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寶級科學家逝世:28年隱姓埋名,研發出世界最強氫彈

國寶級科學家逝世:28年隱姓埋名,研發出世界最強氫彈

1月16日,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說起「兩彈一星」的功臣,人們最多想到的就是鄧稼先、錢三強等人。事實上,于敏老先生對中國核事業的成就一點也不低。

于敏

上世紀60年代,迫於大國核訛詐的巨大壓力,中國用最短的時間研製出原子彈,但隨後不久,世界就進入了第二代核武器的氫彈時代。當時,負責原子彈研發領域的于敏臨危受命,毅然放棄了手頭的研究成果,投身於從未踏足過的氫彈領域。

于敏

由於工作的高度保密性,于敏從不能對外界講述自己的工作性質。就連最親密的妻子,也從不知道他的具體工作內容。直到我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後,于敏的工作性質依然處於高度保密狀態——研究工作並不能停止,在擴大當量,氫彈小型化領域,中國依然和西方世界有巨大差距。就這樣,于敏一直「隱身」了28年之久。直到功成身退的1988年,于敏之名,才被世人所熟知。至此,于敏的妻子孫玉芹才知道,老於從事的竟然是這樣高級的工作。而在隱姓埋名的幾十年里,于敏最大的成果就是設計出與美國T-U構型完全不同的「于敏構型」氫彈,後者的設計更為巧妙,使得氫彈保存時間和穩定性大大提高。這種技術至今仍然是中國的獨家配方。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

氫彈不同於原子彈,它的爆炸當量更大,甚至上不封頂,是核武器中的老大哥。但核武器同其他武器彈藥一般,都有一定的保質期。氫彈更是由於特殊性,對貯存環境提出了最高的要求,不僅維護保養頻繁,而且花費不菲。為此,目前大多數核大國都被迫將庫存的氫彈全部銷毀。而中國正是擁有了「于敏構型」方案,才使得氫彈保存工作更加簡單,大大延長的氫彈的保質期,降低了貯存成本。目前,中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核武庫中保有氫彈的國家,這種大殺器也成為讓敵人懼怕的關鍵力量。于敏的研究成果,可以說造福了全中國!這樣的國寶級人物,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和緬懷!願於老先生一路走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火力 的精彩文章:

終於打破中國的封鎖!美國反隱身雷達研製成功,外形完全「山寨」
印度網友提問:中國是否有鐵路?西方網友的回答亮了

TAG:環球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