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啥可能身體就缺啥!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是這7種「病」在作祟
一定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明明肚子沒餓,但就是想吃東西?
剛吃完飯,依然能無縫銜接續上水果、擺出飲料和小零食?
深夜刷朋友圈看到美食圖,本來已經躺在床上了,但還是控制不住起來訂了外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健康的絆腳石:約飯的朋友、深夜放毒的朋友圈)
不餓
但就是沒事兒總想吃點東西
可能還真有大「毛病」!
一
對照自查:你對食物上癮了嗎?
在說這個問題前,我們得先來說一下「飢餓」。飢餓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穩態飢餓,一種叫做享樂飢餓。
「穩態飢餓」:實際意義上的「餓」。胃裡沒東西時會收縮,如果此時還不吃東西,就會引發輕微的頭暈、發抖及血糖降低等癥狀。代表著人體對能量和食物的渴望
(吃飯不積極,腦殼有問題)
另外一種飢餓,被稱為「享樂飢餓」,是在不需要吃飯的時候,因為本能對於美食和味覺刺激的渴望,而帶來的「偽飢餓」。代表著人體對快樂和滿足感的渴望。
(俗稱:嘴饞)
一些科學家在小鼠實驗中發現,當吃某種食物的時候,大腦負責產生愉悅感和被犒賞感的區域被激活,從而產生強烈快感。這會導致對食物的依賴性變強,而且越吃越多~
雖然對於人類而言,目前相關的研究還不夠充分,存在一些爭議,但吃某些食物會令人感到愉悅的現象確實存在。
有些科學家把這種不能控制住自己,對食物有異常依賴的現象,叫做「食物成癮」。
這些食物最容易「上癮」
① 高鹽食物:如薯片、培根、泡麵、香腸等;
② 高脂肪食物:如薯條、炸雞、雞蛋灌餅、油條等。
③ 高糖、高澱粉食物:如奶茶、可樂、蛋糕、麵包、餅乾、巧克力、蜜餞、果汁、汽水等。
當然,口味不僅是對某種味道的偏好,可能還真的隱藏著營養失衡的「密碼」。
二
想吃什麼,可能真就缺什麼!
《生命時報》曾綜合美國MSN網站的報道,總結出幾種常見口味中可能預示的健康狀況。
1、老想吃巧克力
報道指出,老想吃巧克力,可能意味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6和B12。
B族維生素能幫助人體進行新陳代謝,一旦缺乏,人容易感到疲勞、情緒低落。巧克力則可以通過釋放血清素讓人感知快樂。
對策: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橘子、葡萄、梨等水果,此外牛奶、豆類、堅果類、菠菜都富含維生素B12。
2、總想吃甜食
美國芝加哥嗅覺及味覺治療和研究基金會負責人艾倫?赫施博士表示,一個人很想吃甜食,就表明他體內能量缺乏。
甜食主要為人體提供糖分,是補充體能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但想吃甜食也可能是胰島素代謝異常的表現。
對策:甜食主要補充能量氨基酸,但我們可以通過多吃瘦肉、雞蛋、魚類、山藥、豆類、山藥、藕等來補充。
3、老愛吃肉類
說明體內缺乏氨基酸或鐵等礦物質不足。
很多人面對肉類和油脂散發出來的誘人香味,毫無招架之力,導致吃得太多,引發代謝疾病。
對策:可用蘑菇、芝麻等香味食物代替。
香菇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多糖等植物化學物,能預防慢性疾病;芝麻也富含多種維生素、豐富的蛋白質、抗氧化物質等。此外,花生、大豆也是不錯的選擇。
4、總愛吃鹹的
生活中越是壓力大、疲勞的人群越愛吃咸。而重口味又會使味蕾變遲鈍,導致越吃越鹹的惡性循環。
有實驗表明,缺鉀、缺鈣、缺鐵都會導致實驗對象渴望攝取食鹽。
對策:有意識地減少鹽的攝入,保持清淡飲食。建議炒菜時放點醋,用辣椒、蔥姜蒜等來提味。
研究還表明:
想吃油炸食品和芝麻可能是因為缺鈣;
想吃燒烤可能是因為缺少碳水化合物;
想吃堅果、豆類可能是因為體內缺少硫化色氨酸;
想喝碳酸飲料可能因為你體內缺鈣
……
小康妹兒故意在後面給出相應對策,就是因為想吃的東西太不健康!請按建議,找到健康的美味吧~
除了因素外,總是「想吃」,還可能是這些疾病找上你了!
三
總忍不住想吃東西?
你可能得了這7種病…
「嘴癮」有時候也是一種病。美國《預防》雜誌、美國《讀者文摘》網站總結出7個讓人總是感覺想吃東西的疾病。
1、身體脫水
當體液和電解質失衡,人體就會本能地對某種特定食物或味道特別渴求,從而讓身體重回正軌。
有時「飢」與「渴」難分辨。可以喝上1-2杯水,看看到底是真餓了,還是只是輕微脫水。
2、偏頭痛前兆
神經病學家諾阿·羅森博士指出,偏頭痛真正發作前幾分鐘或前三天,患者可能會出現十分渴望吃某種食物的情況,尤其是巧克力。
有時,超想吃巧克力或許意味著偏頭痛即將發作。
3、低血糖症
沒吃飽飯,或者胰腺出了問題,都會造成低血糖。當低血糖發生時,會出現飢餓難耐,渴望攝取能量的情況。
身體生成飢餓感這種信號,告訴大腦你需要食用更多的食物,從而讓充足的血糖進入細胞。
4、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都會導致身體能量不足,引發飢餓感,導致病人多吃。
5、體內缺鐵
專家指出,特別想吃東西而且特想嚼冰塊,暗示一個人或許患有缺鐵性貧血。
有研究顯示,嚼冰塊能提升缺鐵性貧血症患者精神活動和動作的靈敏度。
6、失眠
餓感和飽感由飢餓激素和瘦素兩種激素控制。前者刺激食慾,而後者則向大腦彙報飽感。
睡眠不足容易導致瘦素水平下降,而飢餓水平增加,食慾遭受雙重打擊。白天疲勞會導致瘋狂飲食,糟糕飲食會形成惡性循環。
下午散步10分鐘或做深呼吸以緩解疲勞、喝杯綠茶、吃1/4杯杏仁或一隻小蘋果。
7、甲狀腺功能亢進
如果你吃得比往常多,但體重卻下降了,這很可能是因為甲狀腺出了問題。
甲狀腺也與飽腹感有關,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食慾難以滿足,很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過於活躍,特別是有飢餓感的同時伴有疲勞、情緒低落、指甲變脆或脫髮等癥狀。
#今日話題#
最近的你經常在什麼時候想吃東西呢?
最想吃什麼?
看能不能在評論區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內容來源:生命時報、健康時報、BTV我是大醫生
編輯:懶懶
圖片來源:123rf/soo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