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選擇對手之前,你須參悟到的聲音

選擇對手之前,你須參悟到的聲音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一、

前幾天寫了篇輕量級的閑文《若沒有自己的體系,聽再多的跨年演講也是徒勞》,沒有想到傳播量那樣大,反應那樣激烈。

本來說的是一個人要建構自己思維「體系」的事,不幸的是,有一些人還是把關注重點放在了「跨年演講」去了。

更不幸的是,有些人竟然以為那篇文章意在以跨年演講或哪個演講者為對手。

說實在的,「跨年演講」只是個案發現場的借代物,「體系」這件事也可以與它無關。

此前寫的文中也曾經提到過百度、聯想等,難道也要與他們為對手嗎?

想來在這一生之中,「對手」固然是要有的,但卻不是你臆想的外圍邊緣的這一種。

對每一個認真生活、努力工作的人來說,選擇什麼樣對手幾乎就決定了什麼樣的前路。

對此我剛好思考過,也確實曾經想寫一寫。

二、

尼采寫過一本篇幅短小的書,叫做《偶像的黃昏》。

這是本書比較晦澀,不那麼易懂,書中提到了一個要用新道德改造社會舊道德的問題。但什麼是新道德呢?

尼采就提出了,叫做自然道德。

在自然道德里,每一個物種都有天敵存在。

今天我們已經明白了,狼這種天敵的存在有助於羊群的健康與改良,實際上,哪怕是自然界的最兇猛的野獸也都是需要天敵的。

那麼,人類要向這種自然道德學習什麼呢?

人類自身常常沒有意識到,當人類從野獸變成了人之後,人這種生物其實仍然像羊群需要狼一樣需要天敵的。

不論團體也好,個體也好,都應該有一個對手。敵人與對手的存在,將使你自身獲得巨大危機感,從而逼迫你生出不竭的鬥志。

否則,人也會缺乏狼群的草原之羊一樣,在無憂無慮中享受著鮮美的食物、沐浴著充足的陽光,最終種群退化,自肥而亡。

這也就是為什麼孟子說「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原因所在。

然而儘管天敵很重要,但有個前提是,那就是對手要堪稱為天敵:例如獵豹雖然敏捷而兇狠,它卻無法成為野牛的天敵;獅群雖然貴為草原霸主,但它卻無法對大象下手。

對人類社會來說,則更加複雜些。

有些人的對手是他人,而有些人對手則是自己——內心的敵人,比如說人的驕傲、懶惰、放縱等等,其實比外敵更加危險。

最終對有些人來說,在人生這個戰場上,所謂天下無敵,並不是說沒有人打得過他,而是說他不斷地向上跋涉、不斷地進入更廣闊的時間與空間,以至於曾經與他平行的那些所謂對手、他曾經仰之彌高的那些偶像,都一個個再也看不見了。

當他不斷地戰勝自己的心性,不斷地揮別自己之後,他就能不斷在更高的山上,看見更廣闊的自己。

真正的修鍊,永遠在內心無人知曉的山上。

上篇文章中講的「體系」,也正是那些視自己為對手的人,通過不斷地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升華自己的結果。

三、

有一位小沙彌,他每天看著師兄們早晚都到禪堂參禪,非常嚮往,就鼓起勇氣請求默雷禪師允許他也和大家一起學習。

默雷禪師道:「學禪要用到心,不能夠遊樂,以你小小的年紀實在不適合,等長大一點再說吧!」

小沙彌不肯罷休,一再懇求道:「禪師,我一定有始有終,請給我機會。」

默雷禪師不得已,只好允許。他拍了兩下巴掌,問道:「聽到聲音了嗎?」

小沙彌回答:「聽見了。」

「好。你可以聽見兩手拍掌的聲音,」默雷禪師說:「現在你就去參究一隻手的聲音。」

小沙彌從窗口聽到一陣樂器的聲音,高興得叫到:「我會了」。

於是他便到禪師面前模仿一番。

默雷禪師說:「那不過是人力加之於樂器而發出的聲音罷了,哪裡是只手之聲呢?」

小沙彌便到一個偏僻寂靜的地方再去尋求。他忽然聽到了水滴聲,便馬上跑到禪師面前,學了一遍水滴的聲音。

默雷禪師聽後說:「那不過是滴水跌落在石塊上發出的聲音罷了,哪裡是只手之聲呢?」

小沙彌只好去打坐,想要諦聽到只手之聲,卻毫無所得。

他每天聽到的是風聲、蟬聲、蟲鳴……

三年過去,往默雷禪師那裡跑了幾十次,都被否決了。

到底什麼是只手之聲呢?

他觀照沉思,忘了一切,進入了超越一切聲音的境界。

有一天,小沙彌終於悟道了師父的禪意——

世間的一切聲音都是無常的,只有永恆的無聲之聲才「只手之聲」。

也只有這樣的只手之聲,才能承接你在人世間聽到的一切聲音。

四、

現在,假如你就是那個小沙彌。

情況會怎樣呢?

那麼不論是哪個大神的演講或音頻,還是其他大牛的聲音,比如說馬雲剛剛在浙商論壇上的演說,它都不過是你日常聽到的聲音。

這些聲音對你來說,都是無法把握的無常之聲,並不是你要尋找的只手之聲。

鯉魚想要躍龍門,就不能迷信鷹的飛翔。

鹹魚想要翻身,也不能藉助餐叉之手。

只有你身體內的那顆即生即滅的心,才可以聽到你生命中的只手之聲。

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公司、一樁事業,若能夠悟透此理,那麼外界所有的聲音對你來說不是正面推動,便是反面助益。

一個人的心裡若能常懷巨大危機感,時時奮發圖強,外面又哪有什麼對手呢?

五、

因此將前文的重點放在「跨年演講」或哪個演講者身上,未免也太小家子氣了吧?

不知道這樣的小家子氣是否輕看了演講者,但肯定是小看了本公號「李不太白」。我尋找的只手之聲,並不在他人的人生經驗範圍內;我所攀登的山,也不在別人的島上。

用生意的視角去打量一切,確實是很精明的演算法,但也足以狹隘到限制自身的天空。

我曾聽聞,「愚不可及」這個成語其實還有一個上半句。

叫做「其智可及」。

說的是有個人叫寧武子,他的聰明是你可以達到的,但他的愚笨就不是你能達到的了。

他的愚笨你不能達到,是因為你已經佔有了太多的東西。

它們塞滿了你的內心。

你的心於是成了它們的宿主。

它們驅使你忙忙碌碌,看不見自我的天地,總是為外界的風聲、水聲、琴聲、鳥語、蟲鳴等轉瞬即逝的聲音所浮動。

此心惟有容納得少一點,才能容納得更多。

當然,這也包括我如何聽外界聲音在內。

六、

因為知道自己是哪根蔥、要開哪朵花,所以我還曾經記得的是,真假美猴王當時是找到了地藏菩薩的。

地藏菩薩就讓案下通靈神獸「諦聽」去辨別。

諦聽當即伏地聽心,一會兒說,知道了,但不能說。

人世間有許多事情,其實是不能說真相的。

並不妄想所有人都能明白,但我希望既來看了「李不太白」公號的讀者能夠感受到,這個公號所以能夠說出一點思考來,是因為它本身願意愚笨一點,而不願意很精明,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神編神話。

因為即便時至今日,我還是願意相信在這個世間,不是所有東西都是一門生意。

你是追隨哪個大牛導師的學習者也好,是鍾愛哪個節目的受益者也好,那都不是我關心的內容。

不必用你聽到的聲音,來想像我的耳朵。

誰不是期待在眾多時代弄潮兒身上,看到更光芒的東西呢?而不至於像某些企業那樣:因為內部價值觀的短見、浮誇與蛻化,而難擋外部一點風雨。

七、

莊子說:「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那些真有大的智慧的人啊,就廣博又豁達;那些喜歡運用聰明的人啊,就在瑣屑的方面盤算又計較。

近於道的話啊,就像太陽的光照一樣使人汗流浹背;陷於智巧的話啊,就在瑣屑方面沒完沒了。

莊子里講的大用非用的話,很多人都能理解,卻不可能真正理解。只有那些親身投入到大用非用思考的人,才能由衷地體會了什麼才是大而非用。

也只有他們才能真正明白作《逍遙遊》的人,其實一點也不逍遙。

莊子說,熱衷於用一瓢喝水的心思,不會明白用一個船一樣的大葫蘆泛遊四海。

莊子沒有說,水是有形的人間,四海是無形的社會。

有形人間的病,出在無形的社會,但孜孜求解於有形人間,哪裡能夠明白無形社會呢?

可惜世間能夠懂得莊子的,已經沒幾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別讓爆發的情緒,沖毀了你人生的路
所謂迷茫,不過是你走到了人生的拐點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