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佛法的基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南懷瑾老師:佛法的基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南懷瑾老師:佛法的基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佛法的基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

我們中國文化,尤其信佛的人應該曉得,佛教的基礎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上面。如果信佛卻不了解這個道理,那麼你說信佛,根本是迷信。三世是指前世、今世、來世。前世的前世還有數不完的前世,來世的來世還有連綿不盡的來世。六道輪迴包括天道、修羅道、人道(上三道),以及畜牲道、餓鬼道與地獄道(下三道),每一個生命就依他自身所作為,感得各式各樣的因果報應,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間輪迴轉世,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古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類警句,我們小時候都念過的,這便是因果觀念。佛說:「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但是這因果觀念,全是由佛教傳來的嗎?不是!中國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正是因果觀念的明顯表示。由這種因果觀念的推演,發展出中國幾千年來一貫的教育目標,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時代不同,現在這種良好的教育目標幾乎已喪失殆盡,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和生活技能的傳授,遲早要出問題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蔥賣蒜作小生意,開銀行,辦貿易公司,做大買賣,那都是職業不同,無論你做什麼,人都要學做人。我常常跟一些從政的朋友講,不要說做官難,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別做絕了,做絕了不會有好下場。中國人的教育,一向是為了達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標準,這個標準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因果觀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許多理念,尤其菩薩道的提倡,無不是從此種因果觀念和孝道思想立論,擴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於淋漓盡致的地步。

一個家庭能夠常做好事,後代子孫一定好,如果你使壞,喜歡做缺德事,就算現在聰明能幹、富貴榮華,將來後代子孫必然要糟。這是真的哦!我這輩子幾十年來,因果報應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現世報。錯事幹下去,沒幾年光景便自食惡果,慘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說明罷了。所以我們小時候受傳統文化家庭教育有句話:「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說為人必須心地善良,後代方能得福。

佛教講因果涵蓋三生,每一個人自己的前生、今生、來生,由此形成一條無窮盡的橫線,和剛才所提祖先、父母、我、後代兒孫的豎線,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實,依據因果輪迴、角色變易的道理來看,自己的前生、今生、來生同自己的上一代、這一代、下一代,二條因果線往往是彼此重疊,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國民間長久以來,充滿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為兄弟,互為夫妻的傳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謂一切皆由因果、因緣而來,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隨人自取。「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摘錄自《佛教的孝道思想》

我經常講,佛學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什麼叫三世?三世就是現在、過去、未來。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活著的生命只是生命的一段,不管是活一百年、活十年、活一年,都是一次偶然的現象,這叫做「分段生死」。其實我們的生命,過去無數生做過什麼,都是輪轉變化來的,未來還有未來的生命。這次或者變男人、變女人,或者做生意、做官,或者討飯,這個現象有因果的,是現在、過去、未來三世的因果。前生帶來的種性,變成自己現在一生的遭遇;現在造的業,又變成來生的果報。

說到「六道輪迴」,任何世界上的生命,最基本的分類有四種: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像我們人啊、馬啊,由胞衣生出來的,是胎生;雞、鴨、鵝、飛禽等,由蛋孵出來的,是卵生;像蚊子,靠水或濕氣生的,是濕生;像天人、地獄,是化生的,由生命的變化作用變出來的。這是簡單的分類,我們人是胎生的一種,胎生要有靈魂配合,那麼其他的雞鴨魚一樣嗎?和我們一樣。那我們也會變雞鴨魚嗎?這中間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與你前世今生的思想、情緒、行為有關,錯綜複雜的各種因果關係,因緣成熟,就變成六道輪迴現象。

哪「六道」呢?一是「天道」,很多是在太陽系統以外的天人境界,譬如我們講的上天、神仙。

二是「阿修羅道」,其他宗教講,與上帝同等力量存在而對立的是魔鬼。所謂魔鬼,在印度的梵文就叫阿修羅,也享有天人的福報,但是瞋心很大,脾氣很不好。等於說我們社會上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有的非常慈悲善良愛人,這是接近天人境界,有些人則非常壞、非常狠,則是接近阿修羅、魔道的行為,是跟天人對立的。再下來就是「人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這是六道裡頭的「上三道」。

四是「畜生道」,比人低一點的生命,也叫傍生,不像我們站起來用兩腳走路,他們要靠四個腳走路,像豬、牛、犬、馬等,所以叫傍生,低一級了。再下來,第五是「餓鬼道」,有時候有形有象,有時候看不見,不容易分辨。有許多生物,像海裡頭的鯨魚,體積越大,它要取得能維持生命的糧食越困難,這等同餓鬼道的境界。有些鬼是有福報的,本事也很大,比畜生道要舒服。六是「地獄道」,生在黑暗中,譬如深層的海底,或者生存在泥土下面的那些生命,這個是地獄境界。

這六道生命是簡單的分類,生命在六道輪迴,詳細的分析不止六道。譬如佛經又講生命有十二類,包括胎、卵、濕、化四生,還包括「有色」,有看得見的,像我們人或畜生等,有顏色、有形象,有物理、物質的作用;「無色」,沒有形象、看不見的生命,餓鬼等等是肉眼所看不見的;「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等十二種生命的分類。

摘錄自《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首先我們要了解,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上。佛法講的因果是講三世,認為生命是連續不斷的,不是現在這一生,佛在別的經典里答覆過這個問題。有人問過佛說,為什麼世界上有許多人做好事,結果卻那麼慘呢?佛說因為他過去的惡業還沒有報完,所以先還這個惡報的債。他現在又做好人又做好事,那是將來或他生來世要去收帳的。

講到三世因果,大家很不容易相信,因為看不見的緣故。其實很容易看,我告訴你一個辦法,可不是神通啊!不要瞪起眼睛,以為有個法子傳你。你只要看看我們自己一生就曉得了,尤其我們在座中年以上的朋友,我們中年所遭遇的環境,是年輕時候已經埋伏下的因;晚年所得的果,也就是年輕及中年自己所作所為的結果。把人生分三個階段,二十歲前當前生,二十到四十當這一生,四十到六十當後生。這個三世因果也差不多了。或者看近一點,昨天就是前生,今天就是現在生,明天就是來生。

我們很多同學常常跑來跟我開玩笑,老師啊!我前生究竟是什麼變的?我又沒有神通,但是你自己可以看得見啊,「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你這一生所遭遇的事,就是前生的果報,「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佛法最難之處就是這個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它承認生命是永恆的,但生命的現象則是變來變去的。

中國文化易經也講因果,可是易經的因果,與三世不同。像代表儒家的孔孟學說,與代表道家的老莊學說,個個都談到因果的道理。《金剛經》的這一節,特別提出來,假使有人讀念這個經典,結果為別人輕賤,被人家看不起,就是笑你,甚至說現在的時代,最落伍的是學佛的人。隨便搞一個玩意都好,怎麼去學佛?好像一學佛,這個人在社會上已經被打出去了,落伍到極點,處處被人家輕賤、看不起。佛說你要知道,以因果報應來講,是因為這個人先世的罪業,應該墮於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換句話說,將功折罪,抵那個罪。因為現在做好人、做好事,把過去生的業報減輕了,消滅了,而另外得一個果報;這一個果報太不容易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徹大悟,要成佛。

我們聽了佛這個話,只好對他老人家說,你老人家說的是對啦!但是我是不敢啦!只好客氣一點。你要曉得,世間的福報已經不容易了,何況要想大徹大悟而成佛呢!但是禪宗的頓悟觀念很流行,一般人都想學禪,而且每個年輕人學禪,都等在那裡開悟。還有個同學說,已經坐了一個月了,怎麼還沒有開悟?我說慢慢等吧!再等下去吧!《金剛經》現在告訴你,你看懂了吧!要把過去、現在,自己身心的業報清理完了,開悟的那一點消息才會來,所以永嘉禪師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宿債」。我們人生在世,一切的因果和遭遇,本身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才有其必然的結果。所以《金剛經》這一點,大家不要輕易的看過去了,這是反轉來告訴我們,要如何修持才有結果;必須先要真修行消掉自己的業報,智慧才能啟發。過去生的業報沒有消減,智慧是啟發不了的;因為你還在受罪,所以不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會大徹大悟。

摘錄自《金剛經說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馬宏達: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增訂版)(一)
馬宏達: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增訂版)(五)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