難看出,黃渤飾演的耿浩和沈騰飾演的大飛雖然整日鬥嘴互損,但是這兩個一起長大的小人物,其實誰也離不開誰,和《心花路放》中的耿浩與郝義一般,都是在相互取暖。寧浩也曾透露:「與瘋狂系列前兩部作品相比,(《瘋狂的外星人》)在風格和敘事的氣質以及創作的態度上有相統一的部分,小人物的大冒險。」

三大票房扛把子聯手

助力科幻片的本土化探索

從小人物生存危機到宇宙大戰,再到首次挑戰科幻題材,寧浩的「瘋狂」系列顯然在走向升級,也更加妙趣橫生。《瘋狂的外星人》預告片中,徐崢飾演的外星人尚未揭開神秘面紗,但黃渤和沈騰這對長在觀眾笑點上的活寶卻貢獻了密集的笑點,比如二人就神還原了TFBOYS的經典「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長久以來,寧浩顯然已經成了「瘋狂」系列的口碑保證,但「黃渤 沈騰 徐崢」的神仙組合,顯然讓觀眾對《瘋狂的外星人》更加期待。要知道,這三位隨便一個都是2018年國產片票房的扛把子,黃渤處女座《一出好戲》票房過10億,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票房過20億,而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葯神》票房更是邁入了30億俱樂部。

在曾經的採訪中談及對中國電影市場的看法時,徐崢曾提到:「我覺得我們的市場現在還是比較低幼化的,我們總是最當紅的永遠不是演技派。」徐崢的心聲,無疑透露了前幾年實力派演員的尷尬處境。

但2018年前後,隨著中國電影市場邁入良性發展階段,優質影片得到觀眾認可的機會越來越高,《我不是葯神》依靠口碑實現票房逆襲,就是最好的證明,而談及《我不是葯神》的成功,其實也離不開寧浩背後的壞猴子影業的推動。此外,當下實力派演員也成了觀眾眼中的寶貝,「山爭哥哥」徐崢就是被粉絲力捧「C位出道」的。

在曾經二流的電影時代,寧浩、黃渤、徐崢這組「鐵三角」一路堅持,終於迎來了曙光。其實和徐崢一樣,在與寧浩結緣的十二年時間裡,處女座黃渤的擰巴和寧浩也是如出一轍。拍攝《無人區》時,黃渤為了貼近殺手形象,去屠宰場練「殺氣」,雖然最後沒有屠宰成功反而大病一場,但是短暫的體驗卻讓他找到了更好的表達方式,最終他跟寧浩又重新拍攝了之前的戲份。

不難發現,寧浩、黃渤、徐崢三人十多年來一直對電影保持著一份敬畏,在電影事業里投入了一份認真和赤誠。也是因此,他們一起磨合出的新作《瘋狂的外星人》,才更加令人期待。《瘋狂的外星人》是「瘋狂」系列時隔十年再一次啟動,也是他們的一次全新探索,畢竟科幻喜劇在中國電影市場是空白的,其實不僅是科幻喜劇,國內整個科幻片市場都是空白的。

2014年,業內紛紛呼喚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到來,但事實上,直至現在依然沒有誕生一部對中國科幻片有著劃時代意義的電影。一直以來,科幻片在國內發展的兩大禁錮就是特效製作上的落伍和故事講述上的不接地氣,如今中國電影工業升級,科幻片的難點則主要落在了故事講述上。

在《瘋狂的外星人》中,寧浩選擇了小人物的視角來講述故事,以喜劇的方式嘗試實現科幻片在本土的落地。《瘋狂的外星人》靈感來源於劉慈欣的小說《鄉村教師》,劉慈欣在採訪中稱,自己是在科幻小說中奇思妙想的人,寧浩是在現實生活中奇思妙想的人,在這一點上兩個人是契合的。此外,劉慈欣也表示自己很喜歡寧浩對於小人物刻畫的荒誕以及接地氣的質感。

在寧浩的手中,「瘋狂」系列荒誕喜劇的特色,似乎可以容納任何題材的呈現,《瘋狂的石頭》用荒誕喜劇容納了犯罪題材,而《瘋狂的賽車》則用荒誕喜劇容納了體育題材,這次,我們有理由相信《瘋狂的外星人》同樣可以用荒誕喜劇容納科幻題材,完成科幻喜劇的本土化探索。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AI晶元雲邊結合成趨勢
最懂中國的日本經濟學家:搞垮日本的不是廣場協議 而是過分寬鬆的金融政策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