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科學知識/學習方法/手工教程,「狂丸科學」可能是你見過最好玩的今日頭條號

在考試周掙扎的你有沒有發現一些令人尷尬的問題:吃雞中撿到武器能夠瞬間回憶起它的特點,但考試中回想上周背的一組單詞卻能要了老命;玩王者榮耀對英雄技能如數家珍,但面對文科的記憶題目卻兩眼發直···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所以我們為什麼會記住一些事情,而同時會忘記另外一些事情?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首先從概念上來講,記憶是人類在大腦中對信息編碼、儲存和提取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記憶來影響當前行為與活動。

那麼記憶是如何形成的?剛才提到的編碼是創建記憶的第一步,也就是指要把我們感官接收到的信息,例如看到、聽到、聞到的內容,加工轉化輸入大腦,進行存儲。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但不同於影視作品中的設定,我們大腦中並沒有用於陳列記憶水晶的書房,也沒有存放記憶文件的整理箱。目前被廣泛認可的說法是,記憶並不位於大腦中的某個特定位置,而是大腦各個零件協調合作後完成的傑作。

所以在腦中浮現出的畫面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它卻有著極為複雜的結構。每個記憶如氣味、顏色、味道等分散在整個大腦中的不同區域,而在這些不同地區的腦細胞共同作用下,信息碎片會從四面八方通過神經元奔涌至專用的連接站點,形成一個記憶系統。這個過程粗糙的理解,有點像腦子在玩拼圖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有了記憶,新問題就出現了,那它們能夠存儲多久?如果參考美國心理學教授Atkinson和Shiffrin在1968年提出的Atkinson-Shiffrin記憶模型,可以將記憶分為感官記憶、短期記憶以及長期記憶

其中感官記憶通常不受認知控制,是一種自動反應,信息存儲的時間非常短,通常不到一秒。這就像是你掃過一眼路邊的汽車牌照,被動的看到了數字,但卻在記憶中根本無法搜索到它們。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相比之下,短期記憶需要人們主動思考,也就是我們想主動去記住某事,記憶的內容也非常有限,例如根據著名的米勒定律,短期記憶只存儲5到9項信息,也就是我們主動去背電話號碼:29714302510時,通常只能記住7個數字左右。

與只短短存在數秒鐘的記憶不同,長期記憶是指對信息的持續存儲,是能夠保持幾天、幾周、幾年的記憶。你在人生中磨鍊出的技能、習慣、經驗統統被塞進了這裡。像是電話號碼,用上幾年,能記一輩子。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而當我們需要使用這些存好的記憶時,就需要進行檢索,這是一個訪問存儲記憶的過程。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檢索方式各有不同,其中長期記憶的檢索方式一般認為有回憶、再認、反覆學習等。

有趣的是,一般面對填空題我們利用的是回憶的方式進行檢索,例如:


___是羊村的村長。

而再認更貼近選擇題,你需要認出已經展示出的信息,像是:


下列哪只動物不屬於青青草原:A.藍貓;B.懶羊羊。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不過,檢索過程並不總是完美的,也就是說,我們會遺忘。通常來說,時間是影響記憶的主要原因之一。腦中細胞之間的聯繫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減弱,記憶慢慢變得沒有那麼清晰。

在1885年,德國心理學家Hermann Ebbinghaus進行了一次關於遺忘的實驗,並創造了眾所周知的Ebbinghaus遺忘曲線,其中結果之一是遺忘通常在記憶發生之後就會立刻開始,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它的速度先快後慢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圖片來源自:Schaefer, 2015)

所以,聊到這裡,關於學習和遊戲的記憶差別已經有了一些簡單的答案。正常來說,當我們在課堂上將知識存儲為短期記憶後,會利用課堂習題、家庭作業、小測試、複習等手段對知識進行不斷鞏固,最終形成長期記憶,避免在考試期間讓一學期所學的知識陷入Ebbinghaus遺忘曲線中的低谷。

但實際情況卻是,相比刷題,我們更願意一遍遍鞏固關於遊戲的短期記憶,在遊戲方面投入了更高的關注與集中度。當然,這並不是說打遊戲完全就是一件壞事,事實上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在2015年的一篇論文中表示,部分類型的遊戲或許能夠對大腦的認知能力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但前提是制定科學、適度的遊戲時間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那麼考試涼涼的我們,有沒有可能在記憶上做點手腳,直接將考點輸入大腦,或是強化知識點的存儲?換言之,我們的記憶是否可以被編輯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這種技術雖然聽著有點科幻,但其實人類目前真就向著「操縱記憶」邁出了一步。也就通過一種叫做「光遺傳學」的技術,人為的實現大腦神經細胞的活化和操縱。簡單的說就是先捕獲一段記憶,然後改造與其相關的神經元細胞,給它們裝上「開關」。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接著通過光照刺激開關,控制這些已經被改造、標記的神經元激活或者關閉,如此人們就可以選擇性的抑制或者強化該部分的記憶。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在2017年初,已經有研究人員將記憶剪輯的技術應用到了小鼠身上,並成功將兩個捆綁在一起的記憶,進行了拆分。這意味著,這種技術或許會在幫助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方面起到作用,也就是能夠幫助患者關閉回憶創傷記憶的通道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而去年4月發表在Nature的一篇文章更是激起了人們對記憶編輯的想像力。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準備利用一個名叫「大腦全息調製器」的設備,複製真實的大腦活動模式,對大腦進行欺騙,增加虛假記憶。

該技術試圖通過不斷讀取神經活動,用複製的內容替換神經損傷後失去的感覺記憶,例如輔助控制假肢、甚至讓癱瘓的人感受到觸覺。正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後Alan Mardinly所說「如果解讀了大腦的語言,那就能用它自己的語言和它說話」。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怎麼說呢,突然很期待考試後通過該技術自己騙自己:我已經及格了···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關於人類記憶與相關技術比較簡單的解釋,它還有著更多奧秘等待我們學習探索與討論。例如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還邀請了知名腦神經學家David Eagleman,他不僅講述了更多關於「操縱記憶」的信息,還討論了「人變老後為何會感覺時間流逝的更快」的原因。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在David Eagleman看來,其實這也和記憶有關。對於人類個人來說,小時候接觸的新鮮事物更多,大腦記憶的細節也就更多,也就感覺時間的流逝很慢。而之後你再去體驗的時候新鮮感減少,大腦錄入的細節就變少,再加上一復一日的機械生活,就會覺得一天「刷」的一下就沒了。

聊到這,結合你的固有記憶,你是不是已經有了一絲詫異:騰訊什麼時候開始搞科普了?事實上他們對於青少年科普方面的關注與投入要比我們記憶中的更多。在去年,騰訊就與合作夥伴共同發布了「騰訊青少年科普計劃」,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正是它的首站活動。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而之所以在活動中有很多記憶相關的內容,則是因為它正是目前青少年最關心的科學話題之一。騰訊在本次活動中根據青少年的喜好,聯合《Science》選取了近年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沿科學問題,並根據10萬名中國青少年調研,合作推出了全球首個「青少年科學看點榜單」,而「操縱記憶的原理」正是榜單中的話題之一。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此外,這份榜單還囊括了從宇宙宏觀到人類自身,再到微觀世界、未來科技等多個方面的科普信息,包括火星發現液態水;從270萬年前反觀到的氣候現狀;我們最古老的祖先;微生物對你健康的揭示;「晶元上的大腦」等等話題,可以看做是時下青少年最為關注的科學問題top10。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關於榜單中的科學話題更是由專家進行現場講解,嘉賓陣容豪華。除前文提到的David Eagleman,還邀請了斯蒂芬·霍金的愛女Lucy Hawking、全球最受歡迎的互聯網科技作家之一Tim Urban、理論物理學家李淼等科普大佬到場。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不過對於青少年科普,騰訊並沒有局限於熱門科學問題上,他們還準備讓科普走進你的生活。他們在小會中推出了一款「中國青少年科學年曆」小程序,它彙集了2019年各種科學事件,可以幫助青少年梳理每天的科普資訊。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同時在騰訊看來,中小學生及大學生群體其實是一群被忽視的科普小作家,他們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創作能力。於是就順勢推出了「騰訊青少年科普創作計劃」,以企鵝號為平台,鼓勵青少年創作科普內容。這樣,無論是分享還是獲取,都能讓知識有更多的方式傳遞給更多的人。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我們關於騰訊的長期記憶應該是它在社交領域的各種形象,但從騰訊現在對青少年科普的關注度來看,似乎一個新的記憶點正在逐漸形成。

不過在此之前,先為大家送上一位懸掛著的柯南,正所謂:掛柯南,掛科難。祝福大家考試順利,想用的知識點,都能輕鬆回憶起來。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為什麼打遊戲時腦子那麼聰明,到了考試卻不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狂丸科學 的精彩文章:

來自宇宙深處的神秘信號,真面目到底是什麼?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並傳回世界首張近距離月背影像圖

TAG:狂丸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