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你的瞳孔泄露了一切:你在哪兒,和誰在一起

你的瞳孔泄露了一切:你在哪兒,和誰在一起

刑事案件中,照片通常是最重要的證據之一,它可以被用來鎖定嫌疑人,識別作案環境等,是案件偵破中的關鍵一環。

對於照片的使用,紐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Rob Jenkins 有更進一步的研究。他發現,照片中人物的瞳孔可能隱藏著更多信息:比如照片拍攝者和旁觀者的影像。

你的瞳孔泄露了一切:你在哪兒,和誰在一起

▲ 放大照片中的瞳孔,可以觀察到被隱藏的旁觀者. 圖片來自:Rob Jenkins

Jenkins 的研究表明,在受害者被拍照的案件中,例如人質劫持或兒童性虐待案件,照片中受害者眼睛的瞳孔中反射出的圖像可以被用來識別作案人。

Jenkins 和 格拉斯哥大學的 Christie Kerr 一起進行了這項研究,他們把高解析度的圖片不斷放大,直到還原出瞳孔中的旁觀者的影像。儘管這些影像的解析度非常低,但它們已經足以被人為地識別出來。

為了檢驗從瞳孔中還原出的人臉圖像是不是可用於識別旁觀者,研究人員還把它們作為面部匹配任務中的刺激變數。實驗中,不熟悉旁觀者面部的參與者,識別的準確率是 71%,而熟悉旁觀者面部的參與者識別的準確率更高,達到了 84%。

而在自發識別測試中,實驗參與者可以非常可靠地識別中瞳孔還原圖像中自己熟悉的人。

你的瞳孔泄露了一切:你在哪兒,和誰在一起

▲ 用於實驗中自發識別任務的人臉圖像,它們都從照片中的瞳孔還原出來. 圖片來自:Rob Jenkins

用於自發識別任務的人臉圖像,都從照片中的瞳孔還原出來。所有的參與者都熟悉心理學家的臉,但不熟悉其他旁觀者的臉。參與實驗者能準確地識別出心理學家的臉(準確率 90%),錯誤識別為不熟悉的臉的情況則非常罕見(錯誤率 10%)

「瞳孔就像一面黑鏡,」Jenkins 表示,「為了識別出圖像中的信息,你需要不斷地放大圖像並調整對比度,從被識別對象的瞳孔中提取出的圖像,要比原圖中的人臉小 30000 倍。」研究中,瞳孔還原圖像中,每個人的面部區域平均像素僅為 322。

你的瞳孔泄露了一切:你在哪兒,和誰在一起

▲ 你應該也能認出這個頭像是誰,即使它的實際解析度非常低. 圖片來自:Steve Jurvetson

Jenkins 進一步解釋說,高解析度的圖像還包含著更多意想不到的信息,比如照片拍攝時周圍的環境。

在刑事案件調查期間,從作為證據的相機中提取出的人的照片,可以作為調查信息的一環,用來輔助尋找相關人員或案件發生的具體位置。尤其是在作案人拍攝了受害者照片的案件中,受害者瞳孔中的圖像可以被用來鎖定作案人。

Jenkins 還提醒社交網路達人們。僅 Instagram 上,每天就有 4000 萬照片被上傳,而包含人臉的自拍和照片可能是被上傳最多的照片。「我們的研究也在提醒你小心自己上傳的照片,它可能會透露你在哪裡以及你和誰在一起。」

你的瞳孔泄露了一切:你在哪兒,和誰在一起

▲ 每天有成千上萬張照片被上傳到 Instagram 上. 圖片來自:THOMAS COEX/AFP/Getty Images

儘管 Jenkins 在研究時用的是高解析度的哈蘇相機(3900 萬像素),但要識別出瞳孔反射的圖像中的人臉並不需要多高的解析度,在他看來,找到熟悉案件相關者的相貌的人,可能比獲取解析度更高的圖片更加重要。

另外,和摩爾定律一樣,相機領域有亨迪定律(Hendy』s Law),數碼相機中,每 12 個月,1 美元能買到的像素數是翻番的。Jenkins 在進行這項研究時是 2013 年,當時他預測很快會出現攜帶超過 3900 萬像素鏡頭的手機。

你的瞳孔泄露了一切:你在哪兒,和誰在一起

▲ 亨迪定律(Hendy』s Law).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個預測也成了現實,擁有超高像素相機的手機已經越來越普及。比如小米剛剛發布了 999 元起的紅米 Note 7,配備的攝像頭已經有 4800 萬像素。

有評論者還希望執法部門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對過往的案件檔案中的照片進行重新分析,它或許可用於幫無辜者恢復清白。

Jenkins 的研究論文發表在 PLOS ONE 上,論文標題為 Identifiable Images of Bystanders Extracted from Corneal Reflections. 目前已經可以免費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蘋果重新上架 iPhone SE,這或許是「充值情懷」的最後機會
越來越多的小程序平台,開發者和商家該如何選擇?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