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經常打人的娃,怎麼樣做才不會成為「熊孩子」?

經常打人的娃,怎麼樣做才不會成為「熊孩子」?

作者|炮彈媽媽

來源|慧養娃(ID:anbaoshijia)

前不久,鄰居小朋友浩浩成了樓下孩子們的「重點躲避對象」,原因竟是因為浩浩動不動就出手打人

一次,大家一起玩沙子,一個小妹妹想要拿浩浩的鏟子,沒想到浩浩二話不說揚起塑料小鏟就打了妹妹,惹得妹妹哇哇大哭。

浩浩媽媽聞訊趕來,看到妹妹被浩浩打哭,拎起浩浩就罵:「你怎麼又打人,跟你說過多少次,不能打人,不能打人,你就是不聽,想氣死我是不!」

經常打人的娃,怎麼樣做才不會成為「熊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浩浩愣了幾秒,也開始哇哇大哭起來。

這下,院子里回蕩著兩個孩子的哭聲,此起彼伏,浩浩媽媽尷尬地更加不知所措。

孩子打人,是令很多媽媽頭疼的一件事。作為家長,我們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但也不希望孩子變成欺負別人的「熊孩子」啊。

看到孩子打人,心裡不禁擔心起來,腦海里不禁浮現出「靈魂三拷問」:


自己平時絕對沒有溺愛他,可孩子為什麼還是動不動就出手打人?小時候經常打人,以後會不會成為「熊孩子」?該如何制止孩子打人的這種行為?

其實,3歲以前的孩子打人,不一定就是大人眼中的「暴力」行為。

如果父母能用心地去觀察孩子的行為,看到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並且需要堅持服用,才能藥到病除。

經常打人的娃,怎麼樣做才不會成為「熊孩子」?

回憶一下孩子打人的場景,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

表達自己

前幾天,我帶著兒子去超市買水果。兒子在旁邊站著,冷不丁被一個小女孩打了一下腦袋。

小妹妹的爸爸媽媽大喊著跑過來:「哎哎哎,怎麼又打人家?你這個女漢子!」

爸爸抱起小女孩,一邊打她的小手一邊向我解釋:「其實啊,她是想找人玩。但是又不懂(怎麼辦),就用打的。」

老母親感同身受,因為自己的兒子曾經也是用打來跟人打招呼。

於是,我也抱起兒子,和兒子說:「妹妹想跟你玩,但是她不知道怎麼辦。我們去跟妹妹握握手,跟她做朋友好不好?」

兒子聽懂了,伸出小手握妹妹的手。

女孩爸爸也跟著說:「對,對。握握手,好朋友。這位哥哥真棒!」

1歲以前的孩子,大概還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他們會用打人、咬人、推人等行為表示好奇心、表達社交需求。

而此時孩子需要父母或身邊的人做好的示範和榜樣,教會孩子愛的正確表達方式。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突然咬人、打人,可能是因為他對自己的手好奇,並把它當成了一種新的表達愛的遊戲。

那麼,父母就要用「親親」或者「摸摸」,代替孩子「打」的行為,並不斷告訴孩子,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經常打人的娃,怎麼樣做才不會成為「熊孩子」?

2

敏感期

教育學家孫瑞雪指出,2歲左右,是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

他開始區分「你的」、「我的」,並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而且要保護「我的地盤」。

我手裡的東西是「我的」,別人手裡的東西搶過來也是「我的」。

用打人、推人等方式搶東西,是這一敏感期最大的特點。

孩子的自我意識時期到來,父母首先要有意識地教會孩子「你的」、「我的」概念。

拿著孩子的玩具對孩子說「寶寶的」,拿著自己的書對孩子說「媽媽的,寶寶不能動」。

當孩子想要拿媽媽的東西時,媽媽就做示範:「這是媽媽的,不能動。」

反覆地練習示範,孩子就能夠知道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不可以隨便拿。

這樣,當帶孩子出去玩看到別人的玩具,孩子就不會急著上去搶,而會伸手要。我們就要教孩子說「給」,教他通過語言表達需求。

自我意識的萌芽,也標誌著嬰兒開始走向獨立思考之路。

教孩子學會表達和建立物權區分概念,是這個時期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3

模仿

在胡可家中有一幕,小魚兒和安吉每人手裡一把玩具大刀,假裝自己是超人,朝著爸爸揮舞亂砍。

而爸爸則假裝四處逃難、甚至被逼得躲進房間桌子底下。

一家三口在打鬧聲中玩得不亦樂乎。

2、3歲的孩子精力旺盛,喜歡將「打鬧」看做是遊戲,而家長的應對很關鍵。

在勞倫斯·科恩的《遊戲力》一書中,有一個叫「愛之槍」的遊戲。

女兒的朋友到家裡做客,突然發現了一把噴水槍,一臉得意地拿著它指著女孩父親。

即使槍里沒水,很多家長也還是會第一時間嚴厲地制止男孩的行為,並指責孩子「沒教養」「危險不能碰」。

而女孩的父親卻張開雙臂,傻笑地向男孩走過去,大喊:「喲,你找到了一把『愛之槍』啦!只要我被射中,就會愛上那個開槍的人。」

「好噁心,走開,不要再愛我了。」男孩扔下槍,尖叫地開心跑開。

女兒來了,撿起槍也朝父親開了一槍,父親如法炮製,女兒也假裝嫌棄地大喊「走開走開」,房間里充滿了歡快的笑聲。

有時候孩子打鬧,可能是模仿了動畫片里的動作,也許只是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孩子打鬧,剛開始並沒有什麼惡意。

他們更多的是求關注。

聰明的父親,能把尷尬化解成幽默,把好奇化成愛心。

4

情緒的發泄

2-3歲的孩子,因為理智腦比情緒腦發育滯後,無法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緒。

發脾氣的時候往往也會伴隨著打人的現象,還可能會一邊打媽媽一邊哭喊「壞媽媽,壞媽媽」。

《好媽媽不吼不叫》中提到,有時候孩子踢打咬人,其目的不過是想讓自己情緒得到宣洩,並希望對方能因此滿足自己。

此時面對發脾氣打人的孩子,父母更需要接納他們的逆反情緒。

我們可以安靜地陪伴孩子,等待孩子把情緒發泄完,引導孩子用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的方法去宣洩。

而一味地指責,只會加重孩子的負面情緒,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經常打人的娃,怎麼樣做才不會成為「熊孩子」?

不管怎樣,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打人。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更不希望看到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看到孩子打人,大多數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壓制,害怕孩子會「不懂規矩」,更怕孩子將來會把「暴力」視為遊戲。

但壓制的結果是什麼?

朋友小美曾跟我說,自己小時候和姐姐打架,都會被姐姐打哭。

而她的媽媽則會跑過來,沒好氣地把她倆拉開罰站,分別把姐妹倆罵一頓。

媽媽責罵姐姐:「怎麼老欺負妹妹,這麼不懂事。」

也責罵小美:「怎麼老是哭,這麼大了就知道哭。」

媽媽的責罵並沒能使姐妹倆和好,反而讓她心裡更加反叛,打架、吵架幾乎成了姐妹倆的家長便飯。

而小時候那種不被理解的失落,至今仍在心裡隱隱作痛。

如今她也為人父母,看到孩子因為打人被自己狠狠責罰的樣子,彷彿又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一味的責罰,粗暴地制止,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增加他的心理負擔,甚至會種下逆反的種子。

比起壓制,孩子需要的,是被看見。

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孩子打人的背後,不過是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注。

而此時,比起制止,更重要的,是共情。

是看到孩子打人的真正目的,並告訴他,媽媽看見了,你只是想跟人打招呼/好奇/跟別人開玩笑/發泄情緒,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經常打人的娃,怎麼樣做才不會成為「熊孩子」?

平常心看待孩子打人的現象,正確地加以引導,才是消滅「熊孩子」最好的武器。

請父母以平和的心態,去看看孩子的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需求。

孩子本是天使,請父母用善意去愛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這4件事,做1件就足以毀掉孩子!
孩子專註力差竟是父母導致的,看完趕緊改!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