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中醫診脈鏈接整體

中醫診脈鏈接整體

中醫五行、八鋼、四診等,都是診斷病症的玄機妙用的一系列組合,不深入了解、沒有切身或親眼所睹中醫治病效果,是很難相信的,因為中醫的表述不容易理解。但是卻能神奇地取得效果,比如通宣理肺丸,就是結合恢復中醫肺功能「宣發肅降」而配置的中藥方劑,使用正確,效果立現,再如四神丸等,諸如此類,很多很多。

對於診脈,不少人說是作樣子,這話就外行了,中醫號脈腕部分三部,分別為寸、關、尺,對應有相關臟腑,分別是左為心肝腎、右為肺脾腎。為啥左右尺脈都是腎呢,中醫認為腎為水火之臟,左為腎水、右為腎火即命門,診脈按提間分別體察浮、中、沉,浮脈主外感等表徵,沉脈主內傷里症,所以中醫辨證八鋼有陰陽寒熱虛實表裡。

早在李時珍《濱湖脈診》中就有診脈歌訣,比如浮脈「寸浮頭痛眩生風,或有風痰聚在胸,關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所以無論是中醫五行、診脈,還是八綱辨證、中藥、湯劑等,都是分立的一大系統學問在裡面,比如中藥常用400味,每一味都有歌訣、解釋,等等。還需要相互融會貫通、逐漸領悟。

學好中醫打基礎需要三年,能很好地掌握應用,基本都需要十年功夫的時間,所以有「老中醫」之稱。臨床應用越多,越能融會貫通、領悟透徹、遊刃有餘、熟能生巧,創造出自己的獨特治病方略。每一個人學一學中醫基礎理論,也能對自己的健康起到一些指導作用,若能入深,即可獲得「涉潛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番時代 的精彩文章:

肺及臟腑經絡功能

TAG:禹番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