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臨渙城址位於安徽省濉溪縣城西南35公里處,古建築有位於城東牆內側的山西會館、臨渙十八廟之一的香山廟、位於臨渙古城中部的城隍廟。古城呈正方形,古為銍城,是澮水、渙水的交界處。城址上出土許多漢代布紋、雲紋瓦片、瓦當等文物。

據清光緒年間碑刻記載:""臨渙,宿之名地也,漢置縣為銍城,李唐改為臨渙。酈道元《水經注》""淮水""記載:""漢(渙)水又東南逕費亭南……渙水又東逕銍縣故城南,昔吳廣之起兵也,使葛嬰下之……渙水又東逕蘄縣故城南。""說明漢代銍縣位置是在費亭之南、蘄縣之西,正與今臨渙吻合,證明今臨渙鎮的古城就是漢代的銍縣故城。

《梁書·武帝紀》記載:北伐魏之銍城,置臨渙郡,是為臨渙始名。到北齊時,改郡為縣。""《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載,黃歇向秦昭王上書""秦、楚之兵構而不離,魏氏將出而攻留、方輿、銍、胡陵、碭、蕭、相,故宋必盡。""可見銍邑早在春秋時期即已出現,當時屬於宋國所有,戰國時屬楚國,秦在銍邑置縣,隸屬於泗水郡,成為當地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許慎《說文解字》釋銍是:""銍,獲禾短鐮也"",銍縣臨近澮水,控扼澮濱,在軍事上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

臨渙古城遺址的形制特點與出土歷代文物的特徵,與古代文獻關於銍城的時代相當吻合。四周城垣基本完整,城垣系用夯土築成,從剖面看,夯土層較薄,每層10厘米,夯窩密布,窩徑11厘米,間距1厘米,堅硬牢固。城垣殘高5-15米不等,聳峙在澮水北岸。城垣系多次建築,在城垣的最低部,溝槽直接挖入黃色生土層中,然後用黃土加砂礓層層夯實。這類城垣基寬20-25米,高5-8米。第二次大規模的建築是在漢代。城垣在原有基礎上拓寬10-15米,新增高5-7米,採用黃土和黑土夯築,其中包含戰國至秦漢的零星陶片。古城垣寬35-50米,頂寬5-8米,殘高5-15米的規模,仍是今人嘆為觀止的巨大土方工程。在城垣頂端,還殘存一些高大的土墩,可能是當時馬面和瞭望的敵樓。北城垣上有9處高台,台距100米,長35-50米,寬15-30米,高出城垣5米。這種設施,很可能是漢代或較晚的北魏臨渙郡時的產物。古城有4門,分別在城垣的四邊中段,現存的門徑寬10-20米。城外有防禦性的護城河。除南面系利用天然河道外,其餘三面均為人工開挖的城河,總長達4.2公里,寬10米多,深4米,部分河道已被淤塞。

城內地表遍布周、秦、漢、唐各朝的陶器殘片,磚、瓦遺物。其中常見有新石器時代的鼎足;春秋時期的鬲足、繩紋陶罐;秦漢的雲紋瓦當,弦紋、方格紋與繩紋板瓦、筒瓦;隋唐時的蓮花紋瓦當、青瓷、白釉瓷片等,這些遺物對於研究了解古代臨渙的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臨渙古街上的茶館

飲茶在臨渙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臨渙是江淮地區聞名遐邇的茶鎮,人們仍生活在慢節奏中,不大的小鎮沿街布滿茶館,茶館裡坐滿品茶的清客,一桿旱煙、一壺棒棒茶,悠然自得。

最晚在兩晉時期,小鎮就出現了茶攤,城中回龍泉、珍珠泉、龍鬚泉、飲馬泉四大古泉的泉水清甜,佐以茶香,使人回味無窮。在繁榮的唐代,臨渙水路運輸便利,商業交往發達,為滿足過往商賈的需要,臨渙人做起了開茶館的生意。宋、元時,以賣茶為業的茶館,在臨渙非常普遍。據清代《宿州志》記載,在宋代,臨渙的回龍水茶還被商人帶往汴梁等繁華都市,作為禮物贈送親朋。在明清時期,臨渙茶更是遠近聞名,茶館的經營規模、社會功能與影響也越來越大。清末,臨渙茶館不但散布全鎮,成為一道風景,而且成為臨渙人生活的必須品。

著名的政治家騫叔,""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東晉著名的軍事家、音樂家桓伊以及東晉三戴(戴逵、戴勃、戴顒)、西晉嵇含、金代二武(武禎、武亢)等。近代早期革命家朱務平、徐鳳笑、劉之蕪也出生在這裡。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音樂家。其先祖姓奚,因避難由會嵇上虞遷至臨渙。臨渙有山,名為嵇山,嵇康因為怕招引災難,故以嵇山為姓。嵇康曾經當過中散大夫,人稱嵇中散。嵇康聰慧博學,多才多藝,因""非湯武而薄周禮"",不滿司馬昭集團的統治,遭鍾會陷害,被司馬昭殺害。臨刑前飄然彈奏琴曲《廣陵散》,曲終長嘆曰:""廣陵散於今絕矣!""遂慷慨就義。太學生3000人長跪慟哭震天。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淮北濉溪的臨渙古鎮,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散落於鎮上的十數家老茶館,印證著古鎮厚重的歷史。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臨渙古街的老茶館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臨渙茶館最大的特點是大都近水臨街、依家而設、以家為店。比較著名的。老茶館如「文昌茶館」、「淮海茶館」、「南閣茶館」「怡心茶樓」現在仍然門庭若市,人聲鼎沸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具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城臨渙,將茶館一角中華民族的茶文化演變發展成其獨具特色的皖北茶文化。臨渙茶館印證著古鎮的歷史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作為大眾經濟的一個部分和大眾文化一定的載體,在這一歷程中,臨渙茶館從數量的增減,場地分布的變遷,經營特色的改變,都體現出了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點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城址 戰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