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哥窯瓷器鑒定真假

哥窯瓷器鑒定真假

鑒別哥窯筆洗除了看釉瓷,應仔細觀察胎骨上的「火焰紅」與「跳刀痕」。現代有多種仿冒品,但對於彰顯制瓷工人技藝與功力的「跳刀痕」卻難以模仿。

哥窯上品釉面光澤瑩潤

收藏愛好者黎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筆洗。它渾身布滿了大大小小縱橫交錯的裂痕。收藏專家黃浩全說,哥窯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窯之一,哥窯瓷的主要特徵是釉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不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

哥窯瓷胎體有厚有薄,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黃數種,釉色沉厚細膩。凝膩的釉面間有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被稱為「金絲鐵線」。

「『開片』與『金絲鐵線』是哥窯瓷最典型的標誌與特點,而釉面光澤如膚之微汗,是為哥窯上品。」黃浩全表示。

鑒別看「火焰紅」「跳刀痕」

鑒別哥窯瓷的價值主要看三方面:釉色、器型、年代。具體方法是,首先應確認「身份」的真假。應從釉色光澤與瓷胎兩處著手。真正的哥窯瓷表面溫潤勻凈;普通仿製品,表面瓷光強烈刺目,俗稱「賊光」。

其次是看瓷胎,可以將瓷器倒轉過來看底面,觀察胎骨上面的「火焰紅」與「跳刀痕」是不是自身的。一般真正的哥窯瓷,由於瓷胎的含鐵量較高,在燒制過程中會爆出來,就變成了暗紅色俗稱「火焰紅」。而「跳刀痕」則是在泥胎製作完成後,用竹刀挖出中間部分,刮出來的痕迹就叫「跳刀痕」,比較粗糙,但挖痕自然,需要非常熟練及高超的技術,現代很難仿製得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540萬「斷頭瓶」,36萬一瓷片
妳不壹定認識他的名字,卻壹定見過他的臉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