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于敏們,你們不配上熱搜!」

「于敏們,你們不配上熱搜!」



作者:星言


來源:讀者(ID: duzheweixin)


半生隱姓埋名為國,一生不辱使命為夢。



1月16日,「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于敏院士去世,人民日報發文

看到消息那一瞬間,心裡特別難受。

尤其是在看到朋友圈一條緬懷于敏的內容下面,有人留言說:「誰是于敏?」下面還有人留言:「同問,是位老戲骨嗎?」

難過之餘,深感無奈。

再看各種新聞排行上,充斥著明星八卦,和生活的無聊瑣事,根本沒有「于敏」的名字和位置。

當天微博熱搜

有位網友的特別留言,感動了很多人:

于敏們,你們不配上熱搜!

你們既沒有顏值,也不會比心,既不會經營人設,也不花錢炒作,這種人怎麼能上熱搜呢?



可我要說,你們才是點綴在這個民族夜空中真正的明星,一點一滴,收拾乾淨了百年的屈辱,補綴出一場崛起於世界東方的中國夢境。因為你們,才讓我們可以挺直腰桿,仰望天空。

你們種下的蘋果樹,現在可以為種花家的小兔子遮風擋雨了……



氫彈爆蘑菇雲,被網友稱為「蘋果樹」


01


于敏,中國氫彈之父。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

我國核武器物理設計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28年隱姓埋名,從接受核科學研究這項任務開始——

他的名字,和他從事的事業,就一起成為了國家的最高機密。



直到2014年,于敏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的名字才逐漸被人知道。

他沒有在西方留過學,是真正的「中國本土專家1號」!



正如網友說的:

于敏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bug級的人物,宇宙級別的人物!

甚至有人說,于敏得到最高科技獎,不是于敏的榮幸,而是這個獎項的榮幸。



網友紛紛緬懷于敏院士的功績

為什麼這麼說?

1967年6月17日,在於敏的帶領下,中國第一顆氫彈空投爆炸試驗成功。


1967年,我國首次氫彈試驗成功

研製氫彈,美國人用了7年零3個月,蘇聯人用了6年零3個月,英國人用了4年零7個月。

而中國人只用了2年零8個月!


于敏和鄧稼先在一起

這期間,他曾三次因身體勞累過度與死神擦肩而過。



驚天的事業,沉默的人生,于敏說:



「一個現代國家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獨立。而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我要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

這是一個甘願抹掉姓名的男人對他的祖國,說出的最動人的情話。


02


錢七虎院士,防護工程專家,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



前兩天,他獲得了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800萬。

然而,這份獎金他一分沒要,全部捐給了家鄉,成立助學基金。


錢七虎院士

一生為國奉獻,不求名利,不圖財富,只是希望更多品學兼優的孩子,更多貧困家庭的子女,能夠有學上。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我有脊樑,國士無雙。



這些默默無聞為祖國貢獻一生的人,才應該是刷爆朋友圈的流量。


03


林俊德,中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的權威。





和死神搶時間的林俊德院士



從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中國最後一次地下核試驗,都有他的身影。

2012年,他被診斷出膽管癌晚期,卻拒絕手術。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要求轉出重症監護室,回到普通病房。



別人問他幹什麼,他的回答是:

工作


林俊德院士最後的時刻


在最後的日子裡,他身上插著各種管子,輸著液,吸著氧,堅持完成了最後一份工作:

把電腦里無數關於國家的機密文件一一保存。



家人勸他休息,他卻不肯,因為一旦躺下去,就再也坐不起來了。

他關心的只是:這些文件保存好了嗎?



一生獻給國家,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仍不停歇。

那一幕,讓無數人淚目!

當很多人在鼓吹精緻的利己主義學說的時候,世界上卻真的存在這麼一群人,他們不追逐名利,也不妄談焦慮,一生沉下去,踏踏實實,無怨無悔,哪怕念念不忘,沒有迴響……


04


2019年1月2日,顧方舟院士去世。




「糖丸爺爺」顧方舟院士

他是每一個中國兒童都吃過的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糖丸」的發明人。

自1964年「脊灰」糖丸疫苗全國推廣以來,我國數十萬兒童免於殘疾。

為了研製疫苗,確認疫苗的安全,他甚至在用自己剛滿月的的兒子來做實驗。

因為他,中國14億人免於小兒麻痹症的恐懼。



半月前他的離世,幾乎無人知曉。

在我們爭著對某些導演說「終於要補上欠你一張電影票」的時候,誰想過對顧方舟院士補說一聲「謝謝呢」?


05


還有被譽為「中國核司令」的程開甲。


 程開甲院士

2018年11月他去世時,很多人才聽說過這個名字。


談及往事,程院士落淚

當年程開甲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本可以留下在國外安心搞科研,卻最終放棄優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國,投身原子彈事業的研究。

那時候的中國一窮二白,能給科學家的支持非常少,很多人不解,為什麼非要回去啊。



程開甲卻說:




「我永遠忘不了,過去中國被人看不起,受人欺辱的滋味。有了原子彈,中國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樑!

我們為核武器獻身,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國家,能硬邦邦地站在世界人民面前!」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06


南仁東,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



中國天眼,簡稱FAST,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電望遠鏡。


國之重器,「中國天眼」

通過它,人類可以觀測脈衝星、中性氫、黑洞等等這些宇宙形成時期的信息,探索宇宙起源。



2017年9月15日,南仁東因過度勞累肺癌惡化,與世長辭。

他對後輩說:

「一切從簡,我不希望別人記住我。」

這世界總有人如此:當世人都在追名逐利時,他抬起頭,看到的卻是星星和月亮。


07


李小文,中國遙感領域的泰斗。




「布鞋院士」李小文



因為有了他,在西方先進國家各種封鎖下,我們國家的遙感技術,成功進入了國際一流水平。

科研領域的大魔王,生活中卻是無比樸素的布鞋院士。

他常年穿著自己80塊錢買來的布鞋,即使在長江學者的頒獎禮上,依然如此。



有人驕奢淫逸,有人艱苦樸素,有人低調沉默,有人堅定執著,因為在他們心中有著更偉大的追求。

很多人說,李小文,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掃地僧。



越是低調無聲的人,越不平凡,越值得尊重。


08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他培育的水稻,被西方專家稱為「東方魔稻」,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人吃飯難的問題。

88歲的他,獲得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

很多人並不關心這個。



反而是因為買手機,被莫名其妙罵上了頭條!


網路上的鍵盤俠們

老人家車展上摸了一下豪車,被網友噴生活奢靡,言辭卑劣至極,令人無語。


 


袁隆平在車展上參觀

有人說,

袁隆平最大的錯誤,就是讓這些杠精吃飽了飯!老人家90歲了,大家放過他吧。



深以為然。


袁隆平院士已年近九十

袁隆平說,他有兩個夢:

一個是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



相比於那些只敢躲在背後指指點點的「鍵盤俠」,有人卻在用雙手造福整個人類,他們眼裡沒有陰暗和猥瑣,有的是波瀾壯闊的星辰大海。


09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2018年,范冰冰陰陽合同事件持續發酵,被罰款近9億。

電視劇《孤芳不自賞》中,某明星演戲摳圖、用替身,卻拿著上億的片酬。

一場綜藝節目,千萬百萬更是瞬間輕鬆到手。手指破了,馬上發微博「賣慘」博同情,上百萬粉絲心疼偶像的「敬業」和「努力」……


陳道明痛批某些小鮮肉微博賣慘

流量明星隨便拍拍視頻,發個照片,就比那些科學家一年十年的收入還多,且被無數人瘋狂追捧。



于敏,程開甲,錢七虎,李小文,等等這些人的名字,卻根本不被人熟知。

有人為國家奉獻一生,有人卻偷稅漏稅好幾億,把錢揣進自己腰包。這是何等的諷刺?



我始終覺得,

一個好的時代,應該是英雄被獎賞,歷史被銘記的時代。



一個好的國家,不是明星賺得盆豐缽滿,而是科學家享受到最高的待遇。



國之重器,民族脊樑。

這些人,才應該是中國的頂級流量!



1999年,23位科技專家被評為「兩彈元勛」。



2019年,20年後,于敏院士去世,中國的兩彈一星元勛,就只剩下了三人!

看著這些名字,不禁讓人淚目。



他們一生默默無聞,為國家付出所有,這樣的人,卻在被很多人忘記。

我真的,很不甘心。



*作者:

星言,理性雙魚女,海歸傳媒人。揭穿人生真相,書寫暖心生活。出版書籍 《願你歷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微博:星言說  微信公眾號:星言說 (id:xingyanspeak)。


國學文化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你若喜歡,點個

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文化 的精彩文章:

賞讀丨若能如此老,老了又何妨
大雪:一曲《雪之夢》給你送上最美的祝福!

TAG:國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