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3分鐘讀懂宋代五大名窯,究竟誰為眾窯之首?

3分鐘讀懂宋代五大名窯,究竟誰為眾窯之首?

宋元名瓷,不僅是用器,其表面特徵背後所蘊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美學更是不容小覷。用器之道也是處世之道,因此瓷器才會在傳統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大宋名窯,雅麗脫俗,散發著文質古韻。凡是愛瓷者,無一不欲珍藏之。

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花祝壽紋菱口勸盞

汝窯窯址位於河南寶豐縣清涼寺。千餘年前的宋朝,文人在評論北方各地生產的青瓷器時就已將汝窯列為魁首,可見對汝窯的珍視;明代以後的文人著作中常常將宋代的許多窯口彙集在一起記錄、點評,這些著作中,汝窯一向被推為眾窯之首;至明後期,逐漸形成了宋代名窯的說法,汝窯也一貫位居名窯前列;到了20世紀,「五大名窯」的概念最終形成,汝窯通常被列為第一……由此可見,千餘年來文人們對其的推崇備至。

金-元 鈞窯月白釉紫斑帶蓋梅瓶(一對)

鈞窯以變化萬千、變幻莫測的釉色而聞名。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說的就是鈞窯的呈色在入窯燒制前難以預測。長時間研究後,有匠人摸索出大概的門路,但仍無法精準控制「紫斑深淺變化」「斑紋準確多大」「和其他顏色碰撞的效果」。由於人力控制很有限,直到今天,精彩的鈞窯還是得「看天意」,相當難求。

南宋 哥窯八方杯

南宋 龍泉窯青釉雙魚耳盤口瓶

哥窯,是南方青瓷的傑出代表。其特點是遍身滿布大小開片,黑色與金色線交相呼應,故而有著「金絲鐵線」的讚譽。此開片是瓷器冷卻時,釉層爆裂所致,本是缺陷,但哥窯卻巧妙運用之,成就了這種獨特的缺陷美。

南宋 官窯斗笠盞

官窯是在北宋末期形成的一個特定的窯口,代表了始於宋代的一種新的制瓷業中的生產管理體制——御窯。與我們通常所說的貢窯體制不同,由於官窯的產品主要用於國家的禮制性活動,造型端莊渾厚,十分規整,釉色青綠泛灰,凝厚溫潤,勻凈光潔,全部採用模製成形,使用裹足支燒和裹足刮釉的裝燒方法。官窯的器物均不帶裝飾,以端莊規整的造型和優美的釉色取勝。官窯的器物代表了宋代瓷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後世的文人收藏者們對其倍加追捧。

南宋 官窯紙槌瓶

金 定窯白釉劃花蓮荷魚藻紋大缽

定窯是繼唐代邢窯白瓷取得巨大成功以後興起的白瓷窯場,由於具備了優質原料的資源條件,故而以生產不施化妝土的精細白瓷而著稱。定窯大約在中唐時期始燒,從創燒伊始就生產出了精細的白瓷,並可以製作胎體很薄的薄胎器物,這賦予了定窯典雅纖麗、挺拔脫俗的特徵。從晚唐時期直到金代後期,定窯一直是貢御窯場,也是宋元時期貢御時間最長的窯場。定窯的生產技術、裝燒工藝、裝飾技法不僅影響了大批的北方窯場,還對以生產青白瓷而聞名的南方景德鎮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花纏枝牡丹紋折沿大碗

除了「五大名窯」,其他窯系的上乘之作同樣精彩不絕,比如耀州窯。耀州窯始於唐朝,其刻畫裝飾汲取了大唐金銀器的鏨刻工藝,自面世就成為獨當一面的藝術作品。其起初風格是簡練明快,入宋後走向精美華麗,達到巔峰。耀州窯瓷器在宋代頗受追求高雅藝術的士大夫階層的青睞,以「藍田四呂」為代表的藍田呂氏家族墓地中就出土了許多精美的耀州窯瓷器。

原文作者:汪沐

原文來源:《中國收藏》2018年11月刊《跨越千年 文人意趣亦盎然》(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中國收藏》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精工良作——清代填漆和戧金漆器拾珍(下)
詩風詞韻 行路難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