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自信的人,父母都做了這件事

不自信的人,父母都做了這件事

不自信的人,父母都做了這件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本文:周周的心空間

好友梅子打電話告訴我,她終於準備年後辭職了,去做自己喜歡的行業。

我知道梅子的單位是國企,是媽媽替她選的,但她一直都不喜歡,至於為什麼要拖到十年後的今天才決心離職。

她說:我害怕,因為覺得我這麼平凡,夢想是離我很遙遠的,所以即便做得很不開心,也仍舊給自灌雞湯:你要知足,有份收入就很不錯了,不要太貪心等等。

甚至在單位被冤枉,功勞被搶奪的時候,都安慰自己「沒關係,我忍了這一次,他們以後就不會這樣對我了」。然後任由委屈的眼淚默默的流。

是的,在她的字典里,遇到任何事情,自己都是過錯方,在任何好的機遇前面,都主動退出競爭,因為她還有個信念,就是「人家都比我優秀」。

而直到今天,她才敢承認,這是自卑在作祟。很多人都有感受,自卑就是一個黑洞,裡面還藏著一個隱形旋渦,專門吸附我們體內的能量,所以通常越是不自信,對未來就越恐懼,行動力就越薄弱。

1

「你除了能吃飯,還能幹什麼?」

雖然我並不贊成我們把所有問題都歸結為父母,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人格的確和原生家庭分不開,所以,當我們身上有些連自己都無法接納的特質時,不妨回到童年去看一看。

前兩年我見梅子在工作中受委屈時,問過她:你小時候和誰一起長大的呢?

她說:從小父母就離異,媽媽一個人撫養我,父親又不給贍養費,所以家境一直很窮。

梅子母親是蔬菜小販,他們每天吃的,都是媽媽賣剩下的菜,有次梅子有同學要來玩,梅子請求媽媽:今天能不能帶一點新鮮的菜回來吃啊。

不自信的人,父母都做了這件事

因為前一天正好生意不好,媽媽心情很差,不僅回絕了她,還訓斥了一頓:給你吃還挑三揀四,你除了吃,還會做什麼?

興許母親說這句話只是宣洩心中苦悶,並無意傷害梅子,但給梅子留下了不可磨滅印象,加上母親每天的苦瓜臉以及聲聲的嘆息,都讓梅子無比的緊張和自責。

直到長大後,即使有了不錯的工作,但她始終是人群里低著頭,鬱鬱寡歡的那一個。

2

告訴自己「我沒有錯」,

是走出不自信的第一步

很多不自信的人都有個通用的動作,就是自我攻擊,因為他們很多都出自破碎的家庭,抑或是父母常年爭吵,所以對於自己在原生家庭的定位是不健康的,比如梅子就覺得自己是個累贅,如果沒有她,媽媽就會幸福多了。

正因為這個錯誤的信念,導致她好幾年裡頭都自責和愧疚,無條件服從媽媽的任何要求。

而在情感關係里,她是絕對奉獻型,不僅工資全部交給老公,還包攬一切家務,到頭來老公都覺得是理所應當的。

不自信的人,父母都做了這件事

真正的轉折點就在去年,有次在地鐵里,她給一個外國女人讓了座,人家當場給他豎起大拇指,說他是自己見過最美麗的中國女人。

梅子說,那一刻她震驚了,因為即使在戀愛期間,老公都沒有這麼誇過她,於是她回到家就仔細的照了鏡子,發現除了下巴有些小痘痘外,她五官勻稱,皮膚很白,一點也不醜。

她這才發現,雖然三十幾歲了,但她的心卻還留在了媽媽那裡,她對自己的價值評估,還有賴於媽媽當年對自己的評價,換句話來說,過去她只是一具軀殼,而靈魂還停留在原生家庭里。

後來她把在地鐵里的遭遇告訴我,我明顯感受到她語氣里的那種欣喜,那是一種少女的感覺,我立即給與肯定:你本來就是鑽石,終於被人發現出來了,從此可以大膽的散發你的光芒了!

梅子猶豫著說:如果我好,為什麼媽媽從不誇我呢?

我告訴她,你只是你媽媽生活的一部分,但也是她生活狀態的一種反射,因為她過得不幸福,這個不幸福的信念抹殺了她對一切的熱情和認可,包括對自己最愛的女兒。

所以,我鄭重的告訴她:一切都不是你的錯,只是當年媽媽沒有能力去讚美和肯定你而已 !

3

世界上最美的情話,

是對自己說:我已經足夠好!

演員伊能靜在回憶自己過去時,會毫不避諱那是完全沒有陽光和自我的歲月,甚至一度想過自殺,而她的轉折,也發生在一次心靈瑜伽班裡,老師引導她給媽媽打個確認的電話。

電話內容是:媽媽,當年是不是因為我出生後爸爸離開了,所以你一直恨我?

母親覺得猝不及防,陷入沉思,而後母親表達這一切不是伊能靜造成的, 而自己並沒怨恨女兒的意思。

伊能靜這才達成了對自己的接納和和解,她不斷的告訴自己,自己是好的,不是錯的,這個過程里,她不僅走出了第一段婚姻結束時的傷痛,也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伴侶。

而且在去年的一次綜藝節目里,她這樣回應她人對自己的質疑:很多人都說我伊能靜很作,喜歡曬我的愛人和家庭,說「曬什麼,代表缺什麼」,現在我想反駁一句:只有缺什麼的人,才會覺得別人在曬什麼呢。我就是公主,我愛我自己。

的確,很多人在得知原生家庭對自我的影響後,就作繭自縛,認為既然這樣的影響根深蒂固,很難打破,其實在發展心理學裡面來說,人的發展是終身的,而後天的改變,則是依賴自己的力量就能完成。

那怎樣才能突破那些限制呢?

就是從父母和原生家庭的視線里走出來,用新的視線去端詳和欣賞自己,直到愛上全新的自己。

梅子說,她以前連別人誇他都覺得是虛偽的, 更何況是去肯定自己是好的。

但是,自從那個老外發自內心的讚美打動了她以後,她每天就給自己多了十分鐘時間,認真的打扮自己,對自己溫柔的笑,慢慢的,她看人的目光不再閃躲,聲音更柔和明亮,同事都說她變了,老公也誇她好像年輕了很多。

聽過一句話叫「命運就是一個欺軟怕硬的小人,你弱它就強,你強他就弱」,而這個用在原生家庭對我們影響也是一樣的,當我們認定他的力量是堅不可摧的,那我們就作繭自縛,自卑的就自卑到底,抑鬱就抑鬱到底了。

不自信的人,父母都做了這件事

當我們認定自己有「破舊」的可能,那麼原生家庭的枷鎖就自動散開,給我們的蛻變讓路了。

梅子在走出自我攻擊之後,就慢慢打開自己,而且在重拾了自己室內設計的愛好後,很快得到了某家公司的認可,願意出更高的薪水請她入職,這在以前,是做夢都想像不到的機會。

在一本書里看到這樣的文字:所有的痛苦都是被我們意念和信念去加固的。

而那些深陷原生家庭困境的人們,只要深信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錯,並認可自己是無可取代的,那些原本深藏在你底層的美好就會逐一綻放,直到你可以突破一切的限制,大聲告訴自己:我是那個最值得,最配得到一切美好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愛學習,是因為你忽略了這一點!
別讓「友誼」,毀了你的孩子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