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戰,胡宗南精銳被彭總全殲,其中將師長被手下15歲電話兵擊斃

此戰,胡宗南精銳被彭總全殲,其中將師長被手下15歲電話兵擊斃

1948年2月末,西北野戰軍在彭老總的指揮下,發動了宜川戰役。宜川戰役打響後,激戰至3月3日,西北野戰軍一舉攻克宜川,全殲胡宗南的精銳國民黨整編第29軍30000餘人,敵整編二十九軍中將軍長劉戡和整編九十師中將師長嚴明,一同為蔣介石、胡宗南送了命。

宜川戰役戰鬥結束後,彭總查看俘虜時,張宗遜將軍說:「老總,你那個湖南老鄉(劉戡)成仁了!劉戡兵潰,以左輪手槍自殺身亡。」

彭總聽後非常驚訝,說:「國民黨軍官都是怕死鬼。但劉戡這小子總算還有點骨氣,沒給咱湖南人丟臉。劉戡雖然反動,但他抗日還是有功的。把他的屍體包好,還有嚴明,一起還給胡宗南!官都當到中將了,也讓胡宗南給他們開個追悼會吧!」

劉戡身為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是陸軍中將軍銜。而這個嚴明則是國民黨軍整編九十師師長,也是中將軍銜。嚴明的陣亡很有意思,擊斃他的不是解放軍(西北野戰軍),而是他手下一個15歲的電話兵。

嚴明於1905年出生在祁陽。黃埔四期步兵科畢業。圍攻紅軍時期,任第2師補充旅副旅長。在一次作戰中,嚴明該旅被紅軍包圍,但是嚴明使出計謀,智退紅軍兩百米,然後埋伏部隊,使包圍該旅的紅軍反而遭受的一定的損失,無功而返。抗戰爆發後,主(zhu)席在給胡宗南的一封信中曾說道:「你有嚴明這樣能幹的部下,為什麼不派往前線與日軍作戰發揮才能?」

解放戰爭開始後,嚴明任國軍整編九十師中將師長。1948年2月,西北野戰軍攻擊宜川城時,嚴明率領全師隨整29軍軍長劉戡向宜川增援。27日晚,劉戡率增援部隊由洛川出發抵達瓦子街後,停了下來,駐紮在任家灣東邊一個土圍子里。嚴明的師指揮所設在南邊山頭一塊小平地。工兵挖了一間屋大小的掩體,嚴明就在裡面辦公。

嚴明有一個電話兵,名叫孫玉彬,剛滿15歲。他在師長嚴明的掩體東邊20多米遠的地方,也挖了一個半米深的坑,獨自守著一台電話分機,負責為師長接撥電話.孫玉彬挎著一支德國造二十響駁殼槍,和26發子彈,腰間還別了一顆手榴彈護身用。

29日凌晨六點,西北野戰軍完成了對胡宗南的精銳整編第二十九軍的包圍後,開始攻擊瓦子街.激戰後,並很快佔領了瓦子街。

戰鬥一打響,劉戡的精銳部隊就遭受了重創,不到一天時間,整編第二十九軍已經損失了一半的兵力。整編九十師各旅也都已失去控制,師長嚴明和參謀長曾文思給胡宗南發了封電報:「部隊已損失三分之二,戰局極為嚴重,我等團長以上決心成仁,以報培育之恩德……」

3月1日上午,西北野戰軍發起了總攻。沒多久,就逼近了整編九十師師部。此時,除了密集的槍炮聲外,野戰軍還發動了宣傳攻勢,喊話,勸降。對於這些"宣傳攻勢」,孫玉彬聽得很清楚。15歲的他明白國軍整編九十師就要完蛋了,但不知自己該怎麼辦才好。

正在這時,師長嚴明喊話命令孫玉彬接通61旅的電話。孫玉彬有些不耐煩,扯了個謊喊道:「電話機壞了!」

不料,戰敗的嚴明聽罷,竟破口大罵:「你X,限你10分鐘接通,不然老子斃了你!」說罷,嚴明提著槍,一跛一跛地跑過來,也沒帶勤務兵,臉上滿是殺氣,一眼看見孫玉彬正伸頭聽西北野戰軍喊話,「砰!砰」就是兩槍。

師長嚴明把戰敗的怒火和怨氣都發在小電話兵身上,要斃了孫玉彬。可就在嚴明打槍時,機靈的孫玉彬一蹲,沒打上,一閃,又沒擊中。

師長嚴明的這兩槍當即把15歲的孫玉彬的怒火也激了起來,孫玉彬來氣了,罵道:「你……你死到臨頭了,還耍威風?!」說罷,當即拔出腰裡的駁殼槍,朝著嚴明連開數槍。

嚴明沒料到15歲的電話兵孫玉彬會來這一手,毫無防備的他,身中數槍,當即被撂倒在地。

孫玉彬擊斃嚴明後,怕他沒死,又把腰間的那顆手榴彈拉了弦,扔在嚴明蜷曲的身上,然後,一腳蹬倒電話機,拔腿就往山下跑,欲投奔西北野戰軍。他身後則傳來了「轟隆!」巨響。

就在嚴明被擊斃的同時,國軍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劉戡燒毀了機密文件、砸毀了電台之後,撿著一顆手榴彈,看了一眼後,隨即拉響了手榴彈上的拉環。

宜川戰役是西北野戰軍轉入外線作戰後所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此戰,全殲胡宗南集團精銳主力計29485人。國軍整編二十九軍中將軍長劉戡和整編九十師中將師長嚴明,一同為蔣介石、胡宗南送了命。

戰後,西北野戰軍通過廣播通知國民黨方面:劉戡和嚴明的遺體已經妥善裝殮,希望派人前去接收。沒多久,胡宗南派人把兩人的遺體運回西安。1948年5月17日,劉戡和嚴明被蔣介石追認為陸軍上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的首相,稱自己是徐福的後代,多次跑來中國認祖歸宗
他因個子矮被黃埔軍校淘汰,大哭時一個老頭幫了他,後來他成上將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