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一畝地等於666.66平方米,為什麼這個換算係數這麼奇怪?

一畝地等於666.66平方米,為什麼這個換算係數這麼奇怪?

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了使古代單位和國際單位(公制)接軌,在市制中定義了:3尺為1米、10尺為一丈,60平方丈為一畝,自然就推出1畝為666.66平方米。

在中國古代,幾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換算關係為:

1分=10厘

1寸=10分

1尺=10寸

1丈=10尺

1里=150丈

1舍=30里

就算朝代更換,以上換算關係基本不變,但是定義標準卻有變化;比如「尺」原本指成年男子手掌伸展後拇指和中指的距離,大約是現在的20厘米;還有「咫」指成年女子手掌伸展後拇指和中指的距離,略小於尺,所以有了「近在咫尺」的說法。

關於尺的定義標準,不同朝代是不同的,比如商周時一尺大概是16.95厘米,秦漢時一尺為23.1厘米,隋唐時一尺是30厘米,明清時一尺約32厘米,現在的一尺是33厘米。

比如古文中「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照今天演算法有2.66米,顯然不對;在商朝時有「丈夫」之稱,指的大概是170厘米。

秦朝商鞅變法前,以「百步為長,一步為寬」定義畝;商鞅變法後廢除了井田制,以「二百四十步為長,一步為寬」定義為畝,一直沿用至清朝。

一步指的是人左右腳各向前一踏,大約是1.4~1.5米,如此計算的話,商鞅變法以後一畝大約是500平方米。

在1928年7月18日,國民ZF頒布「市用制」,簡稱市制,為了和國際單位(公制)接軌,定義了如下單位:

1里=500米

3尺為1米

1丈=10尺≈3.33米

1畝=666.66平方米=60平方丈

1公頃=15畝

……

其他單位可以依次推導出來,所以1畝=666.66平方米,這個奇怪的換算關係,其實是當初定義市用制時導致的,今後也會逐漸被公制單位替代。

需要註明的是,香港還沿用英制單位,英制單位中的「尺」指「英尺」,「寸」指「英寸「,其中一英寸=2.54厘米,和內地使用的市用制有區別。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伯史密斯 的精彩文章:

網友問:如果直徑1公里的純金隕石落入太平洋,聯合國會怎麼做?
《三體》中的水滴用什麼材料製成,為什麼可以摧毀上千艘飛船?

TAG:艾伯史密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