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藥酒雖補傷害可能更大 專家提醒:能少飲則少飲,能不飲則不飲

藥酒雖補傷害可能更大 專家提醒:能少飲則少飲,能不飲則不飲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藥酒大滋大補,卻不知毒性更大」1月19日,在四川省中醫院傾力為群眾打造的健康大餐《松山醫學講壇》上,四川省名中醫劉松山這樣說到。

講壇上,劉松山認為,藥酒的配置,通常是用高濃度(38~60°)的白酒或黃酒浸泡一種或數種有「治療」或「保健」價值的中藥材,浸出其有效成分而製成的液體。一般中藥材與白酒按1:10~20浸漬而成。因此藥酒裡面,不僅有中藥材,更是以高濃度白酒為主,長期服用藥酒、把藥酒當保健品來飲用,與「酗酒」無異,能嚴重影響心、肝、腎、神經、造血等系統功能,要是以劣質白酒配製,危害更大。如果片面強調藥酒功效而忽視安全性,會出現一些負面後果。

藥酒按用途分外用與內服,外用一般用於跌打損傷、活血止痛,敷在沒有破損的皮膚上;內服需要按照藥物的分類予以配伍。內服藥酒,有以下功效: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血止痛、滋補氣血陰陽、補肺強壯肝腎。劉松山主任還特別指出:用於風濕治療的藥酒一定要小心其「毒性」。

劉松山舉例到:2018年5月,重慶璧山區發生一起15人因飲自製藥酒中毒事件,造成5人死亡。原因:自製藥酒中含有雪上一枝蒿素、烏頭鹼等毒性成分。

2010年,福州5名老人共飲「養生藥酒」,導致4人中毒,1人死亡。藥酒是按一本傳統古醫書上的藥方配置用於活血通絡,藥材成分:生川烏、生草烏。死亡原因:烏頭鹼中毒。

以上兩起「藥酒中毒」事件,均因自釀的含大量「烏頭鹼」有毒藥酒導致了悲劇,但凡其中一人稍微懂一點點「中醫常識」,或許就能避免該類悲劇重演。

劉主任指出:烏頭鹼是存在於川烏、草烏、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毒性表現:口舌及四肢麻木,全身緊束感,引起各種心律失常、損害心肌;口服純烏頭鹼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雪上一枝蒿毒性最劇烈,是川烏、草烏毒性的幾十倍。附子為川烏的子根加工品,其毒性小於川烏。

怎樣炮製才能去毒?劉松山告訴大家,記住簡單的4個字口訣,就能保命:煮沸去麻。何為「煮沸去麻」呢?取生草烏先用水浸泡、加水煮沸4~6小時、或蒸6~8小時,口嘗可能會有輕微的「麻舌感」。如果量大,則需要延長蒸煮時間去除「麻味」。附子一般需要煮沸1個半小時以上。

某廖姓男子,頻繁飲用自釀藥酒3年,就診時出現嚴重的「全血細胞減少」、嚴重肝損害,發熱,鼻腔出血等。追問病史,自訴:家裡自製泡酒,常有海馬、蟾蜍、鹿茸、蟲草、狗鞭等近十餘種藥材。配方來自「朋友介紹」,以為長飲可以舒筋活血、強身健體。其結果,不能沒能「強身健體」,還把自己住進了醫院,而且落下了終身「骨髓衰竭」的病根,壽命不長了。蟾蜍、海馬都是有毒的,不建議泡酒飲用。

劉松山主任接著介紹了老百姓通常認識的4個誤區:

誤區1:藥酒無害?很多人認為藥酒可以「滋陰壯陽、強身健體」,從而高看藥酒之功效、忽視其危害、認識有局限。中藥本身需要「辨證配伍」,需要專業中醫師分析:舌苔、脈象、病徵、病症綜合開具方能使用。

誤區2:配方混亂:中醫老教授的傳授、家中長輩的傳承、親朋好友的建議與贈送、自己的經驗和自學的中醫知識、網上搜尋的「配方」、民間偏方。試問:這些「藥方」都能用嗎?這些「藥方」都對嗎?這些「藥方」都適用於每個人嗎?

其次,非專業機構、民間自行釀製藥酒的行為不可取。

誤區3:是個藥材都能泡藥酒!藥材本身的毒性、不明配方的毒性、統一配方的適用性、長期飲用的毒性,老百姓均無從考證,只能「道聽途說」。 藥酒常用的藥材:人蔘、鹿茸、黃芪、當歸、山藥、杜仲、肉桂、細辛、附子、川芎、大棗、丹參、獨活、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川牛膝、五味子、續斷等。

有毒成分:烏頭鹼,存在於川烏、草烏等植物中的有毒物質,坊間常用川烏、草烏等植物來製造藥酒,很容易引起中毒以至死亡。

除川烏和草烏,其他有毒成分如:馬錢子、水蛭、蒼耳子,均不建議泡酒飲用!

誤區4:喝藥酒多多益善?古代醫學家:「藥酒補虛損,宜少服,取緩效。」 藥酒,首先裡面是「葯」,而不是補品,是葯三分毒;其次,它含有「高濃度酒精」,長期飲用無疑在「酗酒」。

世界衛生組織(WHO)把酒精(乙醇)定位一級致癌物,少飲、偶爾飲用都不正確,正確的做法是「不喝」!酒精會引起:肝損害(酒精肝)、胃潰瘍(胃出血)、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肥胖等)、視力損害、腦萎縮、神經系統損害、呼吸抑制、過敏、胰腺炎等。

哪些人絕對不能飲酒:孕婦、兒童禁飲、老人需慎飲;其他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中風、乙肝和其他肝炎、腎功能不全等需慎飲。

藥酒飲用的宜與忌:

宜:藥酒適合於偏寒、偏虛、偏瘀的體質;

慎:濕熱體質、燥熱體質、體虛證的人;肝臟疾病、心腦血管病、胃腸功能差、造血功能差的人群;

忌:高血壓患者、各種癌症患者。高血壓病人飲用後,會有中風的危險; 癌症患者飲用藥酒後,可能會促使癌細胞擴散,加重病情。

「是葯三分毒」,藥酒也不例外,若不能判斷,諮詢有經驗的臨床中醫師。

藥酒,能少飲則少飲,能不飲則不飲(畢竟含高度酒精);如果確實有病症、想要飲用,建議先諮詢正規大醫院的中醫專家,對自身病症做個全面分析,是否適合飲用某類藥酒。切記不能把「藥酒」當成「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包治百病」的保健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好夫妻,能夠成全對方的本分!
《紅樓夢》:5個丫鬟告訴你,5條職場規則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