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啥「臭屁不響,響屁不臭」?今天給出科學的解釋

為啥「臭屁不響,響屁不臭」?今天給出科學的解釋

網友提問:

你好!作為一個熱愛觀察的人,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必須要來問一下你。

我是一個屁比較多的人,有的時候放的屁聲音很大,但屁卻一般不怎麼臭;有時候又會放那種無聲的啞巴屁,但屁超臭!

聽說這叫「臭屁不響,響屁不臭」,想問下這是啥原因?

為啥「臭屁不響,響屁不臭」?今天給出科學的解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是有道理的。

屁是身體排放的廢氣,主要來源於兩個地方:

一是外在的空氣進入體內。當你滔滔不絕地說話、嚼口香糖或囫圇吞棗地咽下食物時,不少空氣也隨之下肚。

二是大腸內細菌分解食物過程產生的氣體。

吃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約90%在小腸被吸收。其他進入大腸,會被大腸內的細菌分解利用,產生氣體。

不過,咀嚼時吞入消化道的空氣畢竟較少,所以其對屁量影響小。

為啥「臭屁不響,響屁不臭」?今天給出科學的解釋

真正對屁量和屁的味道有影響的,是你的食譜。


當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如肉類、蛋、乳類),就易產生硫化氫、糞臭素、揮發性脂肪酸等,氣量較少,聲音不高甚至無聲的「肉屁」;而當食物澱粉含量較高(如薯類)時,食物在被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量較多,於是「不同凡響」,會產生「薯屁」。

一般來說,「薯屁」的氣體增加量明顯大於「肉屁」。也就是說,吃了紅薯後放的屁,氣流速度較大,放的屁聲音比較響,但好在二氧化碳沒有氣味,所以屬於「響屁不臭」。

而「肉屁」中的硫化氫、吲哚和糞臭素等物質儘管量不多,聲音不響,味道卻相當濃郁,屬於「臭屁不響」。

所以,民間說「響屁不臭悶屁臭」,是有科學道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生雜誌 的精彩文章:

查出子宮內膜息肉,要不要切掉?專家給出這樣建議
冬至後是養腎黃金期!多吃4黑、少吃2白,讓你手腳暖和腰不酸

TAG:家庭醫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