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元首去世不到3年,一篇秘密報告出爐,開啟大國傾覆「前奏」
蘇聯解體是一場巨大的歷史災難,有人把蘇聯解體歸咎於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以及葉利欽主張解體,還有人說蘇聯的解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實早就埋下了隱患。對於蘇聯解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但內部是主因,順著蘇聯歷史脈絡看,能找到一些原因。
斯氏作為蘇聯一個強勢領導人,他在奠定自己的威望同時,不斷打擊反對他的人。但斯氏身邊有一群智囊團,其中有一人是斯氏不比較器重的,此人自從進入斯氏的領導圈子後,便開啟了自己飛黃騰達的仕途,他就是他成為蘇聯思想混亂帶頭人,蘇聯歷史上另一個強勢領導人赫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赫氏其人其事。
赫氏是鉗工、礦工出身,1918年他加入布爾什維克,年底加入紅軍,參加了國內戰爭。1925年,赫氏在其貴人卡岡諾維奇的提拔下,迅速提升,一度成為烏克蘭組織部長。1929年,赫氏又跟著卡岡諾維奇到了莫斯科。赫氏到了莫斯科可以說中了人生中「第一大彩票」,他在莫斯科工學院時,認識了斯氏的第二任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正是阿利盧耶娃向斯氏彙報赫氏的情況,才使得赫氏進入斯氏視線。
赫氏忠誠維護斯氏,並為斯氏做了很多事,受到斯氏的賞識。雖然期間有人把赫氏和托洛茨基的事揪出來,但赫氏的「坦白」反而更讓斯氏賞識他。
德國入侵蘇聯後,赫氏也去了前線,雖然他在前線中並沒有親自打仗,並造成了一些戰役的失誤,但並不影響赫氏升遷。戰後赫氏到烏克蘭工作,在烏克蘭工作期間,除了鎮壓就是發展農業,又進一步得到斯氏的認可。
1949年,斯氏把赫氏召回莫斯科,成為蘇聯核心領導層成員,當時領導層中已經有資格比赫氏更老的貝利亞、馬林科夫,這兩人是當時公認的斯氏接班人。而對貝利亞和馬林科夫這兩位掌握大權的對手,赫氏也在暗暗用勁。
1953年,斯氏去世後,馬林科夫成為部長會議主席,貝利亞則掌管秘密警察和核導彈。但不久貝利亞率先進行了自由化改革,釋放政治犯,中止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化。不久馬林科夫聯合赫氏逮捕了貝利亞並處決。隨後馬林科夫掌握大權,赫氏又秘密對馬林科夫進行調查,馬林科夫參與的聖彼得堡案件調查後,馬林科夫只得辭職,於是赫氏掌握了大權。
二、一篇秘密報告「出爐」
赫氏上台後,開始著手按自己的方式執政。但赫氏並不是一個有思想和理論的人,但作為領導人他說出的話就是「思想」。1955年的時候,赫氏就醞釀召開蘇聯二十次會議。應該說這場會議是提前召開,其中蘊含的意義很明確,就是赫氏急於樹立自己的權威。
在會議召開前,赫氏做了很多工作,除了與代表們探討會議主題以及研判形勢外,還進行一系列的拉攏。赫氏還在準備一篇秘密講話,這篇講話起草時,只有幾個人知道。
赫氏關於蘇G報告並沒有什麼新意,因為以赫氏的水平,他也只能沿著前任提出路線走。但在報告中細心的人會發現,斯氏被一筆帶過,有些斯氏做的事,也成了赫氏的功勞,整篇報告里,並沒有延續斯氏,只提到了第一任領導,這就讓與會者很不理解。
但大會上,赫氏又召集一幫人召開了會議,這個會議上,赫氏發表了他精心準備的一篇講話。講話的全名叫《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赫氏講了4個多小時,整個講話中,全場鴉雀無聲,講話完了也沒人鼓掌,而且會後要求不準對講話進行討論。
赫氏精心準備這篇講話,全盤否定了斯氏,就連蘇聯衛國戰爭也否定是斯氏領導的。把斯氏做過錯事一鼓腦全說了出來。這就使參加會議的人不理解,斯氏再有不對的地方,但也不是赫氏所講的一無是處吧。
雖然赫氏這篇講話是秘密講話,但會後講話材料印發各加盟國和華約國家傳達學習。講話材料傳到波蘭時,被以色列特工搞到手,很快以色列特工把講話材料給了美國,美國就第一時間發表了赫氏這篇《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立即引起全世界嘩然。
三、秘密報告引發的混亂。
赫氏認為他的秘密報告揭露前任的錯誤,而且他的批判能夠帶領蘇聯繼續向好的發展。但赫氏沒想到,他精心準備的這篇報告引發了蘇聯及華約國家的騷亂。
首先,蘇聯國內引起動亂。喬治亞的民族主義者和斯氏支持者不願意了,他們借斯氏去世3周年,在喬治亞的第比利斯舉行了示威遊行,打出了「斯氏主義萬歲」、「打倒赫氏」等口號。而且遊行示威的人還強制徵用公共汽車電車。1956年3月10晶,蘇聯派軍隊驅趕遊行示威人群,但雙方發生衝突,蘇軍向人群開槍。據資料記載,傷亡達800人,200人逮捕。
其次,波蘭也亂了。時任波蘭的領導人貝魯特看到赫氏的秘密報告後,突發心臟病去世了。波蘭反蘇反俄情緒進一步加重,赫氏匆匆忙忙的參加了貝魯特的葬禮。但不久波蘭波茲南發生了罷工和遊行,最終引發了騷亂,波蘭軍隊鎮壓,造在了74人死亡,800人受傷,658人逮捕。
第三,匈牙利更慘烈。1955年,忠於斯氏的匈牙利領導人馬加什把納吉開除,赫氏秘密報告出來後,匈牙利也出現了遊行示威,並推翻了斯氏雕像,納吉任總理,匈牙利安全部隊向示威群眾開槍後,隨即蘇軍進入匈牙利,使矛盾進一步激化。赫氏把蘇軍撤出,但不久匈牙利騷亂升級,甚至襲擊了匈G總部,並將安全警察處以私刑。赫氏不得不再派蘇軍前去鎮壓。據資料稱,最後死亡2500人,納吉也被處決。
四、秘密報告帶來的惡果。
赫氏秘密報告對與錯先不說,至少他沒有一個長遠計劃。即使斯氏有錯誤,也需要一個漸進糾正過程,但赫氏太著急拋棄斯氏了,致使蘇聯和他的威信進一步受挫。
1.加劇了民眾思想離心。
無論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明晰的思想延續,必然要造成思想混亂。赫氏這個秘密報告就是這種情況。本來民眾按照蘇聯既定的模式往前走,他偏要著急否定前任。斯氏死後兩場政變,也說明赫氏著急的心態。
赫氏揭開了「蓋子」,卻不知道如何去「蓋」,這就使民眾產生思想猶疑,到底誰對誰錯,誰才是正統,沒人分清楚。特別是赫氏下台後,蘇聯民眾依然沒找到答案。不過全盤否定赫氏前任反而很統一。
正如普京曾說的一句話:「我們贏得了偉大的衛國戰爭,不管是誰都會承認,我們取得了勝利。甚至當我們計算損失的時候,你們應該明白,現在誰也不能向那些組織並領導贏得這場勝利的人扔石頭。原因在於,如果我們在這場戰爭中失敗,那麼我們的國家面臨的將是更大的災難。這是很難想像的。」所以赫氏造成的混亂,普京一句話就扭轉了。
2.加劇了華約國家解體
華約國家是斯氏著手建立的一個聯盟。本來這個聯盟就很鬆散,而且一些國家就有反蘇反俄的傾向。但赫氏秘密報告出來後,更加速了華約國家的反感,使他們知道了內幕。特別是波蘭、匈牙利等國的騷亂,蘇聯派軍隊去鎮壓,更加劇了仇恨,這些國家肯定不會跟著蘇聯混了。
3.西方國家找到突破口。
赫氏秘密報告也使西方國家找到了突破口,一是西方從秘密報告中找到蘇聯和華約民眾反感點,這一點也使西方進一步瓦解華約和蘇聯有了抓手。另外,秘密報告,也使美國知道了赫氏好大喜功的特點,因此,赫氏執政時,在與美國競爭中,耗費了大量財力,也削弱了蘇聯的實力。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二戰時蘇聯攻克此城犧牲30萬人,英美沒費力,因何搶先一步慶祝?
※致強大王朝衰弱的關鍵人物,老婆懷的孩子不是他骨血,卻欣然接受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