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智慧城市不是烏托邦,而是「理想國」

智慧城市不是烏托邦,而是「理想國」

《變形記》是奧地利作家弗蘭茲·卡夫卡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受到尊敬的長子變成甲蟲後被家人拋棄,直至孤獨死去的故事。

智慧城市不是烏托邦,而是「理想國」

我立刻將之與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聯繫起來看,發現竟有相似之處——因為智慧城市也會有失敗和挫折。

2017年10月,Google在加拿大多倫多創建的「Sidewalk Labs」成為了智慧城市的經典案例。這個複雜的技術驅動的系統,首期投入5000萬美元,讓世界上無數市長被之吸引,並且不斷研究其建設手法加以複製學習。

然而,這個項目的隱私總監卻被迫辭職了,原因是並非所有從居民那裡收集的數據都在源頭被刪除

民憤一起,只能走人。

數據隱私問題,成為了這個項目的最終軟肋。儘管還在進行當中,但勢必因為這個問題會遇到更多「不順」。

我們不得不捫心自問:創建更智能、更安全的城市重要,或保護個人隱私數據重要?

智慧城市的隱私問題:無法避免

眼下,中國正在進行500+智慧城市試點項目,佔世界總量的一半,而各地日益增多的智慧城市評比也會慢慢出現中國的城市。

之所以被稱為智慧,首先在於數據智能,而獲取數據在於部署數以千萬計的攝像頭。

智慧城市不是烏托邦,而是「理想國」

實際上,只要是智慧城市中涉及數據收集的每個項目,都存在對數據隱私的潛在擔憂。

因為網路威脅正在增加,並且變得越來越複雜,另外,這些危險只會隨著IoT收集的數據量持續增長而增加。

到目前為止,研究表明,許多消費者願意放棄個人數據,只要它能以某種方式使之受益。比如,金錢方面補貼、提供工作機會等等。

這樣一來,數據隱私的風險就變成了一個教育和透明度的問題

雷鋒網此前做過一項此類問題的調查,發現了城市居民非常想要了解的點在於:

  • 城市建設者正在收集哪些數據?

  • 如何監控這些數據?

  • 如何使用這些數據?

  • 將其銷售給誰?

  • 未來還將採取哪些措施?

  • 自己是否可以選擇退出某些數據收集元素?

......

當所有這些問題被明確回答之後,緩解智能城市的隱私問題,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 此外,智慧城市也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 數據收集在什麼時候變得太多了?

  • 數據收集對居民生活造成了困擾嗎?

  • 政府將獲得大量有關公民的信息,我們需要警惕這樣的情況嗎?

......

雖然這些問題暫時沒有答案,但是對於智慧城市參與企業和政府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考路線,他們需要弄清楚居民在想些什麼,然後在教育和透明度上予以對症下藥。

數據保護條例不僅在網路 智慧城市同樣需要

在歐洲,目前《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正在被廣泛討論,而智慧城市領域是否也需要一些政策來專門管理及發展中的數據隱私問題。

智慧城市不是烏托邦,而是「理想國」

到目前為止,城市建設非常快,安防項目成為主流,公共場合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等應用讓個人信息極易外泄,但是立法卻很難跟上這種節奏。

因此,當我們無法解決隱私保護問題、無法讓城市居民對智慧城市項目放心,那麼我們將看不到智慧城市大規模的發展,而只是呈現一種非戰略性的、碎片化的發展狀態。

直到我們解決這一問題。

智慧城市中的個性化數據有價值

智慧城市中的數據,總是存在著硬幣的兩面。

一方面可能讓我們成為被精準銷售的對象,或者因為隱私問題被不法之徒盯上,但是我們也能享受智能化帶來的好處。

比如:視頻頁面會記住我們常看的、推薦我們想看的;地圖會在交通便利時提醒我們走最短的道路;IoT會記住垃圾箱裝滿的狀態而自動清空;我們還可以對老人進行在線監控,了解一舉一動;另外,我們還可以憑藉良好信用做很多的事。

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會享受這種生活方式的。當然,對這些「便利」的內涵還值得被探討,以便以最佳的方式推進智慧城市。

目前,我們國家從上到下都在支持以AI和IoT的方式促進智慧城市的建設,比如杭州、海口等地上馬的城市大腦,以及各地的無人機、天眼、智慧安防等項目,但是在監測城市居民隱私方面一直存在分歧。

「安防必然會涉及監控」、「智能設備一定留有後門」、「面部識別會導致個人身份泄露」......這些問題被討論了多次,居民越來越意識到智慧城市的隱私問題以及偏見的演算法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經歷。

智慧城市不是烏托邦,而是理想國

眼下,技術讓政府及執法機構可以很便捷的監控公民,並運用智能手法將監控提升到新的水平。但專家們警告,智慧城市建設應該與治安的理念齊頭並進,而不僅僅是監控。

尤其是當下中國,零售、銀行、旅遊、教育認證等等一系列應用都在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安全的目的達到了,但需要進一步防範隱私數據的泄露。多起酒店客戶數據事件也在提醒我們,隱私無小事,數據很可能被濫用以及被不法利用。

Futurum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師和Broadsuite Media Group的首席執行官Daniel Newman先生一直在研究數字化轉型,他的觀點是:智慧城市的隱私問題不會為其長期發展製造障礙,我們很可能會抱怨,但是城市的發展不會因為抱怨而放緩。我們將一直保持批判性的思考。

智慧城市不是烏托邦,而是「理想國」

為了智慧城市的持久,我們都需要共同努力,確定一個可行的標準,以保證居民的安全,需要明確數據安全的責任,需要確保作為制衡系統的完全透明度。

總結起來就是:智慧城市不是烏托邦,而是理想國。

為了理想國的早日到來,我們要恪守技術的道德,並將人的發展作為城市建設的核心。

法律是最低層次的道德,而道德終究還是最高層次的法律。(雷鋒網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三星或正在研發第二款Bixby智能音箱,對標Google Home Mini面向低端市場
77GHz毫米波雷達基礎及其典型ADAS應用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