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血常規的報告單上密密麻麻的各種指標看起來很多,其實只需要看那幾個最關鍵的信息就夠了。

怎麼看呢,別急,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讀懂血常規。

看完本文需要5分鐘,看懂了以後自己判斷只需要5秒哦(不信看完再說)。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血常規在臨床上應用非常普遍,幾乎只要孩子感冒發燒了去醫院,都是先讓去驗個血,而驗血結果就是醫生判斷是否吃抗生素的重要依據。

雖然原則上應該聽從醫生安排,但目前醫療屆濫用抗生素的情況還是很多,有時候血常規提示沒有細菌感染也開了抗生素,到底是否需要吃,還需要進一步衡量。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自己學會看,好心裡有個底,也好跟醫生進一步交流。


血常規怎麼看?

血常規上面的指標看起來很多,其實它們是由三部分組成:

白細胞相關指標

紅細胞相關指標

血小板相關指標

劃分如下: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這三部分分別代表什麼意思,要怎麼看呢?

簡單說:

  • 如果寶寶生病感冒發燒了,需要判斷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那麼只需要看白細胞相關指標;

  • 判斷寶寶是不是貧血,只需要看紅細胞相關指標;

  • 判斷機體的凝血機制,就看血小板相關指標。

    因為血小板就是參與止血和凝血的,如果血小板低,可能會有一些出血止不住的情況,嚴重的甚至危及生病。

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其實它們都是一個媽(骨髓)生的,如果三個都減少,那就是骨髓造血功能的問題,而血常規能檢查的就是跟這些血細胞相關的問題,能做的參考有限。

一般給寶寶做血常規,大多就是為了判斷是什麼類型的感染,或者是否貧血,其他方面用的不多。

所以家長們主要就是看白細胞相關和紅細胞相關指標,其他太專業的還是交給醫生判斷吧。


白細胞相關指標

其實白細胞不是指一種細胞,而是5種細胞的總和,包括:

中性粒細胞,

淋巴細胞,

單核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血常規上這些細胞通常並排排在白細胞的下方,分兩部分:

一部分是這5種細胞的數量;

另外一部分是這5種細胞的百分比,所以白細胞相關指標中有11種。

如下: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白細胞對於人體有非常重要作用,它是與疾病鬥爭的「衛士」:

當病菌(細菌或者病毒)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殺滅,白細胞的功能就是抗感染,保護機體,所以化驗白細胞的數量高,提示很可能身體有了炎症。

白細胞一共有5種,每種都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機體的防禦反應,比較複雜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判斷是細菌還是病毒,主要是看這兩種:

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看這兩種數據升高或者降低,能大概判斷出什麼類型的感染。


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升高,一般認為是細菌感染。

因為中性粒細胞處於細菌入侵的第一線,當細菌入侵時,它第一時間跑出來吞噬消滅,數量急增的同時,白細胞總數也會升高。

所以,如果血常規報告中,中性粒細胞和白細胞同時升高,基本提示細菌感染。


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升高,一般認為是病毒感染。

淋巴細胞分為T細胞、B細胞、K細胞和NK細胞,主要參與機體特異性免疫應答,換句話說,它們能識別病毒,當病毒入侵體內後,這些淋巴細胞迅速增值將病毒包裹消滅。

淋巴細胞增多的同時,中性粒細胞可能會顯示下降,所以,如果血常規報告中,淋巴細胞增多,基本提示病毒感染。

C 反應蛋白

要判斷炎症,除了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還得參考下C 反應蛋白。

C 反應蛋白(CPR)是機體受到感染或者組織損傷時,血漿中急劇上升的蛋白質,不管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c反應蛋白都可能升高。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但它對細菌感染更敏感,細菌感染時CPR中高度增高,病毒感染則可能不增或者輕度增高,所以一般醫生認為通CRP 高於 20mg/L 以上時,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大。


紅細胞相關指標

紅細胞相關指標主要是血紅蛋白和紅細胞。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血紅蛋白下方有:

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紅蛋白濃度;

紅細胞又包括:

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寬度。

這麼多都代表什麼意思呢,其實啊,這些是醫生判斷不同類型貧血用的,太專業的部分在此不贅述,作為普通家長,我們就看一個數據: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低,就提示貧血了。

臨床上以低於110g/L為輕度貧血;

低於90g/L為中度貧血;

低於70g/L為重度貧血。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報告單上還有紅細胞的分布、寬度、體積等,這些是幫助醫生進一步判斷血紅蛋白減少的原因,嬰幼兒絕大多數貧血都是缺鐵導致的缺鐵性貧血,這種補鐵就能改善。

如果醫生懷疑其他類型的貧血,還會要求做其他檢查,這麼專業的還是交給醫生吧。


最後總結:

1、判斷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如果中性粒細胞增多,提示細菌感染;

如果C 反應蛋白高於 20mg/L 以上,提示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大;

如果只是淋巴細胞增多,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2、查看是否貧血

如果血紅蛋白低,提示貧血,大多數補鐵即可,如果懷疑其他類型的貧血,需在醫生的安排下做進一步檢查。

所以家長自己看血常規就只需要看這四種: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c反應蛋白,血紅蛋白。

記住了,5秒內就能看懂哦!(其它的看複雜專業的交給醫生看,家長看懂這四項夠用了)


血常規只能作為參考

特別提醒:

血常規報告單只是臨床上輔助診斷的參考,不代表就是絕對正確的答案,看懂血常規是一回事,血常規到底對疾病的診斷有多大意義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皰疹性咽峽炎是病毒感染,但化驗報告很多顯示中性粒細胞、白細胞、c反應蛋白都增高的,這時候就不需要抗生素,如果醫生經驗不足,很可能就開了;

比如,皮膚長了癤腫,局部紅腫滲液感染灶,不用化驗也能判斷是細菌感染;

比如,即使是細菌性感染,比如細菌性鼻竇炎,癥狀重的需要馬上用抗生素,不嚴重的,大多可以再觀察再決定是否用。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雖然驗血報告能提示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但事實是白細胞高≠細菌感染,細菌感染≠要用抗生素,血常規對疾病的診斷和用藥還是有限的,必須結合臨床癥狀和醫生的經驗判斷。

就算是咳嗽,醫生也要看看咽喉,聽聽肺音,再作出判斷,所以不建議大家拿到血常規不看醫生就自行決定用藥。

真正靠譜的醫生,血常規只是簡單參考,還會綜合病史、體格檢查、臨床癥狀等等再作出判斷的。

用心去完成一次診療,不僅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去溝通,還對醫生的專業要求很高,這樣的醫生,可遇不可求。

最後,一起來看個案例吧:

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只需要明白這四項

淋巴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下降

這是什麼感染,看懂了,就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