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兄弟不到16歲參加紅軍,後都成少將,十年後相見竟不相識!

三兄弟不到16歲參加紅軍,後都成少將,十年後相見竟不相識!

在開國將軍中,兄弟共為將軍有好幾對。但是,三個兄弟同為將軍的,卻罕見。

戴克林與戴克明、程啟文三兄弟,就是開國三將軍,且都是少將。

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戴克林與戴克明是堂兄弟,共爺爺;戴克林與程啟文是表兄弟,共外公。戴克林生於1913年,戴克明和程啟文均生於1915年。

三兄弟不到16歲參加紅軍,後都成少將,十年後相見竟不相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人都是湖北紅安縣人,三家相距不遠。

三人中,戴克林年紀居大,但參加紅軍最晚。可他有紅軍癮。戴克明首先參加紅軍。堂弟一走,戴克林像丟了魂,與表弟程啟文一起玩。兩人每日琢磨的事,就是如何參加紅軍。可年紀太小,多次被拒絕。紅軍的理由很簡單:「你們還沒槍高呢。」

1929年春節一過,沒槍高的程啟文卻參軍了。他走的是後門——由一位表叔介紹,找到在當地活動的紅軍三大隊長程紹山,好說歹說,終於被收下。由於走得太急,他沒來得及告訴戴克林一聲。

過了幾天,戴克林去姨媽家找程啟文玩,一聽表弟參加紅軍了,急得連午飯都不吃就跑回家,幾天後也參加了紅軍。

他走的是什麼入伍路子——無人知道。

參加幾天之後,他在七里坪居然見到了十幾天前參軍的程啟文。

戴克林參軍時為15歲,戴克明為13歲,程啟文為14歲。

參軍後,三兄弟雖然都在紅四方面軍,但是各在不同的部隊,無法聯繫。

三兄弟不到16歲參加紅軍,後都成少將,十年後相見竟不相識!

(程啟文一家)

1939年在抗戰中,戴克林奉命去皖南參加新四軍。一天,他來到了安徽省無為縣的一個兵站,與一個人同住一個房間。於是,兩個陌生人便攀談起來了。

戴克林先問:「同志,你是哪裡人?」未待對方回答又說道,「聽你的口音好熟悉。」

「我是湖北紅安人。」對方回答。

戴克林一聽是紅安人,瞪大了眼睛,馬上追問:「哪個灣子?」

「戴家塘。」

「你莫非就是道奎?」

「啊呀,你就是道駒哥!」

道奎是誰?道駒是誰?

戴道駒,就是戴克林原來的名字,戴道奎就是戴克明原來的名字。參加紅軍後,兩人都改了名字。兄弟倆戰地重逢,悲喜交加,緊緊地抱在一起,熱淚盈眶。哥哥問:「你現在叫什麼名字?」

「戴克明。你呢?」弟弟問哥哥。

「我叫了戴克林。」

天下竟有這等奇事。兩人分別十年,從兒童長成小夥子,哥哥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弟弟堅持了大別山三年游擊戰爭。經歷嚴酷的鬥爭考驗後,兄弟倆竟在全面抗戰爆發後都來到了新四軍工作,且都把原名字中排行的「道」改成「克」,一個叫克林,一個叫克明——兩人相隔千山萬水都神奇地又選了同一個「克」字!

三兄弟不到16歲參加紅軍,後都成少將,十年後相見竟不相識!

這天晚上,兄弟倆促膝長談,直到黎明。

但是,吃罷早飯,兄弟倆又啟程,各自執行任務去了。

兄弟倆戲劇性的相遇,終成一段傳奇的佳話。

隨後,戴克林去了新四軍三支隊,戴克明去新四軍四支隊。有趣的是,程啟文也在新四軍。在戴克明所在的四支隊政治部擔任總務科科長。可惜的是,他與戴克林都不知對方在新四軍,也沒見過面。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1959年夏,戴克林與程啟文才在南京會面,兩人一談起,才知道當初竟然都在新四軍的一個支隊。

三兄弟都是少將,但不是1955年將軍。

程啟文在新四軍幹了一年總務科長,轉行去了戰鬥部隊,先後擔任副團長、團長、支隊司令員、軍分區副司令員、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解放戰爭時在四野。1961年,他晉陞為少將。

戴克林在新四軍擔任旅司令部科長,後任團參謀長、團長、師長、副軍長。解放戰爭時在三野。1964年,他晉陞為少將。

三兄弟不到16歲參加紅軍,後都成少將,十年後相見竟不相識!

(戴克林全家)

戴克明則多在機關,先是當電台警衛隊隊長、會計科長、組織科長,後來擔任團政委、軍分區副司令、副政委。解放戰爭時在中原軍區部隊。1964年,他晉陞為少將。

戴克明於1986年去世,終年71歲。

戴克林於1990年去世,終年75歲。

程啟文於1994年去世,終年79歲。

三人都過了70歲,但都沒過80歲。

這三兄弟的經歷,是不是很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在敵人的重兵包圍之中,毛主席問劉少奇兩句話,回答絕妙!
悍將胡璉有多厲害?曾幹掉了王近山一個旅政治部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