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動動手,你也能有自己的「史萊姆」

動動手,你也能有自己的「史萊姆」


《關於我轉生後變成史萊姆這檔事》這部動畫已經火了三個月,大家對萌王的熱愛有增無減。

史萊姆

是英文slime的音譯,指的大概是類似臭臭泥那樣泥狀、粘液狀的東西。史萊姆和爛泥的區別大概在於它有生命吧,現實中確實有這樣一類生物——slime mold,黏菌。



忍不住插話的日曆娘:臭臭泥怎麼能和萌王相提並論!圖片:《關於我轉生後變成史萊姆這檔事》


初識

黏菌

,有人或許會對這個名字發怵——黏黏的菌,這是什麼?但請相信我,只要看過照片,你就一定會被它深深吸引。


廣義的黏菌有真黏菌、網黏菌、網柄黏菌、集孢黏菌等,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是真黏菌(即

原質團黏菌

),包括髮網菌、絨泡菌、團網菌、篩菌等廣受喜愛的種類,它們在分類系統中隸屬於黏菌綱。下文提到的「黏菌」除特殊說明外,均指代黏菌綱的物種。


黏菌的一生,是變化的一生


黏菌和真菌一樣,

繁殖期

能從子實體釋放出用以繁殖的

孢子

,但兩者在分類上尚有距離。


黏菌孢子一般呈球形,在合適的環境中開裂成V形或在壁上出現小孔,然後從中釋放出黏變形體。黏變形體長度在10微米左右,長得像變形蟲,如果在水環境中,黏變形體會變成帶鞭毛的「逗號狀」的遊動胞。

遊動胞和黏變形體能互相轉化。


子實體典型形態,由孢囊和孢囊軸構成,孢囊中的孢子附著在網狀的孢絲上。


兩個黏變形體(或兩個遊動胞,或一個遊動胞與一個黏變形體)融合可以形成合子,合子中的細胞核連續進行有絲分裂,變成多核的、被稱為

「原質團」

一大坨

合胞體。此時黏菌進入

營養期

。原質團沒有細胞壁,外面包裹著一層膠質的鞘,通過吞噬食物顆粒獲得營養,還能做可逆的往返流動。原質團通過

不停地爬行、攝食

壯大自己,然後在合適的條件下經歷質配、核配、減數分裂形成單倍體的孢子。孢子有細胞壁,包裹在具有一定形態的子實體中,成熟後被風、水、動物等媒介散布開來。


黏菌生活史示意圖。圖片:

M. Piepenbring;漢化:物種日曆


看,黏菌其實是一類很奇特的生物,

營養期很像變形蟲,而繁殖期又像真菌。


黏菌的原質團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原始型、隱型和顯型。這三種類型的區別主要在於原質團大小、是否形成網脈、原生質顆粒結構是否明顯。我們在紀錄片中看到的那些白色或黃色的原質團都是

顯型原質團

,科學家們最喜歡研究的多頭絨泡菌、煤絨菌和針箍菌也都屬於顯型原質團。所以……本文就不講其他兩種原質團啦。


顯型原質團。


絨泡菌的子實體和原質團。


略顯魔性的運動方式


顯型原質團是黏菌綱絨泡菌目的典型特徵。原質團呈網狀結構,原質團中,原生質顆粒狀結構明顯,網脈中的

膠體

流體

很容易區分。原生質流能作節律性的

往返流動


什麼是往返流動?簡單講就是:先往前沖一段,速度從零增至最大,再慢慢降至零;然後往後縮,速度也是從零增至最大,再慢慢降為零;

一前一後,循環往複


雖然是往返流動,但往前的時間總是長於往後的時間,因此在大的時間尺度上,原質團的運動

仍具有方向性

,其大方向的一端被稱作扇面端。至於為什麼要做節律性往返流動,目前的研究眾說紛紜,還沒有定論。


黏菌原質團成熟後,前緣為不透光的厚片狀,又叫偽足。


動動手,你也能收穫黏菌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躍躍欲試,也想自己養黏菌呢?


不妨去野外潮濕處找腐爛的木頭,最好是巨大的

倒木

。別嫌累,彎腰蹲下來仔細觀察倒木靠近地面的那一側,那裡一般比較

濕潤

,適合黏菌生長,而且可能會有平伏生長的真菌——真菌孢子是黏菌在野外最喜愛的食物之一。


圖中白色的是真菌中的多孔菌類或革菌類,黃色的是黏菌的原質團時期,紅色的則是喜歡吃菌的疣跳蟲。


然後,拿鏟子小心鏟下倒木的樹皮,裝在盒子里,帶回家培養。


黏菌

很喜歡吃燕麥片和蘑菇

,間雜著餵食,就能養得很健壯。記得要定期清理腐敗的食物,清洗菌盆,更換清水。


一個標準的黏菌飼養環境。


黏菌還愛吃什麼?我曾試著餵過黏菌菠蘿、橘子、香蕉、龍眼、西紅柿,發現它迅速包圍了香蕉,但是沒有爬上去,就彷彿只是聞了一下味道卻沒有下嘴,最後我發現,我的黏菌只對

西紅柿

不那麼討厭。再後來,我又餵過米粒、茄子、辣椒、胡蘿蔔,發現它很喜歡吃

熟的米粒


黏菌對不同的蘑菇也有偏好。我選了香菇和平菇兩種,香菇放在下圖左邊中間,平菇放在右下角。一天後,黏菌吃光了平菇,而香菇卻在角落裡獨自開傘了,似乎我的黏菌

更愛吃平菇


於是我在盒子(下圖右上角)又放了一個很大的平菇,注意它一晚上的變化。嗯,看來我的黏菌是真的很愛吃平菇了。


用黏菌「畫」一個星座


除了看它吃,其實我們還能用黏菌實現很多有趣的小實驗。


我在方盒子中放了一塊吸飽了水的海綿,然後夾一大塊附著黏菌的燕麥片放在左上角(如下圖),並在右邊擺放燕麥片。想起冬季夜空最耀眼的獵戶座,於是我就用燕麥擺出了一個

「獵戶座」

。 在食物的召喚下,黏菌一路向前:


當黏菌老巢發霉,散發出很多黴菌孢子,變成了黏菌的食物。最後,黏菌網路已經基本固定,並在大網格間繼續形成小網格:


走過歪路,才能知道最佳路線


你或許在紀錄片中看到過黏菌走迷宮和模擬人造交通網路布局的片段。黏菌沒有神經系統,卻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智慧」。


正好,我也用我養的菌菌做了一次

「走迷宮」

的實驗,所用材料都能買到:


用注射器往迷宮裡灌入剛煮沸的水瓊脂,待其冷卻凝固;夾2顆爬滿黏菌的燕麥片放在正中間(其實本該放在左下角的入口處,但是迷宮的「路」太窄,燕麥片放不進去);左、右終點各放半顆燕麥片。


上下滑動下圖,你能感受到黏菌找燕麥的「糾結」的過程:


黏菌之所以能找到燕麥片,與它的習性有關。


黏菌生長需要適宜的濕度,它在

乾燥的條件下會死亡或是形成菌核(即休眠狀態)

,所以當我將黏菌原質團放進迷宮後,它會

緊貼著飽含水分的水瓊脂表面爬行

。當它剛到達一個新環境時,會自由地探索新空間,在此過程中,外層的膠質鞘脫落,留在瓊脂表面,作為標記,而黏菌會避免碰到自己留下的標記,因此不會走重複的路線。理論上,當黏菌布滿整個迷宮後,就會找到兩顆新鮮的燕麥;此後,黏菌會用最短的線路連接它們,再收回多餘的路線,這樣

最節約能量


失誤的是,我加入黏菌的量太少,原生質不足以布滿整個平面,因此我們能觀察到更有趣的現象——

走歪路


我拍的這組走迷宮的過程,能看到原質團曾經幾次掉頭換另尋他路。這似乎是一種

「試錯」

機制。對一定量的原質團來說,當其他條件一致而空間無限大時,它會向每個方向前進一段距離,如果沒有找到食物,便會撤回原生質流,轉向其他方向前進;而它「試錯」的這段距離,或許與原生質總量、路面寬度、環境的溫、濕度及光照都有關係。


這是一個未完成的「人造交通網路布局」實驗。原理和走迷宮一樣,當黏菌找到食物後,就會留下最短的路線,收回其他路線,最後剩下的網路就是連接所有點(確保吃到所有燕麥)的最優路徑。


一大波萌菌來襲


最後當然是喜聞樂見的美圖環節。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除標註外圖文均來自物種日曆作者@曳尾菌。


長得像史萊姆的還有啥


不用轉生,這個世界也有「史萊姆」


看上去美味,但也可能是最強精神污染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這塊看起來硬邦邦的多面體,竟然是個枕頭??
經歷了核污染的廢墟,竟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