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上海200斤姑娘有房間不睡,和父母擠一屋,逆改25㎡多兩花園

上海200斤姑娘有房間不睡,和父母擠一屋,逆改25㎡多兩花園

寸土寸金的上海黃浦區,

一套建在樓頂露台上的奇葩戶型,

顯得尤為特別。

委託人小馮一家3口就住在這25平房子里。

最寬處僅6m,最窄地方僅0.2m。

薄得像紙片、船頭的房子,設計師如何驚艷改造?

這個位於第4層的紙片房,是80年代政府加建的房屋。

處處是尖角、樓板脆弱、陽台充滿危險...這個不合理的空間設計,給小馮一家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

25㎡一共有2層的家裡,不僅是書房、客餐廳,也是一家3口睡覺的地方。

大齡女兒與父母擠一床睡,無隱私

其實家裡的第二層閣樓,是小馮的卧室。在前幾年,因為從閣樓上摔了下來,小馮媽媽便不允許她一個人睡上頭了。

所以現在每天的晚上,200斤的女兒小馮,每天都要在一層的樓里,和父母一起拼床睡,毫無隱私可言。

而小馮媽媽晒衣服的地方,便是帶著放滿衣物的盆攀爬近乎九十度垂直的樓梯去曬台,儘管爬了幾十年,但仍會不時滑下樓梯。

「衣服曬不到太陽又不行,只能這麼爬上爬下,都幾十年了。」

馮家位於四樓的曬台更刺激,不僅僅有0.8米寬,還有15度的傾斜,更讓人雙腿顫抖的是——沒!有!護!欄!小馮說:「媽媽就是用生命在晒衣服。」

頂樓曬台僅0.8米寬,傾斜還有15度,而且沒!有!護!欄!,讓人雙腿顫抖。小馮說:「媽媽就是用生命在晒衣服。」

儲物空間少,衣服只能打包,放在各個角落的30多個紙箱里,找個衣服要花很長時間。

在5平米的小洗手間,有一個尖角區域——也是一家人的三角儲藏室,作為儲物空間。

下雨時,馮家人就要撐傘去廚房燒菜端菜,廚房也是狹小無比。

房屋的窗戶外,是小區垃圾站。吃飯時,家中就要上演「蒼蠅大作戰」;睡覺時,又變成「蚊子星球」,馮家人苦不堪言。

設計師在量房時,發現了屋頂的4根支撐梁斷了兩根,加重了斷梁的負擔,讓屋頂更危險。

小馮一家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一住就是二三十年。

改造過程:

設計師從最為憂心的屋頂開始,他要為這個家帶來一個防水、保溫和隔熱的新屋頂。

除了將部分的梁移位之外,設計師增加了四根新的主梁,同時,施工隊首先在樑上加了椽子、蓋上了木板,澆築了瀝青,鋪設了瓦片。又在屋頂室內的部分,加塞了填充物,開設天窗,以確保屋頂的耐用性。

當然,修改空間的平面布局也必不可少,修改後的一樓,不僅將廚房納入了整體,更多出來了一個多功能室!

60天裝修改造後:

在馮家人的期盼中結束了,等待他們的是全新的家、全新的生活。

馮家一家三口都不敢相信,這真的是自己的家?

設計師親手篆刻了馮宅」兩字的門牌~

入口的公共區域,以黑白為主色,玻璃屋頂讓馮家人和鄰居雨天無憂,下面鋪設的鵝卵石,自然過濾雜質,確保下水口不會被堵塞。

室內部分,設計師以白色為主,點綴以橙色和藍色,讓空間顯得整潔又有活力。多功能的傢具,讓小空間變化出無限可能。

三角造型的沙發下,隱藏著一張同樣是三角形的餐桌。餐桌的高度,還可以任意調整。

位於客廳一側的廚房採用了L型的布局,玻璃移門讓空間不僅通透,也十分獨立。

利用轉角的設計,大大節約了空間,形成了洗、切、炒的工作區域,顯得現代而明亮。

老馮夫婦也終於有了一個私屬卧室,同時,這裡還具有強大的儲物功能。

更讓小馮爸爸開心的是,原先那個難以利用的小尖角,被徹底打開,成為一個小陽台,讓人一掃疲憊。

原先的廚房區域被設計成一個多功能室, 可以是小馮媽媽的工作間,是空間巨大的儲藏室,也可以是計程車司機小馮爸爸下晚班後的卧房。

設計師還貼心地將小馮媽媽的老式縫紉機改成電動的,方便她使用。

2.5平米的衛生間,麻雀雖小卻五臟齊全。摺疊門的使用,讓小空間也做到了乾濕分離。

而小馮,終於又有了可以讓媽媽放心上下的獨立閣樓。

樓梯下方,又是儲物閣,一舉多得。

重新設計後的閣樓,大面積的落地窗,讓整個閣樓的視野開闊。

拉上移門,這裡就是小馮的世界。

設計師還在閣樓上,細心設計了一個衛生間,這下小馮不用下樓,和父母排隊用衛生間了。

推開玻璃移門,再也沒有之前讓人腿軟的曬台,而是嶄新漂亮的露台。

手洗台盆和洗衣機分別在閣樓門旁,這下小馮媽媽可以輕鬆晒衣物了。

露台的小花園,滿足一家人晾晒衣服,還能在這裡種花賞美景,馮家人不禁大呼太美了,一家3口終於能舒適生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房裝修設計指南 的精彩文章:

五代人同居三層城中村老宅,牆體開裂、四處漏水,十口人何去何從

TAG:新房裝修設計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