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查出泌乳素高,影響懷孕嗎?
性激素一共六個,包括: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孕酮(P)、睾酮(T)和催乳素(PRL)。它們雖然個頭微小,但各有作用。催乳素(PRL)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泌乳素,在雌激素、孕激素、GH、皮質醇、胎盤催乳素等激素的協同作用下促進乳腺腺泡小葉生長發育、乳汁生成及產後乳汁分泌。
月經周期中期血PRL水平可有高峰,黃體期保持較高水平。妊娠期血PRL 水平升高約10 倍。
不僅如此,「脆弱」的PRL十分「善變」,當小主入睡後60~90 分鐘,血催乳素水平開始上升,早晨醒前可達峰值,醒後1 小時內迅速下降,上午9~11 時PRL數值跌入入低谷。
睡眠時間改變時「善變」的催乳素分泌節律也隨之改變。當小主進餐30 分鐘內催乳素分泌增加50%~100%,尤其是進餐高蛋白高脂飲食。
應激狀態呢?情緒緊張、寒冷、麻醉、手術、低血糖、性生活、運動時,「敏感」的催乳素分泌也馬上短暫性升高。
各種原因引起的外周血催乳素水平持續增高的狀態稱為高催乳素血症。正常育齡期小主血清催乳素水平一般低於30 ng/ml(即1.36 nmol/L)。
高催乳素血症的小主有哪些臨床表現?
1. 月經不調及不孕:90%患者有月經不調,以繼發性閉經多見,也可為月經量少、稀發或無排卵月經;原發性閉經、月經頻、多及不規則出血較少見。卵巢功能改變以無排卵最多見,也可為黃體功能不足引起不孕或流產。
2. 異常泌乳:指非妊娠或產後停止哺乳>6個月仍有乳汁分泌。發生率約90%。
3. 腫瘤壓迫癥狀:如頭痛、雙顳側視野缺損、肥胖、嗜睡、食慾異常和顱神經壓迫癥狀。
4. 其他:雌激素水平低導致骨量丟失加速、低骨量或骨質疏鬆。低雌激素狀態引起生殖器官萎縮、性慾減低、性生活困難。約40%的患者可有多毛。
育齡期小主出現月經不調時,醫生會常規行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孕酮(P)、睾酮(T)和催乳素(PRL)。
對於出現了月經不調的小主,醫生診斷有無排卵最常用的手段是基礎體溫測定(BBT)、距下次月經前5~9 天(相當於黃體中期)血孕酮水平測定。
同時醫生也會在小主月經的早卵泡期抽空腹血檢測性激素六項以及促甲狀腺素(TSH)水平,以了解排卵障礙的病因。
對於不孕症的小主呢?除了檢測排卵,醫生也會抽血查性激素六項,一方面可以了解小主的儲備功能如何,第二可以了解有無導致不孕症的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和高催乳素血症。卵巢儲備功能的檢測多在經期2~4天進行。
測定血催乳素水平時,不一定限定於經期進行,但是因為很多因素影響催乳素,所以對於采血有嚴格的要求:早晨小主空腹或進食純碳水化合物早餐,於上午9~11時到達醫院,先清醒靜坐半小時,然後護士取血,并力求「一針見血」,盡量減少應激。解讀結果須結合臨床。
同時可以測定其他5項生殖激素有助於鑒別月經不調的其他病因。高催乳血症患者血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水平正常或偏低,血雌二醇水平相當或低於早卵泡期水平,睾酮水平不高。
為鑒別高催乳素血症的病因,必要時小主需行血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甲狀腺功能、其他垂體激素、肝腎功能、盆腔B超、骨密度等檢查。
檢查一次催乳素結果高於正常,就診斷「高催乳素血症」嗎?
如果小主血泌乳素檢測值不超過正常參考值的兩倍時,目前共識就是醫生不但會建議複查,還要詢問小主如下情況:是否在早上9-12時抽血,抽血前有沒有運動,有沒有進食過飽,有沒有乳頭刺激、性交、妊娠、哺乳,在近期是否有使用胃復安、抗抑鬱葯等,以及是否有肝腎功能不全等。
如果血催乳素高於兩倍以上,排除以上可能導致催乳素升高的情況,醫生複查後仍然高於兩倍的且無排卵或無其他原因導致的黃體功能不足的,我們可以診斷為高催乳素血症並進行溴隱亭或其它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治療。
一旦血泌乳素>4.55nmol/L(100ug/L),醫生還會行垂體MRI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垂體微腺瘤或大腺瘤的存在。
一鍵關注「付虹醫生」,帶給你健康「好孕氣」!


TAG:付虹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