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溫庭筠技法巧妙的一首詩,一石二鳥,令人拍案叫絕

溫庭筠技法巧妙的一首詩,一石二鳥,令人拍案叫絕

古人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春天時柳枝早早地吐出嫩芽,夏天時柳樹雖然長得高大,但依然柳絲低垂。人們高聲地讚美柳樹的勃勃生機,同時也默默地為柳樹的謙虛精神而點贊。唐代的一位詩人也觀察細緻,創作了一首千古流傳的佳作。

楊柳枝

唐代:溫庭筠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綉芙蓉。

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妝待曉風。

溫庭筠是唐代著名詩人,他善於觀察生活,積極感受自然,能夠通過細節的描摹和渲染,藝術化地再現生活中的事物與場景。他的詩歌辭藻華美,色彩濃艷,善於隱藏人物感情的脈絡。這首詩技法獨特,詩人歌詠皇宮楊柳,卻以宮女媲美。

起句直人詩題,「御柳」二字點明吟詠對象是皇宮柳。柳條柔細輕盈,紛披下垂,如同絲線。「如絲」兩個字,寫出了柳的真實可感的形象。

據記載,南朝齊吳郡人張緒,風姿俊美,吐納風流。齊武帝就曾以狀如絲縷的宮柳,與張緒的風流媲美。溫詞化用典故,往往不著痕迹。「如絲」的楊柳,最能顯出事物本身的魅力。「如絲」與「御柳」相接,蘊含宮柳如才子那般可愛。

皇宮金碧輝煌,御柳柔婉婀娜。御柳與普通楊柳不同之處在於其纖細清麗,與富麗堂皇的九重宮殿相輝映。楊柳長得越高,就垂得越低,千萬條細柳絲絲飄垂,如翠染簾幕、綠隱瀑布,更能傳遞出「御柳如絲」的神采。

溫庭筠似乎覺得御柳風姿展現得還不夠,又緊承上句,以宮中富麗艷美之物襯托御柳的風姿。雕飾著鳳凰的花窗,與鑲綉了芙蓉花的窗帘,顯示出九重宮室的奢華,並透出鮮艷的色彩;它們與綠柳相映,愈顯出柳絲的俏麗美好,「鳳凰窗」與「綉芙蓉」,也皆因楊柳柔姿而生色。

第三句另起新意,轉向對景陽樓畔柳樹的描寫。南齊時的齊武帝曾置鍾於景陽樓上,宮女聞鍾,早起梳妝。詩人用「景陽樓」三字典故,引出美麗的宮女。景陽樓的路邊柳色蔥蘢,柳絲飄蕩,迎風婀娜,千樹楊柳也暗自比喻景陽宮風情萬種的美女。

末句以「一面新妝」,呼應「千條路」作結。「新妝」二字,即將楊柳化身為美人,如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清風細柳,絲絲盪碧,好像美麗的宮女著了新妝,婷婷裊裊,清麗可人。

柳樹排列成行,遠遠看去,恍如新妝美人。「待曉風」三字,描摹出細柳沐浴在晨風中,含情佇立,若有所待。詩人巧妙地以柳樹比喻輕盈多情的美女形象,以物擬人,寫活了柳的風姿,引人聯想。

這首詩雖著墨不多,卻天然無雕琢,風味可掬。短短四句,起承轉合,節奏舒暢,甚有唐人絕句韻度。詩人技法巧妙,一石二鳥,產生了雙層意蘊表達的效果,饒有含蓄蘊藉之美,令人拍案叫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蘇軾很婉約的一首詞,破鏡重圓人在否,章台折盡青青柳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