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加入清軍不入關,那麼中國的歷史會如何走向?

加入清軍不入關,那麼中國的歷史會如何走向?

昨天晚上,在微博回答了一個問題:如果清軍沒有入關,接下來中國歷史會是怎麼樣?

本人作了原創回答,現在做一些整理,並增加一些內容在此發表。

先說說明朝的疆域有多大?

這幾張地圖是明朝人自己繪製的,就這麼大。你即使踮起腳尖,也看不到北冰洋的影子。

明確說就是革命黨說的漢地十八省。但明朝歷史也寫了,南方苗族等常寇邊,可見,就這十八省也不是全佔有,多南方少數民族佔據的地區,明朝也沒能力管。

冷炮歷史曾寫過一個類似文章,但他假設的是清軍入關進入北京,佔據直隸,只停留在黃河以北會什麼樣?他分析的是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南明三方可能誰也吃不掉誰?可能會長期處於分裂局面。

那麼我就分析一下我的觀點。

我們先看看1644年的政治形勢,如果當初吳三桂清兵,多爾袞拒絕了。那麼大清還是佔據滿洲並聯盟蒙古。我上邊放一張1644年的政治形勢圖,大家可以參考。

單就說中原,基本上是又一次三國鼎立。西北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西南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南方地區南明政府接替明朝政府。這三方敵對情緒非常大,不但不會聯合,甚至都可能不來往。即使清軍不入關,這三方的任何一方都願意跟滿洲建交和好,甚至藉助滿洲力量對方其他兩方。

如果說中原出現大順、大西和南明三足鼎立,這算是最好的結果。發展最有可能繼續分化,因為如果戰爭導致李自成死去,李自成的下屬會分裂。如果張獻忠死去,他的幾個下屬也會分裂。南明,更不可能統一,因為好幾個藩王都想自立,如果自己有一支軍隊支持,肯定出現自立。鄭成功也算一支強有力的海上軍閥,肯定也會支持一個藩王參與爭奪天下。

就各股實力,及在明末清初他們的表現,可以說很遺憾,幾乎沒有能出現一位梟雄能夠統一中原。

再說關外的大清,即使1644年不進入,他也是有實力隨時進入。或者是不打算要領土,只入關取點財產就走。

還有一支勢力必須要說,就是準噶爾汗國,他的極盛時候不僅佔據今天新疆,還有西藏和哈薩克等地。尤其是到噶爾丹汗的時候,他是有雄心的人,滿洲不入關,他就可能統一蒙古後入關,建立第二個在中原的蒙古王朝。

再有,俄羅斯也興起了,即使準噶爾汗國不打算入關,俄羅斯也有建立黃俄羅斯的打算。

另外就是英國等西方殖民地了,要知道西方殖民地可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沒有吞併中國,是因為大清一直保持中央集權的統一,如果中原是四分五裂,如印度那樣,英國也會跟對待印度一樣,全面納為自己的殖民地。 當然英國對待殖民地和俄羅斯日本不同,英國一般是用條約方式做土著人的保護國或是保護者,他們會保存土王,跟各方土王簽訂條約,英國掌握政治、軍事、外交等大權,英國人目的是獲取更多經濟利益,但按條約也會給土王留一部分經濟利益,土王在條約範圍內還保留一定自主權。

這樣相比,成為英國殖民地的處境要比成為俄羅斯日本殖民地好一些。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一個消失了的滿族劇種朱春
明天是冬至,歷史上清朝皇帝要去天壇祭天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