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亂世梟雄」董明珠:36歲從商,28年傳奇,3年後會否悲情退場?

「亂世梟雄」董明珠:36歲從商,28年傳奇,3年後會否悲情退場?

格力確實無人可用了。

2019年1月16日,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即將踏入65歲的董明珠連任了。會上,有兩個個人投資者問及格力繼任者的培養計劃,以及董明珠的退休計劃。話筒前的董明珠答得舉重若輕:「我內心的想法是現在就退休。」

言下之意,並非我賴著不走,而是如今的格力,我還著實走不了。

在這屆股東會上,董明珠的現場投票得票率高達134%(現場可重複投票),網路投票率高達98%。股東大會後,新成立的董事會進行了董事長選舉,董明珠以9票同意、0票反對當選為董事長,開啟了其在格力電器的第三任董事長任期。

就結果來看,董小姐的連任當得上「毫無異議」。但一個這樣的結果又緣何足足拖延了7個月之久,格力沒有說,意氣風發的董小姐自然也沒有提。

「要是真的毫無異議,也就不會拖這麼久了。」輿論風向里董明珠的再次連任似乎「十拿九穩」,但一位業內人在聊天時對邦哥說,董明珠能達成連任,肯定不會像坊間傳言中那麼輕而易舉。

要知道,董明珠與格力電器大股東格力集團的鬥爭史,幾乎前後綿延了20年。2016年集團層面以《國企領導幹部退休制度》為憑據,將董明珠在集團層面的董事長之位收了回去,一度認為是董小姐在格力內部失勢的信號。也因同一份文件,就在半年前,她能不能進入格力電器的下一屆「董事會候選名單」,都還是撲朔迷離的未知數。

但一轉眼半年過去,她成為了「老對手」格力集團的提名候選人。股東會的合照里,笑得依舊自信而意氣風發。看似十拿九穩的連任之路上,曾有過的險象環生,都已不值一提。

36歲開始的傳奇:性格決定命運

董明珠出生於南京一戶十分普通的家庭,畢業於安徽蕪湖幹部教育學院,學的是統計學,36歲之前一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工作。按照原有的生活軌跡,65歲的董明珠大約早就過上了退休生活,安享晚年。

對於弱者來說,有些事情是生活所給的重擊;對於強者來說,這記重擊砸開的生命的裂縫裡,或許仍能透出一絲有關於機遇的光。

1982年,董明珠丈夫因病去世。

那一年她的兒子只有兩歲,她猶豫了8年,終於在1990年,自己36歲的時候,辭掉化工所的工作,離開兒子,孤身去了珠海——加入海利空調,也就是後來的格力電器。

「要養活孩子和自己,銷售提成對我講十分重要,所以,我必須勤力再勤力。」董明珠在自傳里這樣描述那時自己的心理。她36歲第一次接觸營銷行業,自述既沒有機會學理論,也沒有經驗可借鑒,但性格決定命運,一路「硬闖」,也闖出幾分西楚霸王般捨我其誰的戰績。

兩年後的1992年,她在安徽的銷售額就已突破1600萬元,佔了整個格力銷售額的八分之一。

今天的職場,很多人30歲就已經覺得自己定了型,要好好過一把中年危機的「癮」了。但董明珠的故事似乎告訴我們,哪怕你年輕時的人生曾經不那麼如意,在「奔四」的年紀也不是不能創造奇蹟。

1992年,董明珠從安徽被調往市場早就被「瓜分乾淨」的南京,初一上任,就拿下了一張200萬元的大單,當年的個人銷售額直接突破了3650萬元。

那時格力的掌舵人朱江洪曾提名她做經營部部長,但性格「過於」耿直,為人「過分」自信,讓說話總是斬釘截鐵不懂拐彎的董明珠,在內部的反對聲中沒能拿到那個位置。直到又兩年過去,在1994年格力遭遇內部危機,骨幹集體跳槽之際,董明珠才臨危受命,成為了格力經營部部長。

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

韓愈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董明珠遇到了命中的貴人:朱江洪。

「朱董配」是格力在家電市場所向披靡的原因,缺了誰都不可以。1995年,格力在董明珠驚人的戰鬥力之下,從諸多大廠之間殺出重圍,成為了全國產銷量第一的空調巨頭。1996年,格力電器在深交所上市。

董明珠與朱江洪

但對於董明珠來說,戰鬥依然剛剛開始。

坊間有一句深得認可的話:「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福氣,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運氣。」在董明珠挂帥衝殺於市場第一線屢創銷售奇蹟的時候,朱江洪是斡旋於她和國企複雜內部關係的「定海神針」。

董明珠是一副與天斗,與地斗,其樂無窮的性子。那時她斗國美,抵制國美降價而自建渠道寧折不彎;斗經銷商,咬死了先款後貨,打造了格力國內頂尖的現金流;斗「國企積弊」,找朱江洪要財權,加快了整個經營部的反應速度;甚至是斗「大股東」,公開發言直指集團某些做法意在掏空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公司滋養腐敗。

2000年左右,格力電器作為品牌的成功,讓集團層面眼紅了。那時的格力集團有超過90%的業務都來自於格力電器,「父與子」的商標之爭開始打響,集團開始以母公司的便利,對外授權「格力小家電」的品牌使用權。

對外授權的品牌,產品線混亂,質量參差不齊,格力電器無法控制,曾經向集團提出過對這些品牌的收購,但遭到了集團層面的拒絕。

2003年,這對父與子的爭鬥陷入白熱化,先是媒體報道「格力進軍廚具市場」、「格力電器多元化了」。隨後格力電器發布聲明:部分公司借用「格力電器」、「格力空調」的品牌形象宣傳自己的產品,嚴重誤導投資者和消費者,對格力電器構成侵權。

一轉頭,格力集團也通過媒體發表聲明:「格力」品牌歸集團所有,格力小家電等下屬企業均有權使用。甚至有一位叫做仲大軍的作者,公開發表了題為《格力再現褚時健式人物?》的文章,直指格力電器涉嫌侵佔國有資產。但後來卻曝出仲大軍為時任格力集團董事長的同學。

2004年,朱江洪在巨大的質疑聲浪,和時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徐榮的施壓之下,被逼著「自動退休」。後來有人回憶,是董明珠在格力電器換屆股東大會的那一天,找來了分管工業的珠海市市委書記力挽狂瀾。

這場商標之爭持續了數年,最終以格力電器的勝利告終。2005年12月,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簽署了無償轉讓商標的合同。2006年,朱江洪升任格力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董明珠升任格力電器副董事長、總裁。

這一年朱江洪61歲,到了退休的年紀,卻又在爭鬥不休里又撐了足足6年之久。直至2012年將接力棒成功交給董明珠。

但於董明珠來說,大約戰鬥就是她生命的主調,在36歲從商之前,她在和命斗;36歲從商之後,她在與天斗,與人斗,與這個世界斗。

在她的眼裡,似乎永無「服輸」二字。

不得不為的走上台前:銀隆成為生涯污點?

朱江洪的「退休」,給董明珠留下的並不是一個高枕無憂的局面。

在寶能舉牌之前,萬科和王石被華潤集團護持了十幾年,上百次董事會表決沒有投過一次反對票。但董明珠沒這麼幸運:

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格力集團,兩年換了三任董事長,五名高管相繼入獄。她和國資背景的大股東之間碰撞激烈,那位從市國資委空降的黨委書記周少強,先是被格力電器的中小股東一直反對而意外「落選」,後在當地一家豪華會所公款消費,一頓飯僅紅酒就喝了12瓶,其中不乏拉圖、奧比昂等名酒。隨即被紀委調查免職。

董明珠在任上的二十多年,成績斐然,且在無數雙眼睛的審視之下,始終顯出的是一副「錚錚鐵骨」。

在朱江洪、董明珠與格力集團的歷次鬥爭中,社會輿論、資本市場的態度一再成為取勝的關鍵。董明珠後來自己走上台前,自己為格力代言的高調行事,固然與張揚的個性有關,但也被公認為將自身與格力捆綁,以求屹立不倒的無奈之舉。

當年的商標之爭,由於質押等原因,轉讓手續拖到2008年3月才得以完成。格力的多元化布局,在堪稱險惡的內部環境里舉步維艱。在海爾和美的都已經通過資本運作,以收購著力擴張多元化布局的時候,董明珠還在經歷與大股東的連番惡鬥,甚至還要同時防著類似寶能之於萬科的險資「野蠻人」。

2015年末,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18.22%股權,格力與核心經銷商合資成立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持股8.76%,董明珠個人持有4381.35萬股,佔比僅為0.73%。這三者加起來,股權合計27.7%,總市值374億。

換言之,最多花上400億,就能成為格力電器的第一大股東,甚至是實際控制人。而那時,中國人壽旗下有兩支產品合計持有格力電器1.04億股,佔總股本的1.72%。整個2016年,還在有機構不斷吃進格力的股權,坊間認為險資達到5%的舉牌線,只是時間問題。

甚至相比萬科,格力顯得性價比要更高。

珠海銀隆,就是這個時期,開始出現在格力電器周圍的。

在資本市場那時有一個普遍的看法:格力與珠海銀隆的收購中,對銀隆偏離了實際價值的估值,與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支付方式,是董明珠預防險資舉牌、野蠻人進駐,鞏固格力管理層對公司控制權的一種方式。

換言之,與珠海銀隆的交易,某種程度上講,是董明珠的「白衣騎士」策略。

珠海銀隆的新能源公交車

但其後的發展,顯然脫離了董明珠的控制。「白衣騎士」看上去更像扶不起的阿斗,從來不懂失敗為何物,只願正面迎敵的董小姐,在銀隆身上嘗到了苦澀。

在最該多元化的時候,無數掣肘,讓格力舉步維艱;在別人的多元化都陸續起飛的時候,董小姐艱難的在一大堆早已落後的業務中間,尋找著未來的光。手機也好,新能源汽車也好,她跌跌撞撞地橫衝直撞,但似乎總有種「過時」了的英雄遲暮之感。

論壇現場,董明珠向王健林介紹手機。

但大約,在董明珠永遠「剛正面」的人生里,就沒有過「認輸」兩個字。無論多少非議嘲諷,這位花甲之年的「鐵娘子」出現在公眾面前,都永遠鬥志昂揚。

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方案被否,董明珠立刻自己掏錢買,還拉上了王健林。這事的潛台詞很簡單:你們反對是吧?我偏要把這事做成給你們看!

哪怕是用我個人的資源。

而這一次,至少在「連任」的戰場上,董明珠又贏了。

寫在最後

2005年,管不住「大兒子」的格力集團,曾經想把格力電器賣掉換取真金白銀,為此拋出了「為珠海引進第一家世界500強」的口號,暗中為格力電器尋找買家。

6年之後的2011年,當年曾想收購格力電器的美國開利,把自己旗下的拉美業務控股權,賣給了美的。

中國的白電企業,從被收購的虎口翻身,成為了收購者。格力電器如今也每每躋身世界五百強。對於珠海來說,世界500強,不再需要引進。

董明珠65歲了,做手機未能做成,做晶元被老領導朱江洪質疑,做新能源汽車陷入了銀隆的「鬧劇」,但只有眼裡依然激烈的鬥志,彷彿火焰從未熄滅。

在連任的關口,她面前擺著多元化、業績增長、行業天花板的多重壓力;但好在似乎一定程度上,擺平了一貫不省心的「內部關係」,才得以重新踏上征程。

問題總要一個一個解決,許多人對於董小姐的這三年並不看好,但無論三年之後是晚節不保的悲情謝幕,還是寶刀未老的再次崛起。對於董小姐來說,傳奇已經書寫……

MORE | 更多原創文章

推薦邦哥的好朋友「企業創投聯盟」,ID:cvcba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邦 的精彩文章:

劉強東、雷軍投資的蔚來,推出第二款車!續航、價格仍是迷……
擁有一家公司1%股權和50%股權的區別有多大,你知道嗎?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