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評分系統」能預測你是否長壽
健康
01-21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電子生命》雜誌刊登研究報告稱,通過分析DNA(脫氧核糖核酸)信息,在理論上可以預測一個人比平均壽命活得更長還是更短。但這一研究發表後,也有觀點認為,不應忽視其他因素對壽命的影響,譬如說環境因素等。
研究中,愛丁堡團隊收集了大規模數據,詳細分析了超過50萬人的基因信息以及這些人父母的壽命記錄。團隊確認了人類基因組中12個對壽命有顯著影響的區域,而其中5個區域是首次發現,此前未曾報告過。研究顯示,對壽命影響最明顯的基因區域,是與心臟病等致命疾病相關的部分。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人員生成了一個評估預期壽命的「評分系統」。這意味著,理論上可以基於DNA評估人們的預期壽命。
研究論文作者之一、愛丁堡大學科學家彼得·喬西描述稱,假如可以找100個剛出生的嬰兒,用這個「評分系統」將他們分成10組,那麼預計得分最高組可以比得分最低組平均多活5年。而下一步,研究團隊正試圖找到能直接影響人類衰老速度的基因,因為在此次研究中沒有發現相關的確切證據。他們接下來會進一步擴大研究規模,從而揭開導致衰老和疾病的關鍵基因機制的真相。
不過,對於這一成果也有不同的聲音,因為目前發現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並不止一種。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過報告,影響壽命的因素中,遺傳基因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還包括環境與生活方式。對此研究團隊認為,此次他們給出了一個常識性質的評估,但不意味著可以準確判斷某個人的實際壽命。(張夢然)
(來源:科技日報)


※人工智慧的「勞動成果」屬於誰?
※00後酒後癱瘓,6同學被判賠20多萬、學校賠80多萬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