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民國時期的東北和蒙疆聯合自治

民國時期的東北和蒙疆聯合自治

呼和浩特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的《俺答汗傳》中,書中記載:「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在水公猴年(藏曆,即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呼和浩特。《俺答汗傳》中的呼和浩特之稱,是迄今為止所見最早的記載。

那個時候有「厚和浩特」特別市,包頭,鄂爾多斯。。。。東北哈爾濱,齊齊哈爾,吉林市,長春,瀋陽,大連,鞍山,撫順等等。。。民國時的呼和浩特稱歸綏。

1937年10月,日寇侵佔歸綏,並於1939年9月成立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改歸綏為「厚和浩特」特別市。八年抗戰取得勝利,方又恢復「歸綏」舊稱。

1949年9月19日,國民黨綏遠省黨政軍要員通電起義,綏遠和平解放,1954年3月,撤銷綏遠省,併入內蒙古自治區,從1954年4月25日起,將「歸綏」改為「呼和浩特」,恢復其原來的名稱。從此,青城這顆草原明珠就以「呼和浩特」聞名於世,並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民國時期的東北和蒙疆聯合自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民國時期的東北和蒙疆聯合自治

民國時期的東北和蒙疆聯合自治

民國時期的東北和蒙疆聯合自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廣角 的精彩文章:

越南的文化
清朝對中國領土和地理格局的重大貢獻

TAG:地理廣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