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轟動全美的謀殺案:到底是誰姦殺了6歲選美冠軍?

轟動全美的謀殺案:到底是誰姦殺了6歲選美冠軍?

周末瀏覽《每日郵報》網站,驚覺自己差點錯過一條大新聞——


1月10日,美國54歲的

加里·奧利瓦

(Gary Oliva)被控謀殺選美皇后

瓊貝妮特·拉姆齊

(JonBenét Ramsey)。

(左邊是加里·奧利瓦,右邊是瓊貝妮特)


波叔為什麼這麼驚訝,因為這可是20多年前,轟動全美的一樁大懸案。時至今日,兇手是誰還是沒有定論。


瓊貝妮特是誰?


那是23年前,一個可愛迷人的小女孩。她

的人生

,永遠定格在6歲。


1.聖誕節的悲劇


1990年8月6日,瓊貝妮特出生在美國喬治亞州。


她的父親

約翰

(John Ramsey)是一家計算機公司的總裁;


她的母親

帕西

(Patsy Ramsey)曾經贏得了西弗吉尼亞小姐選美大賽;


她還有一個大三歲的哥哥

伯克

(Burke Ramsey)。

(哥哥、媽媽和瓊貝妮特)


一家四口,幸福美滿。


瓊貝妮特從小就長得非常可愛,完美繼承了母親的美貌,金髮碧眼,五官精緻。6歲時開始參加兒童選美活動,憑藉出眾的外貌,獲得了「選美小皇后」的稱號,成為當時美國家喻戶曉的童星。


然而,也就是在這一年,聖誕節的次日,悲劇發生了。


本來他們一家打算一起外出旅行。清晨5點,母親帕西下樓到廚房準備早餐。在樓梯上,她發現了兩張半的手寫綁架勒索信!


信中稱,自己綁架了貝妮特,索要贖金11.8萬美金,如果敢報警就立馬撕票。

(勒索信,《瓊貝妮特懸案》截圖)


母親慌張跑到女兒的房間,看到空蕩蕩的房子,立馬叫醒了丈夫。夫妻兩人商量了一會兒後報警了。


警察到達現場後,簡單詢問了夫妻兩人,然後檢查了一下房子的門窗,沒有發現暴力闖入的痕迹。


於是所有人都開始等待綁匪的電話。

(母親和貝妮特,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可是綁匪沒有打電話過來索要贖金,警察開始覺得不對勁了,他們馬上對整座房子展開全面的搜查。


最終,他們在地下酒窖發現了瓊貝妮特的屍體。

(案發現場)


在昏暗雜亂的地窖里,瓊貝妮特被一張白色的毯子包住,雙手被綁,身體已經僵硬。


瓊貝妮特被謀殺了!

一場漫長的調查開始了。


由於當時聖誕節剛過,而且當地的治安很好,一年都遇不到一次大案,去到現場的只有2名警察,而且經驗還很不足,沒有封鎖整個房子,只是封鎖了瓊貝妮特的房間。


後來拉姆齊家的朋友親戚到了現場,人來人往,很多現場證據都被破壞。


經過屍檢,瓊貝妮特一共有兩處致命傷:頭部被重擊破裂,頸部有勒痕,被絞死。另外臉部、後背、左腿都有淤青,性器官有磨損。警方猜測,不排除貝妮特死前遭遇到性侵。


一開始,警方推測是一起綁架殺人案件,但是案件的詭異程度,讓他們把懷疑方向,鎖定在瓊貝妮特的家人身上。


2.不同尋常的勒索信


那封勒索信足足寫了2頁半,調查員謄抄都花費了20分鐘。


一個大半夜潛入他人家中,綁走孩子的綁匪,會花費至少20分鐘的時間,來寫一封只需要幾句話就說完的綁架勒索信嗎?


而且這封信不是事前準備的,信紙是從拉姆齊家中的筆記本上撕下的。信件上沒有發現任何指紋,沒有很多驚嘆號,沒有使用縮寫詞。


整個信件就像在一個時間極為充足的環境下完成的,寫信者一點都不慌張。


另外信中提到要11.8萬贖金,這個金額恰巧是瓊貝妮特父親前幾天收到的公司獎金。很顯然,綁匪熟知這個家裡的一切,是熟人作案。


警方馬上要求,拉姆齊一家提供自己的筆跡,給筆跡專家進行檢查。父親和哥哥的筆跡被專家排除了,但母親的筆跡鑒定卻是「不確定」。


母親的筆跡和勒索信中的筆跡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完全一樣。警方接連向母親索要了5份筆跡,進行多次鑒定,但還是無法確定。


夫妻兩人詭異的行為


在勒索信中,綁匪明確說明,如果報警或者告訴其他人就會撕票。然而,從早晨5點發現信件到撥打報警電話,夫妻兩人只商議了不到一個小時。


而且警方到達後發現,母親已坐在客廳,邊哭邊給所有的親戚朋友打電話,告訴他們貝妮特遇害的消息。而且父親則已經開車去銀行取錢了。他們似乎一點都不害怕綁匪發現他們報警後撕票。


事發後,他們一家就對警方採取了冷處理,很長一段時間拒絕接受警方的調查訪問。地方檢察官亞歷克斯亨特說,

調查的進展受到拉姆齊夫婦不合作態度的阻礙。


夫妻兩人對警方不理不睬,卻在案發後僅僅4天,選擇接受CNN的專訪。


在採訪中,夫妻兩人非常激動,因為他們覺得警察懷疑他們謀殺了自己的女兒,他們要通過媒體告訴大家自己是清白的。

(接受採訪的拉姆齊夫婦)


在採訪中,母親總是反覆強調自己沒有殺害瓊貝妮特,在言辭中,她總是用「that girl」這樣疏遠的詞來代指瓊貝妮特。


1997年的夏天,瓊貝妮特遇害後的5個月後,他們全家搬離小鎮,前往亞特蘭大。他們似乎一點都不在乎案件的進展,只想快速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案發現場和屍檢


第一個到達現場的聯邦調查員羅恩·沃克告訴媒體,案發現場的布置引起了他的注意。


瓊貝妮特是被一張白色毯子包裹著,躺在地上。很顯然,兇手對瓊貝妮特有很深的感情,或者說至少是有好感的,所以才會溫柔地對待貝妮特的屍體。


不說100%,但在99%的情況下,如果你告訴我受害人遇害後屍體被妥善地對待,那麼這個兇手一定是很熟悉受害者的人。


另外,

父親約翰是案發現場發現者和破壞者。


在整個搜索過程中,父親曾經兩次檢查地下室,都沒有發現屍體。卻在警察再次要求詳細檢查時,他主動走向地下室最深處的酒窖,打開燈發現了屍體。

(案發現場的地下室,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在發現屍體後,父親立即抱起她跑到樓上,嚴重破壞了案發現場,讓後續現場取證非常困難,充滿各種不確定。

(貝妮特的屍體被轉移)


根據比對,貝妮特頭蓋骨上的傷口是由廚房桌子上的一個手電筒敲擊造成的,而造成她窒息的繩子和畫筆也是屬於拉姆齊一家的。


最奇怪的是,法醫在瓊貝妮特的胃部發現有一塊未消化完的菠蘿片,代表著在她過世前幾個小時內曾經吃過菠蘿。

警方也在廚房的桌子上也發現放著一碗菠蘿沙拉,碗上有瓊貝妮特和她哥哥伯克的指紋。


但拉姆齊夫婦卻聲稱自己沒有給貝妮特準備過菠蘿。

(放在廚房的菠蘿)


種種巧合、詭異,拉姆齊夫妻兩人的嫌疑非常大。政府也要著手準備起訴夫妻兩人虐待兒童罪,「非法、故意」導致瓊貝妮特死亡。


3.媒體的狂歡


「選美小皇后」貝妮特、兇殺案、性侵、虐童、父母疑似兇手……


這一系列關鍵詞吸引了大批媒體和群眾的關注。在案發第二天,無論是大報還是小報,頭條都是瓊貝妮特被害事件的報道。


而且隨著警方的調查,不斷有新的、不知真假的、相關新聞出現。



父親約翰經常光顧當地成人色情用品店;

父親對女兒性侵後導致孩子死亡;


貝妮特曾27次就診私人醫院,疑似遭受家庭暴力;


因孩子尿床,母親半醒半睡中錯殺孩子;


……


在媒體渲染下,大眾將懷疑的視線集中在孩子的父母身上。很多人覺得拉姆齊夫婦似乎就是真正的兇手。


面對大眾的懷疑,拉姆齊夫婦也開始了自己的反擊。他們請了律師、公關公司來應對媒體誹謗的問題。

(拉姆齊夫婦發表懸賞,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案發4個月後,他們發了一份10萬美金的兇手懸賞,希望可以通過群眾的力量找到兇手。夫妻兩人認定是

有人闖入家中,殺害了貝妮特。



我不知道這個兇手是誰,我不知道他是男還是女,但是我想告訴所有居住在Boulder市的父母親一定要看緊你們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離開你們的身邊。



這樣的言論卻遭到了

Boulder市的女市長

的大力反駁,她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對此事發表言論:



Boulder市的居民用不著擔心在這裡的街道上會有什麼危險人物,正在這裡找那些小孩子下手。Boulder市是安全的!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對此深信不疑!


一方是疑點重重的死者父母,一方代表政府的當地市長。


結果很顯然,拉姆齊夫婦遭到了來自很多陌生人的敵意和歧視。


但法律是公正、公平的。


你不能以各種似是而非的證據,指認一個有罪,要講證據。因為沒有找到足夠的證據證明拉姆齊夫妻殺人,1999年10月31日,陪審團解散了。



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此時被調查的任何人提起訴訟。——地方檢察官亞歷克斯·亨特


雖然公眾還是認為兇手就是拉姆齊夫婦,但是在法律上,他們是無辜的。


於是,在忍受了2年多媒體攻擊、誹謗的拉姆齊一家向Boulder警察局提出了一項價值8000萬美元的誹謗和誹謗訴訟!他們要狠狠地幫自己討回公道!


4.究竟誰是真兇?


因為無法證明是家人作案,警方開始改變調查方向,認為是外人入侵作案。於是,他們調查了拉姆齊家附近,所有有前科的罪犯,調查涉案嫌疑人高達1600多人。


後來科技發達後,他們還將現場收集到的DNA信息進行比對,發現不屬於拉姆齊家中的任何一人,而且與全美150萬有案底人員達資料庫進行比對,也一無所獲。


本來以為此案要成為一樁「無頭案」,可是10年後兇手出現了。


2006年5月,有一個名叫

卡爾

(John Mark Karr)的美國人,在事發時也居住在科羅拉多州,他公開承認是自己殺害了瓊貝妮特。


這個消息就像一顆炸彈,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卡爾本人也在泰國被捕。


哇,兇手自己出來自首。這回終於要有個結果了吧。


然而……


6月16日,經過一系列的調查以及DNA分析,卡爾被排除了嫌疑。


雖然從他的私人電腦中檢查出超過150G的兒童色情視頻,但從證據來看

卡爾不是兇手

,而他認罪的原因很可能是出於某種性幻想,對於以往著名性侵兒童案的「認領」。


6月24日,瓊貝妮特的母親因為卵巢癌去世。她在女兒去世前3年就檢測出癌症了,一直在努力抗癌,因為她想看到殺害女兒的兇手被捕。本以為卡爾是真正的兇手,結果空歡喜一場。最終,她還是沒能撐到兇手被捕的那天。

(貝妮特母親,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案子毫無進展,漸漸也被擱置下來了。


但2016年,一部紀錄片

《瓊貝妮特懸案》

(the case of: JonBenétRamsey)再次把這件舊案拿到公眾面前。


在影片中,7位業內頂級專家,包括犯罪行為專家,前聯邦調查探員,甚至還有著名的華人神探李昌鈺,他們在一起重新分析了一遍這起案件的經過。這次他們把矛頭指向了那時只有9歲的哥哥伯克。


專家組找到了當年貝妮特母親的報警電話錄音,掛斷報警電話之前,有長達六秒的空白段,這段錄音用人耳只能聽到嗡嗡的噪音。專家們利用現代技術提取背景聲源,得到了一段讓人震驚的對話。



男聲:我們沒有在對你說話。


女聲:上帝啊,你都幹了些什麼?!


小孩聲:你們發現了什麼?


在過去的筆錄中,母親帕西說過,自己的兒子伯克一直在樓上睡覺。而電話中的小孩聲音,無疑是伯克的。


他們撒謊了。


專家認為,當年根本沒有陌生人出現過,一切都是為了掩蓋真相的謊言。


他們推測,9歲的伯克和6歲的瓊貝尼特,由於爭搶吃菠蘿發生了一點不愉快。或許是出於無意,9歲的伯克生氣之下,順手拿起手電筒往瓊拉姆齊頭上打去,造成了瓊拉姆齊的死亡或者重傷昏迷。


而父母為了幫助9歲的兒子掩蓋罪行,想出了綁架失蹤這樣的故事。


對於影片中的指控,拉姆齊一家非常生氣,並向法院提出訴訟,起訴影片導演和專家組,要求索賠1.5億美元。


後來,為了澄清事實,23歲的伯克接受了電視媒體的採訪。

(23歲的哥哥伯克接受採訪)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我知道那不是真的事情。


可是伯克的澄清並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反而因為他在採訪中的笑容被認為是「邪惡」的。


雖然他解釋自己是因為焦慮、緊張,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堅信——他殺死了自己的妹妹。


直到最近,嫌疑人

加里·奧利瓦

承認了是他殺死了瓊貝妮特。


加里是一名戀童癖者,而且是慣犯。


1991年,因性騷擾7歲女童被判緩刑3年。2016年,因藏有兒童色情製品被判10年監禁。在搜查中,警方在他手機中發現了335張貝妮特的照片,其中包括屍檢照片。

(加里·奧利瓦的個人檔案,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後來在獄中,他寫信給自己的高中同學邁克爾·維爾,在信中他承認自己謀殺了瓊貝妮特,還說自己是連環殺人犯。



我從來沒有像愛瓊貝那樣愛過任何人,但我讓她不小心滑倒,她撞到頭後,我看著她死去。


瓊貝完全改變了我,並消除了我所有的邪惡。只要看一眼她那美麗的臉,她那閃亮的皮膚,以及她神聖的身體,我就會意識到我殺了其他的孩子是不對的,但她死於意外,這是我的錯。

(邁克爾·維爾,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另外,邁克爾在採訪中說,貝妮特遇害當天,他曾經接到加里的電話,他說自己傷害了一個女孩。而且當時加里正在Boulder,距離拉姆齊家只有10個街區的距離。



我的懷疑始於1996年12月26日深夜,加里打電話給我。他哭著說,"我傷害了一個小女孩。"


警方對比筆跡發現,加里的筆跡和當年勒索信的筆跡不一樣,懷疑有其他同夥。

(加里·奧利瓦信件部分內容,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案件還在繼續調查當中。可是因為有人冒認過,網友都對此表示懷疑。


但無論如何,波叔真的希望這場悲劇快點結束。


已經23年了,關於這起案子出版的書籍就有37本,還有各種改編自這個事件的電影、電視。


貝妮特的死亡,成為了一場狂歡,一場真人版追兇活動。誰又真正在意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


無論兇手是誰,都無法挽回那個曾經像花兒一樣的生命。


曾有小菠菜留言說,最害怕看到「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無論影視作品如何優秀,其背後都是無數家庭的血淚。



今日心情  悲憤


願天堂沒有傷痛。



bookface熱門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日本封殺,卻在中國開個唱,吸毒藝人的復出之路
有你們,真好 | bookface觀影會實錄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