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發現豆瓣有個組叫「摳門男性聯合會」,看完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發現豆瓣有個組叫「摳門男性聯合會」,看完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要說現在她經濟佔領上風,女性消費佔絕對主導,那我肯定不贊同。隨手就可以舉出幾個例子:




大學結交的一個哥們,每個月都會給自己買一個600多塊的高達。



在他的科普下,我第一次知道了原來這種模型還有亮與不亮之分,還有紅魔蟹、獨角獸、能天使等類別的差異,他還給每一個「孩子」都取了名字。



部門的實習生是95年的大男孩,上周表白失敗,這周就給自己買了一部iPhone XR,報了4萬多分期付款的華爾街英語班。



他還專門用新手機發了第一條朋友圈:「我要對自己好一點」。


以前恨不得整天緊巴巴過日子,現在學會給自己買很多東西當做獎勵,甚至還會對著鏡子里的自己鞠一躬:您辛苦了!



咦,以前的男生好像沒這麼捨得為自己花錢?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五塊錢,自由撰稿人,不爆文作者。沒有好看的外表,只有自由的靈魂。個人微信公眾號「不講情懷」(id:qqxiaobaibai1992)。





摳不是小氣


是對各種資源的最佳利用




豆瓣上有這樣一個聯盟:摳門男性聯合會。


聯合會的口號是這樣說的:我們摳不是因為窮,我們就是摳。 



本組專供男性朋友們交流摳門心得,共同譴責揮霍浪費的女性伴侶。





而其中有一位網友在帖子里給男同胞們出了一份這樣的省錢秘笈:




不用絲瓜瓤子洗澡搓背,直接買一個馬桶刷,套個冬天的襪子,打肥皂洗澡搓背,簡單粗暴還比絲瓜瓤子方便。

簡直是省錢到極致啊。哪有什麼消費,一切都是省錢至上,不對,那是摳。

要說他們摳吧,他們會理直氣壯地反駁:什麼是摳?



摳就是能節省的盡量節省,能不浪費的絕不浪費,摳不是小氣,是把財物功效最大化,是對各種資源的最佳利用。

簡而言之,就是同樣的東西找到最便宜的。

同等的東西找到最具性價比的



這樣的男生也不是少數,他們願意給自己買相機,獨自一人出去旅遊,在健身房請私人教練,在允許範圍內給自己盡量好的吃穿用度。



他們更願意把錢花在自己身上,追求自我,而不是用來討好女孩,也不會攢起來等著以後找女朋友。



為什麼當今男同胞的消費觀跟之前截然不同?



這到底是消費觀念的淪喪,還是男性意識的崛起?



男人花起錢來


連女人都害怕



都說女人愛剁手會敗家,其實,

男人才是真正的購物狂



根據一家諮詢公司的統計,2017年男性網上消費者的平均消費額已經超過了女性,達到了10025元。



在阿里研究院最新的一份關於高端消費人群的報告當中,關注男性的互聯網購買能力就被放在了第一頁。



不得不說,「

他經濟

」時代也到來了。



QuestMobile數據顯示,移動購物男性線上消費能力並不弱於女性。其中,中上消費能力(高於200元)的男性甚至略高於女性。2018年4月,男性移動購物用戶月活規模高達3.7億。



此外,數據顯示,高消費男性(即線上消費金額高於1000元、有移動購物行為偏好的男性)月活規模約為8700萬。

其中,30歲以下的未婚男性是主力。



有些女孩還是用清水洗把臉就出門,而一部分男孩已經開始購買香水了。女人有精緻和粗糙之分,男人也同樣如此。



最重要的是,他們對金錢的敏感度並不高,不會像女孩一樣精挑細選關注性價比,而是更注重商品的品質,當然也願意為高品質付出更多金錢。



相比男生們隨便一雙球鞋或者一套西服,我買的幾條裙子可能只是他們的零頭。



這就值得思考了:他們不重視金錢數額,更注重商品品質,而且買東西的時候,理性思維占絕對上風,既不會多買也不會亂買。



也就是說,他們

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希望花錢能夠給自己的內在和外在加分,讓自己成為顯性的升值品,而不是隱性的潛力股。





促使男生這一行為動機的原因有兩個:





  • 伴隨互聯網出生的一代人,讓大家見足了世面,誰也沒有真正的受過苦難。

    這些獨生子女們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能對自己好一點,就絕對不會苦著自己。所以男性的自我意識增強,當然女性也是如此。





  • 現在的男生越來越不願意追女孩了,女性地位一直在崛起,男生挫敗感增強,壓力增加,這刺激他們開始注重自我投資。



過去習慣了「男主外,女主內」的行為模式,現在受到張雨綺式的「大女人風」的影響,女孩們不再依附於男人。



她們覺得,既然給自己買更好的化妝品和護膚品,那自己就值得更好的。



說到底,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時代如何改變,人就如何改變。




找女朋友有壓力


男人們只能慰藉於消費



那麼問題來了,為啥男生不願意把錢花在追女生上面,而越來越願意把錢花在自己身上?



因為找女朋友這件事,是一件投資高、風險高、回報低的項目。



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加上一些公眾號對女性的刻意強化,一些越來越作的女孩拉低了女性的整體素質,卻影響了男士們的整體看法。



小鮮肉的霸屏更新了女孩們的審美,男孩們不但生存有壓力,連找女朋友都有壓力。



不學著點打扮和充實內心,那就真的一無所有了。



男士們有了緊迫感而去努力的時候,也是自我迭代的時刻。



前段時間知乎有個提問:

男生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追女生了?



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現在追一個女生,會追的很累。每天要想找些什麼話題聊,對她該如何答覆,而且效果也不好。漸漸地發現我已經不是我自己。



後來我想明白了,想讓女生喜歡你,首先你得開始喜歡自己,學會享受生活,連自己都取悅不了,怎麼取悅別人。





換句話說,如果生命不能浪費到值得且有價值的人身上,那麼我寧願浪費到自己身上。



畢業後沒買房都自覺低人一等,如果和女朋友分手,心裡還會懷疑:「是不是嫌我窮、不能掙大錢才分手的?」雖然女生並不是出於這樣的本意,但是男生們難免會嘀咕。



前段時間張雨綺揮刀砍袁巴元後背,被人稱讚是「大女人」、「社會我綺姐」、「女人中的典範」,紛紛被她圈粉,後來雙方的撕逼大戰也被一些人質疑是男方的全責。



阿里的程序員穿運動鞋去相親都會被人嫌棄,想必是普通男士的縮影。




放下偏見


才是真正的自愛



研究表明,從嬰兒時期開始,相比女嬰們,男嬰們在哭泣時會晚一些才被抱起來,跟對待女孩相比,大人也更少給男孩唱歌、講故事和讀書。



可以看出來,他們從小就有這種意識:自己是缺乏關愛的。



當然事實也的確如此,我們看《爸爸去哪兒》就知道,連爸爸們對待男孩女孩的態度有明顯差異。



有的小男孩甚至會有這樣的想法:自己是不值得擁有別人的關愛的。



社會的普遍觀點是:年輕男人必須努力,才能拿到一個高薪工作供養老婆孩子。



而年輕女人從來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至少99%的女孩都不願意用一己之力養活一家子,其中還包括自己的男友或老公。



一項樣本量超過一千人的調查發現,82%的男人和72%的女人認為,男人應該在約會的時候負責所有支出。



甚至在一段戀愛關係中,仍有36%的男人付了所有的賬,而只有14%的女人會負責所有支出。



這直接證明了:相比女性角色而言,男性較難得到社會和旁人的關愛。也就是說,他們更缺愛。



那該怎麼辦呢?沒人愛我還不能愛自己么?當然可以啦。



世界上的一切美好,都是始於愛自己。畢竟如果自己都不愛自己的話,有什麼理由讓別人來愛你尊重你?



他們認為,自己的錢也是錢,自己的時間也是時間,女人最寶貴的就是20出頭那段青春,男人的時間也同樣寶貴。



那時的他們有活力有衝勁,願意嘗試去完善自己,願意對自己好一點。幾年後女人老了,男人同樣老了,沒動力了,真的累了。



既然壓力那麼大,追人那麼難,我要對自己好一點。



以前,女性意識的蘇醒是時代的變革,現在,男性意識的崛起是時代的進步。



卓別林的《當我開始愛自己》有這麼一段話: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



今天,我活在此時此地,如此日復一日。這就叫完美。

不論男女,當你放下性別偏見真正愛自己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完美。


作為男性,你認為最值得的花銷是哪方面?



本文由

LinkedIn

原創,作者五塊錢,自由撰稿人,不爆文作者。沒有好看的外表,只有自由的靈魂。

個人微信公眾號

不講情懷

(

id

:

qqxiaobaibai1992)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和影視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9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頂尖高手,都有一種「傻瓜式思維」!
知乎年度高贊:其實2019的許多答案,早已寫在2018的問答里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