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寫得好不好,關鍵看三個方面

書法寫得好不好,關鍵看三個方面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有它的特殊性。不少人認為,把字寫好了,就是書法。這種論調過於以偏概全。真正的書法藝術水平,不僅體現在字體的精美之上,還有書法藝術的獨特性,就是指他的書法特點,鮮有雷同,如柳公權、褚遂良等人的書法。再比如歷史上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四大家的楷書,以及王羲之父子的行書和蘇軾、米芾、孫過庭、黃庭堅等人的書法,他們對書法藝術的造詣都很高,並且形成自己獨特的書體。

王羲之《蘭亭序》字體

行書書法作品

所以,書法寫得好不好,關鍵看三方面,如果你這三方面都具備了,那麼日後有可能成為書法藝術的高手。

楷書字體「水」字

第一個方面:看筆畫。這是書法的基礎,也是寫字最起碼的要素。不同書體,筆畫也不盡相同,如行書和草書的筆畫就不一樣,楷書和行書的筆畫又有區別。評判一個人的書法藝術,不能單一從某一種書體去評價。只能說他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這些書體都懂,起碼也能寫楷書和行書。如果能把兩種書體的筆畫都能靈活運用,寫出符合書法審美情趣的字體,那他一定是費了很大功夫練過書法。看他寫筆畫的時候,是否腕力輕鬆應對,手指靈活,捻管,轉鋒手到擒來,筆鋒有力,筆法精到,筆畫筋骨飽滿,筆畫邊緣無瑕疵,沒有鋸齒。

寫在米字格里的楷書「勤」字

第二個方面:看結體。結體就是筆畫之間的布局。講得俗一點,就是寫一個字的時候,點、橫、撇、捺、鉤等筆畫,在組合字體的過程中,哪一筆放哪裡,角度是多少,相同筆畫之間的比例如何分配。凡是練過書法,臨摹過碑帖或字帖的人都知道,筆畫寫好只是第一步,把筆畫連接好,才算是把字寫完。

「森」字的結構特點

一般練習書法,市面上的字帖大多數是用米字格,也有九宮格的。這主要是讓初學者通過米字格裡面的原貼字體各個筆畫特徵,把握字體的筆畫是如何擺放的,如何交接的。關於結體法則,古代書法家多有論述。如明代李淳曾對前人的字體結構基本規律做了總結,寫成了《大字結構八十四法》;清代的黃自元對楷書結構專門撰寫了《楷書結構九十二法》。這些論著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裡面的一些經驗技法。書法結體寫得好不好,主要看是否把握字體特點、字體是否工整平穩、筆畫組合是否疏密勻稱、錯落有致,點畫之間是否有呼應。

楷書「本」字的結構特點

楷書「天」字的結構特點

第三個方面:看章法。筆畫和結體是字體的骨肉和脈絡,那麼章法就是字體的靈魂和涵養。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應該具備筆畫的精妙,結體的規整和章法的賞心悅目。章法是字與字、行與行,以及整幅作品各要素之間的安排要領。廣義的章法包括正文、款識和印章等要素。民間書法的「章法」最常見的就是春聯,以及各種牌匾的題詞等。

四字章法

所以,看一個人書法寫得好不好,除了筆畫和結體之外,還要看他在寫整幅作品的時候,是否做到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氣勢連貫,是否做到合理留下空白、疏密虛實結合;是否做到落款要素不漏,款識符合書法常規;用印是否精道老辣。

圓面畫幅章法

如果一個人能在以上三方面都能輕車駕熟,他只要不斷練習和總結,借鑒歷史上書法名家的經驗,今後一定能在書法領域大有收穫。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乾貨——「時風」是展覽時代的正常現象
書法答疑:王羲之《聖教序》個別字的筆畫順序不清,怎麼臨寫?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