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律的邊界,與薅羊毛的「度」

法律的邊界,與薅羊毛的「度」

作者:楊明

「羊毛黨」狂歡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無論是一元的外賣、還是零元的滴滴,現在光起送費就要五元起,更別提下雨的時候的動態加價,車離的遠了還加計調度費。

正因此,1月20號凌晨到早晨九點的拼多多「優惠券無門檻領取」活動,直接點燃了「羊毛黨」的狂歡盛宴。

最新消息是,拼多多稱該領取活動系「過期的優惠券漏洞」,已經第一時間修復,「數千萬元平台優惠券被盜取,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從拼多多的聲明來看,這次優惠券領取活動,與市場行為無關。拼多多稱這些「羊毛黨」是「黑灰產通過平台漏洞不正當牟利」;部分「羊毛黨」則認為,是拼多多自己出現Bug,用戶才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的。二者說法,究竟誰對誰錯?

從產品Bug層面而言,拼多多對於真實用戶領取優惠券且已經使用的情形,可能難以再追回。已有可類比的判例是,網售商品定價錯誤,法院也是判賣家自己擔責的。

此外,在糾紛產生後,法院去考量這是產品Bug,還是市場行為時,也會去考量這個行為是否屬於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換句話說,考量市場行為帶來的投入產出比。

我們知道,通過優惠券的方式做促銷,或者獲取流量,實現用戶裂變式增長,對於各大平台,都是家常便飯。唯一要考量的,只是用戶的獲客成本有多高?是否高到需要動用足夠大優惠券的程度?以及,一次互聯網事件及其發酵所帶來的流量增長,是否足以覆蓋這所有的優惠券?

不過,拼多多也能通過技術手段去辨別部分用戶為非真實用戶,繼而追回部分損失。從這次拼多多事件來看,無疑也是存在大量虛假用戶的。有消息稱,拼多多「羊毛黨」中的有些「大牛」,已經領了上千張100元無門檻券,意味著該「大牛」擁有上千個「受控」賬戶。

「大牛」門如何能夠做到控制上千個賬戶?我們知道,現在給你打電話的對方,不一定是人了,極其可能是AI;同樣,去領取拼多多無門檻券的,也可能只是一堆「受控」的賬戶。

「受控」賬戶,有多容易註冊出來呢?只能說是越來越難了。早些時候,使用郵箱註冊賬戶,還是很容易的;後來有些平台要求必須使用微信註冊登錄,這難度就明顯提升了。

即便是而今很多平台只能通過手機號註冊賬戶,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做到大量註冊「受控」賬戶的。被遺失的身份證,或者去邊遠地區收集身份證(注意這都是違法行為),都可以用來註冊「受控」手機號,這些「受控」賬戶積少成多,就足夠對平台的每一次市場行為做「洗劫」。此外,還有些所謂「技術大牛」,通過侵入平台系統,偽造虛假賬戶,集中式的領取優惠券,這些可就不是「羊毛黨」行為了,因為這種行為同時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與盜竊罪。

同樣,假設該「技術大牛」將侵入系統的方法做成程序,發布給網友用,使用該程序並且大幅度獲利的網友,也是可能構成盜竊罪的。

對於「羊毛黨」,法律的邊界是什麼,薅羊毛的「度」又是什麼,無疑是清晰的。對於刑事犯罪的打擊,並不會因為領域到了互聯網,就退避三舍的(完)。

「作者系小微律政(lvzheng.com)創始人,小微律政致力於讓創業更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高通:手機廠也會主導專利談判 從未向客戶停供晶元
受小米戰略入股影響 TCL集團漲逾5%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