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後哈利·波特時代,沒有什麼他不敢演

後哈利·波特時代,沒有什麼他不敢演



本文轉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新年一過,又有一波值得期待的新劇新片即將亮相。比如2月,「哈利·波特「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主演的黑色喜劇

《奇蹟締造者》

(Miracle Workers)

就將開播。

《奇蹟締造者》預告片


這部劇改編自Simon Rich的書《What in God』s Name》,只有7集,講的是「天堂」的職場故事。

丹尼爾在劇中演

一個給上帝打工的小天使,因為

史蒂夫·布西密

飾演的上帝擅離職守,而不得不承擔起拯救世界的任務。

從預告片來看,該劇節奏非常輕鬆歡樂,已被我加入必看名單。


另一個值得期待的亮點,則是挑起搞笑大梁的主演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對於「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這個名字,也許有人不是很熟悉,但一定知道他扮演的「哈利·波特」 。


從2001-2011年,演了十年的哈利·波特,在大多數人眼中,丹尼爾就是哈利。

但可能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後哈利·波特時代,丹尼爾也非常活躍。

往往一年演好幾部電影、電視劇,戲劇、音樂劇舞台上也都有他的身影。

不但是個「工作狂」,而且戲路非常廣,口味還有些奇特——醫生、探險家、FBI特工、瘋狂科學家的助手、同性戀、戀馬癖、惡魔,連殭屍他都演過。

曾經的哈利·波特,可能是全世界最幸運的男孩,而現在的丹尼爾,已經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演員。

酗酒、校園霸凌、自我懷疑


「最幸運的男孩」也有煩惱

丹尼爾·雅各布·雷德克里夫

(Daniel Jacob Radcliffe)

,1989年7月2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有猶太人血統,是家裡的獨生子,他的父親是一名文學經紀人,而其母則是一位選角經紀人。

小丹尼爾第一次登上熒幕是在10歲,在BBC的電視電影

《大衛·科波菲爾》

中飾演幼年的大衛·科波菲爾。母親為他投了簡歷,因為他從5歲開始就想要登台表演。

後來他又在《巴拿馬裁縫》里扮演了傑弗里·拉什與傑米·李·柯蒂斯的兒子。

11歲的時候,

丹尼爾

收到了扮演哈利·波特的邀請。

「我當時正在洗澡,我爸爸衝進來說『猜猜他們要誰演哈利·波特?』然後我就開始哭了,那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棒的時刻。」

丹尼爾試鏡哈利·波特視頻(05:26)


最初丹尼爾的父母並不想讓兒子接下這個角色,因為合同需要他在洛杉磯拍完所有7部電影。

然而導演克里斯·哥倫布非常堅持,他認為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哈利了。於是在J.K羅琳的支持下,丹尼爾先簽了一份2部電影的合約,並在英國拍攝。

因為哈利·波特,丹尼爾一下子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孩子。但名氣帶來的可不全是好事,與哈利·波特類似,丹尼爾在學校里也不是「最受歡迎的孩子」。

丹尼爾從小就患有輕度的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症,有時協調能力會變得很差,比如沒法寫字,或系鞋帶,或踢球。

「我在學校有一段很困難的時期,所有事情都做不好,也看不出有什麼天賦」,丹尼爾說。這個病也是他最初對表演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暴漲的名氣也對他的校園生活沒什麼幫助。雖然丹尼爾沒有明確說過自己在學校有被霸凌,但每次提起學校,他都說「不太開心」。還曾透露與同學打架,臉上結結實實挨了一拳。

在扮演哈利·波特的10年間,他只因為流感缺席了2天。比起學校,劇組可能是更讓他覺得像家的地方。

和任何年少成名的人一樣,他也常被人質疑「只是運氣好而已」。盛名之下,壓力曾讓他透不過氣。丹尼爾後來在節目里承認,在拍攝最後幾部哈利·波特電影時,一度沉迷酒精尋求安慰。

幸好這段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很快清醒了過來,不但戒酒、健身,還搬去了美國。

「人們總期待看到童星墮落,而我一直在避免自己走上這條路。」

而真正讓他走出陰影的,是全身心投入表演和工作中。演哈利·波特的時候,他就已經同時在拍好幾部電影——《十二月男孩》《我的孩子傑克》《業餘攝影師》都是那段時期完成的。


《十二月男孩》

丹尼爾在轉型期做過最重要的決定,是出演舞台劇

《戀馬狂》

。這部戲因為全裸、戀馬癖等備受爭議,卻是他敲開舞台大門的金鑰匙。

「如果不是真的想當演員,是不會去演這樣一部戲的」

,丹尼爾說。


《戀馬狂》

2010年《死亡聖器(下)》殺青的時候,丹尼爾當著所有人的面哭了。

但哭完的6小時後,他又接著開始看下一部戲的劇本。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

艾倫·德詹尼絲

稱丹尼爾是她見過最忙的演員。上《艾倫秀》時,丹尼爾透露近幾年休過

最長的假期——兩周。

一年好幾部電影,再穿插一、兩部電視劇或舞台劇,成了這位

non-stop工作狂的日常。

丹尼爾以前經常自我懷疑,缺乏自信到精神緊張的地步。現在,通過大量的表演經驗,他開始建立與自己和平相處的自信。

「哈利·波特將永遠是我身上的標籤,我只希望是像《星球大戰》之於哈里森福特的那種

(正面意義)

。」


全裸、女裝、戀獸癖、屍體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不敢演

扮演哈利波特,不僅讓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孩子,也成為最有錢的之一。

《哈利·波特》是歷史上第二賣座的電影系列,全球共50億英鎊票房。主演丹尼爾因此也發了大財,據外媒計算他演完8部共收穫7400多萬英鎊,愛瑪·沃森賺到3500萬,飾演羅恩的魯伯特·格林特獲得2600萬。

儘管他擁有很多財富,丹尼爾自己卻不怎麼會花錢,他主要的支出都是用來買書,他說:

「我看很多書。」

他的

財產全部交給母親打理,

父親辭掉工作,成了他的全職經紀人。

金錢帶給丹尼爾最大的好處,是給了他職業上的自由,允許他去選一些小成本、奇奇怪怪、看起來就很難賺錢的戲來演,也不用害怕失敗。

「我討厭聽到別人說『你成功都是因為運氣』,我覺得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創造的……我喜歡挑戰自己。」

他的挑戰相當豐富多樣,甚至到有些怪異的程度。

在演一個角色演了10年之後,他就像是要過足戲癮一樣,每次接的角色類型都不帶重合。 


《復仇之角》中演一個惡魔

《弗蘭克斯坦》里是瘋狂科學家(詹姆斯·麥卡沃伊)的助手



《驚天魔盜團2》里演一個億萬富翁


最開始引起風波的是《戀馬狂》。當時丹尼爾才17歲,剛演完《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他在這部舞台劇中飾演一個對馬著迷的男孩,門票預售突破1,700,000英鎊,因為「哈利·波特」全裸出演。


《戀馬狂》

《戀馬狂》獲得了

相當不錯的媒體評價,2008年9月移師百老匯,丹尼爾繼續擔任主角,還拿到戲劇編輯人獎的提名。


此後丹尼爾在很多作品裡都脫過衣服,但他自己強調,

「雖然我不會覺得不自在,但真的不是我主動要求脫的!」


都說腐國

(英國)

演員有三寶:

裸體,女裝,扮基佬

丹尼爾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完成了這三個指標——他首次登上倫敦西區,就是在舞台劇《The Play What I Wrote》中打扮成小姑娘。

對於更多人來說,真正看到「後哈利·波特時代」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是通過

《殺死汝愛》

。 


在這部講述20世紀40年代美國「垮掉一代」故事的影片中,丹尼爾飾演著名同志詩人金斯堡,戴恩·德哈恩出演「萬人迷」盧西安·卡爾。一個情殺的故事拍出了詩意,兩位主演都相當耀眼。

而2016年的

《瑞士軍刀男》

,則應該是丹尼爾演技最受認可的電影。

這部電影里他飾演一具

會說話的屍體曼尼。

曼尼就好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身體有多種功能,飲水、生火、渡海、導航都靠他。

保羅·達諾飾演的

漢克孤苦無依,在荒島上準備自殺時遇到了

曼尼,

一人一屍在荒島上互相依靠求生,逐漸培養出真誠的情誼,並幫助漢克找到生命的意義。

因為小成本,丹尼爾幾乎什麼都要自己演,無論把身體當氣墊船,還是把鉤子插進喉嚨,這些嘗試都相當需要勇氣。

「我認為這部電影特別美,它很怪異,但很棒,是我拍過最好的電影之一。」 

為了拍戲,其實丹尼爾在幕後下的苦工真不少。

演《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時候,不會游泳的他,在水下拍了41個小時。為了演出《叢林》餓到瘦骨嶙峋的效果,他節食兩個月每天只吃一個水煮蛋,導演都怕他餓出病來。


《叢林》

為了在電視劇《一位年輕醫生的筆記》中演一位醫學畢業生,他花了大量時間研究醫學,最後自己都說

「我說不定能做一台開氣管手術了。」


《一位年輕醫生的筆記》

2011年他參演了百老匯音樂劇《平步青雲》

(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

,在此之前因為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症,他完全不會跳舞。在這部劇里,他不僅一展歌喉,還有大量舞蹈動作,踢腿、扭腰完全看不出不協調的影子,可見背後下了多大的功夫訓練。

你不知道的「哈利·波特」

在個人生活中,丹尼爾是相當隨意的人,街拍照里經常看到他滿臉絡腮鬍子,穿著格子襯衫或純色T恤,帶個鴨舌帽就出門了。


經常有人說「哈利·波特長殘了」,其實完全是因為他不愛收拾,只要打理乾淨顏值還是很能打的。

(英國二美名不虛傳)


如果硬要說缺點,只能是身高。別說這本就不是他的錯,也有傳言說長不高跟他小時候服藥有關。就更不應該成為被胡亂攻擊的「缺點」了。

「我曾經特別在意身高,但後來我想,去他媽的,我是哈利·波特。」

丹尼爾還是一個相當狂熱的

嘻哈愛好者

,不僅喜歡聽,還能唱。小時候沉迷埃米納姆,他是班上第一個記下整首 The Real Slim Shady 歌詞的人。

在朋友聚會上,他的拿手絕技是唱

《元素周期表》,還曾在

諾頓秀上一本正經地秀了一把。後來又在雞毛秀上表演了號稱世界上語速最快的歌—— 

Blackalicious 的《字母操》。


看視頻感受一下蛋妞的Rap


他還對寫短篇小說及詩歌也有熱情,2007年11月,丹尼爾以筆名 Jacob Gershon 

(以他中間的名字與他母親猶太名的娘家姓氏)

在地下時尚雜誌《Rubbish》發表了幾首詩。

2005年,丹尼爾16歲的時候,

個人畫像已經進駐

英國國家肖像畫廊擺,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非皇室成員在 NPG 擁有個人肖像。

同時,丹尼爾也熱心慈善。除了拍賣戲服捐給多個慈善機構,

他也是慈善機構 Demelza 的長期支持者和捐贈者。

2009年他還為特雷弗爾計劃拍攝過公共服務宣傳片,推廣預防同性戀青少年自殺的意識。去

年又拍攝了關於重病兒童臨終關懷的宣傳片,呼籲大家分享、轉發、募捐。

私生活方面,丹尼爾2014年已公開與大自己5歲的女演員

艾琳·達克

交往,兩人因拍《殺死汝愛》結緣,

至今感情穩定。


2019年對於丹尼爾來說,也將是馬不停蹄的一年。他本人正在百老匯演舞台劇,接下來有5部電影等待上映,2020年還有

《殺死汝愛》導演的新片《年輕的美國人》 ,丹尼爾在片中將再次與戴恩·德哈恩合作,粉絲們可以好好期待了。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在這些人眼裡,天下全是免費的午餐


身為男人,就是要陪女人逛街呀


【新周刊繁象原創年貨推薦】

▽點擊下圖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看了《知否》,想去劇組應聘語文老師
說走就走的旅行,你說了多久?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