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我們卻習慣性假裝陪伴
故事
01-20
1
陪姑娘在家,做最後的期末複習。
練習習題沒多久,我就沒忍住發飆了。
姑娘忍著眼淚哽咽道:
我都要考試了,你不幫我就算了,還影響我的情緒。你不知道我現在壓力很大嗎?這就是你所謂的陪我嗎?我現在一點學習的心情都沒有了!哇……
看著那個小小的身影委屈的模樣,我的心忍不住顫抖起來。
我似乎沒有真正傾聽過孩子的心聲,總是一味的"嗯,好的,不錯"來應付她。
更多的時候,我們自己刷著手機打發無聊,卻讓孩子獨自看著動畫片。
"對不起,媽媽知道你,媽媽能夠理解你。"我對著孩子道歉。
孩子抬起頭,仰起她的小臉,盯著我的眼睛,一眨不眨。
猛然間,她緊緊抱住我。
這一刻,我擁抱了孩子的全部!
2
每天工作早出晚歸,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依然是干不完的家務,以及孩子的學習輔導。
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寧願躺在床上追劇,或者刷著微博,也不願意對著身邊的伴侶有一丁點的語言。
你玩你的遊戲,我刷我的抖音,互不干擾,各自安好。
生活中,很多夫妻表面的相處和平,都通過避免直接溝通來完成。
明明是最親密的人,住在同一個房子里,卻依然覺得好遠。
3
越是接近年末,最最歡喜的怕是只有父母了。
我們平時忙於工作,偶爾節假日回趟家。電話打回去,父母恨不得提前準備三天三夜,把最好的都留給我們。
飯桌前,一個勁的夾菜。"平時在外面沒時間做,多吃點"。
電視機前面,"這電視很有意思,我們在家天天看"。
"嗯,是不錯!" "嗯,好的。"
跟父母客套得就像是陌生人,在父母面前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禮貌,而家就像是酒店。
4
對父母,對愛人,還是對孩子,我們儘可能多一點關心,多一點靠近,多一點陪伴,為情感多一份嚮往。
情感是一座房子,需要我們一起陪伴!
願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有溫度的房子!


TAG:得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