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今年流感易襲腦「」蓋被子捂汗退燒」?流感來襲謠言多,家長別輕信!

「今年流感易襲腦「」蓋被子捂汗退燒」?流感來襲謠言多,家長別輕信!

最近,全國多地進入了流感高發季。多個城市數據都顯示,去年12 月中旬過後,流感活動度快速上升,門診呼吸道感染患者開始增加,流感的流行逐漸進入高峰期。疾控部門預計,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流感活動度將會繼續維持在高水平,流感病例將會增多,預計將持續至1月下旬。

每年流感季節開始時,新的謠言就會隨之出現。這些謠言中,很多都和孩子有關,加重了家長的恐慌。面對同時出現,卻比流感傳播更快、威力更大的謠言,家長要做到三思而後「信」、三思而後「轉」。

「今年流感易襲腦「」蓋被子捂汗退燒」?流感來襲謠言多,家長別輕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今年流感易襲腦「」蓋被子捂汗退燒」?流感來襲謠言多,家長別輕信!

網上熱傳的「EB 流感」是子虛烏有

近日,不少網友轉發一則「EB流感嚴重」的「衛生局通知」。該「通知」稱,「這次的EB 流感很嚴重,預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嚨黏膜的濕潤,不能讓喉嚨乾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如果喉嚨的黏膜乾燥,在10分鐘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

醫學上的確有EB 病毒,但其隸屬於皰疹病毒家族,並非流感的病原體。據北京市疾控中心官方平台介紹,EB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可致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該疾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親吻病」,為小兒常見傳染病,在父母親吻孩子、嘴對嘴餵食等行為後,兒童通過吞咽感染成人唾液中的EB 病毒,從而可能導致發病。其癥狀一般為持續發熱、咽痛、扁桃體腫大等。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王一民也具體指出了該「通知」中的錯誤:

流感壓根就沒有EB型,只有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乙型為人常見感染類型;流感預防靠喝水沒用,靠熏醋和食療也沒用。最重要的預防是疫苗接種,流感高峰季節少在人群密集地方駐留,如果需要到密集地區要佩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規範咳嗽禮儀;流感病毒的傳染需要一個過程,不會10分鐘進入體內。

今年流感易襲腦?勿驚慌,流感還是那個流感

2019 年元旦過後,一篇主要內容為「緊急通知!與以往的甲型H1N1病毒喜歡攻擊患兒的肺部不同,今年的病毒更喜歡攻擊孩子的神經系統。流感轉向攻擊孩子腦部,廣州已出現5 例壞死性腦炎」的報道,把家長們嚇壞了。

北京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全國流行性感冒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錢素雲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報道中提到「流感病毒由肺部轉向攻擊腦部」並不準確,在專業中也沒有「壞死性腦炎」的說法,準確名詞應為「 急性壞死性腦病」。1995 年,日本首次報道「急性壞死性腦病」,之後世界各地陸續有病例報出。

通常流感併發症最多是肺炎,神經系統損傷相對少見,但並不罕見。神經系統損傷有很多類型,主要包括腦炎、腦膜炎、腦病、脊髓炎等,其中急性壞死性腦病發展快速、最為兇險,病死率和致殘率最高。

根據國家疾控中心的監測反饋,目前的流感病毒未發生可以引起致病性增強的突變。也就是說,流感病毒還是原來的流感病毒,無需驚慌,但需重視。

孩子發燒,蓋被子捂汗沒用

「發熱時蓋上被子捂一捂,多出點兒汗退燒快」,這是很多家長深信不疑的「老理兒」。把捂汗當做對抗流感發燒的法寶,真的就能退燒了嗎?

哈爾濱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王春華指出,許多人聲辯自己捂了一身汗出來後就退熱了,其實不然。出汗是退熱的結果,並不是退熱的原因。

發燒時,體溫變化經歷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畏寒或寒戰;高熱持續期,體溫上升達高峰後,「 燒死」致病病毒或細菌,會持續一段時間,其間能量消耗大,口乾舌燥,渾身發燙;體溫下降期,出汗散熱,皮膚潮濕。

對於嬰幼兒來說,語言表達能力不到位,等你發現孩子發燒的時候,一般已經接近或處於高熱持續期。此時捂得嚴嚴實實,反而影響散熱,體溫不降,還會導致一種專屬於嬰幼兒的臨床疾病:捂熱綜合征。所以,當孩子發燒進入高熱持續期時,千萬不能捂。

如果孩子體溫沒有超過38.5°C,家長可以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用溫水輕輕擦拭全身,重點是腋下、脖子、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別把手機帶入卧室
八大冬季高發病,最易找上這些人,應對方法趕緊收藏!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