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知己,足以訴衷腸 | 張小嫻「為你讀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國際文化藝術平台「為你讀詩」,公眾微信(ID:thepoemforyou)。
?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張小嫻
為你讀詩
更多音頻可在喜馬拉雅搜索:
遇見張小嫻
小嫻老師前言
朋友你好,歡迎來到為你讀詩的作家書房,我是張小嫻。年少的時候,總會以為友情是一輩子的,我和我最好的朋友永遠都不會分開,永遠都像當時那麼好,長大之後才發覺人生難免有許多聚散離合。但是,無論如何,你不要忘記你青春歲月里,那個同你那麼要好的朋友。今晚我將會和大家分享詩人何其芳的作品《歲暮懷人·其二》。
歲暮懷人(二)
作者:何其芳
為你讀詩:張小嫻
當枯黃的松果落下,
低飛的鳥翅作聲,
你停止了林子里的獨步;
當水冷魚隱,
塘中飄著你寂寞的釣絲;
當冬天的白霧封了你的窗子——
長久隱遁在病里,
還挂念你北方的舊居嗎?
在牆壁的陰影里,
在屋角的舊藤椅里,
曾藏蔽過我多少煩憂!
那時我常有煩憂,
你常有溫和的沉默,
窗子上破舊的冷布間
常有壁虎抽動著灰色的腿。
外面是院子。
啄木鳥的聲音枯寂地顫慄地
從槐樹的枝葉間漏下,漏下,
你問我喜歡那聲音不——
若是現在,我一定說喜歡了。
西風裡換了毛的駱駝群
舉起足
又輕輕踏下,
街上已有一層薄霜。
選自《何其芳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
詩情賞析
文/七點
《歲暮懷人》(二)寫於1933年12月。當時,詩人得知遠在四川的好友楊吉甫因勞累過度,染上了肺病,心中挂念不已,托朋友方敬將這首詩轉交給他,「一減我久未給他寫信的掛欠。」
詩中所提到的「北方的舊居」,指的是「北平西南城的夔府會館」。1930年秋至1931年夏,何其芳失學期間曾暫住在此。也是在這裡,他和楊吉甫相見如故。兩人志趣相投,情誼漸深。
楊吉甫讚賞何其芳富於詩人氣質,有詩的創作才能。何其芳欣賞好友的為人、詩作,並感謝好友對他寫作的影響:「他使我的寫作由浮誇、庸俗和淺薄可笑的感傷變成比較親切,比較有希望。」
何其芳致方敬信(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那些「常有煩憂」的日子,楊吉甫的屋子也成了何其芳的「託庇所」。「我常常坐在他的屋子裡閑談」「在那裡我可以找到平靜、友誼和莫逆於心的談話。」
儘管因種種原因,之後的歲月里總是聚少離多,但兩人終其一生都互為知交。楊吉甫病故後不久,何其芳就開始為老朋友的詩集出版而奔波,直至病逝。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段情誼即使放在今天,也令人欣羨不已。須知,在這個過分強調有用的時代,原本應該純粹的情誼也難免會被打了價碼,附加上許多不應該有的條件。
但有時,就像文學、音樂給人的快樂一樣,友情也應是一種「無用」的快樂,無關功利,也無須刻意。那是一種沁透身心的愉悅。
年少時,基於共同的愛好,彼此情投意合,建立了心有靈犀的默契。隨著時間的積累,情誼也在歲月里成熟。有些事,不用言語,彼此便心照不宣。雖難得見面,但總會互相惦記。
生活忙忙碌碌,轉眼又是一年。而今,年關將近,你可記得問候遠方的摯友一聲,今年過節歸不歸?
小嫻老師說「相知」
「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
相知很重要
。你懂我,我懂你,有些事情無需言語,便大概知道彼此心中所想。不需要天天見面,但需要的時候,TA一定會在。很多事情,你也只告訴TA聽。只是,能有這樣的知己很難。人要了解自己都不容易,何況要找到一個理解你,明白你的人。到時就看有沒有這個緣分了。」▼
【新書推薦
】
生命中遇到的許多感情與緣分
或許並不會有完滿的結局
張小嫻經典散文全新精裝精粹版
《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無論結果如何,我還是寧願遇上你
↓長按下圖二維碼,了解更多圖書信息↓
互動話題
那些駐紮在心尖的故事,對你是遺憾,還是慶幸?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國際文化藝術平台「為你讀詩」,公眾微信(ID:thepoemforyou),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註:
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部分圖片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如果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吧:)


※「女婿有沒有義務養老?」原來這個回答才是真相!
※借女人上位?起底一個億萬富翁的發家史
TAG:遇見張小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