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把分別心這樣分類雖然很複雜,但會懂得更明確

把分別心這樣分類雖然很複雜,但會懂得更明確

複次,分別又分為結合名之分別、結合義之分別二種。

剛剛是以中間的影像來分,是聲像?是義像?是影像的意思為主。

第二種分法,想對境本身、趨入境的時候,就是名字上的、意義上的。結合名字跟結合意義。

生:( 問聲總 )

師: 聲總是這樣,比如說,我們講「空性」,連意義都不了解,然後就想了,這就是聲總。

若是「這個叫空性」,那就是名字,就是剛剛講「結合名之分別」這種。

只是聽到「空性」的聲音,然後就有一個想法,自己什麼都不懂,好像只是由聲音上面,就有個顯像出來。

現在是「這個叫什麼名字」,然後就連在一起:「若是這樣的話,叫這樣的名字」,就是意義跟名字連在一起。

所以,「結合名跟義」,是講對境方面,不是講影像方面,這不一樣。這是第二種。

複次,分別又分為,符境分別及非符境分別二種。

然後第三種,「符境」跟「非符境」,就是它的對境存不存在。

若存在,就「符境」,不存在的,就「非符境」,這個也不是那麼難。

分別心分類有三種:

第一種:聲總、義總、聲義俱總;

第二種:結合名字、結合義;

第三種:符境、非符境。

各位要想一下:分別心裏面第三種「符境」跟「非符境」,在七種心裏面,符境的分別在哪裡?非符境的分別在哪裡?

符境的分別,量裡面,現量不是分別,這裡就不用談。

「比量」是量又是分別,所以它肯定是符境的分別。

五個非量裡面,以再決識來說,現量後面的分別再決識,跟比量後面的再決識,是符境分別。

伺察意完全是符境分別,它想的是對的,但是沒有堅定。

疑裡面,比較朝對的方面想的疑,是符境分別。

「見而未定」是無分別,所以就不用談。

非符境的分別是哪些呢?是顛倒識,還有疑裡面等分及不具義的部分。

以前講過,心類學是這裡一個分法,那裡一個分法,先一個一個把它弄清楚,然後把這個分法跟那個分法混在一起;

混在一起,就更複雜,但是這樣想的話,可以更明確地了解。

好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歌仁寶齊 的精彩文章:

大乘人要這樣修別解脫戒才最殊勝
雪歌仁寶齊:這是解救中陰恐怖最殊勝的法門

TAG:雪歌仁寶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