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溫陽葯與補陽葯

淺談溫陽葯與補陽葯

淺談溫陽葯與補陽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溫陽葯為治療里寒證的藥物,以溫里祛寒為主要功效,又稱溫里葯。《景岳全書》提出了:「用熱之法,尚有其要,以散兼溫者,散寒邪也。」

《醫學心悟》云:「溫者,溫其中也,臟受寒侵,必以溫劑。」溫陽葯多味辛性溫熱,辛能行能散,溫可通氣血,善走臟腑而溫里祛寒,溫經止痛,可治里寒證。里寒證有兩種表現:一為寒邪內侵,陽氣受困所致的實寒證;另一為陽氣虛衰,陰寒內生所導致的虛寒症。溫里葯主要用於實寒證的治療,個別藥物也可用於治療虛寒證、亡陽證。

在溫里葯的適應的疾病中,實寒者可見三證:寒邪內侵,脾胃陽氣受困,可見脘腹冷痛、嘔吐瀉利等證,此時應用主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功效的藥物,如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小茴香、高良姜、胡椒、花椒、蓽茇、蓽澄茄等葯;如寒侵肝脈,致寒疝腹痛、筋脈拘急等,可用主入肝經、具有暖肝散寒止痛功效的藥物,如肉桂、吳茱萸、小茴香等葯;寒飲入肺,見痰鳴咳喘、痰白清稀等,用主入肺經、具有溫肺化飲功效的藥物,如乾薑。虛寒者有兩證:腎陽不足,可見陽痿宮冷、遺精滑精、腰膝酸痛、夜尿頻多、便溏泄瀉等,應用主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作用的藥物,如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丁香等;心腎陽虛,見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當用主入心、腎二經、具有溫陽通脈功效的藥物,如附子、乾薑、肉桂等;更有甚者,見亡陽厥逆,陽氣耗損,見冷汗淋漓、呼吸微弱、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應回陽固脫,用附子、乾薑之類。

補陽葯為補助人體陽氣,治療陽虛證的藥物。「形不足者溫之以氣」「辛甘發散為陽」,該類藥物味多甘辛咸、性多溫熱,因腎之元陰元陽為人體一身之氣的根本,故該類藥物多入腎經,以補腎陽為主。

腎陽不足,臨床可見陽痿肢冷、腰膝酸痛、陽痿早泄、宮冷不孕、夜尿頻多等證,所有補益腎陽的藥物均可應用鹿茸、紫河車、仙靈脾、巴戟天、仙茅、杜仲、續斷、肉蓯蓉、鎖陽、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蟲草、葫蘆巴、韭菜子、陽起石、紫石英、海狗腎、海馬等葯。

五藏均有陽虛,不專於腎。心腎陽虛,臨床可見畏寒肢冷、喘促心悸,可用海狗腎、蛤蟆油等葯;肺腎陽虛,臨床可見腎不納氣,咳喘無力、自汗怕風,可用紫河車、補骨脂、蛤蚧、核桃仁、蟲草、紫石英、海馬等葯;脾腎陽虛,臨床可見脘腹脹滿、喜溫喜按、納差便溏等,可用仙茅、補骨脂、益智仁等葯;肝腎不足、精血虧虛可致眩暈耳鳴、筋骨痿軟、小兒囟門不和,五遲五軟,可用鹿茸、紫河車,仙靈脾、巴戟天、仙茅、杜仲、續斷、菟絲子、沙苑子、韭菜子等葯。

據上可知,某些溫陽葯具有補陽之力,補陽葯全無溫陽之功。(呂鵬 山東濰坊醫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道家祝華英胎息體悟人體經絡運行之法
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盤突,中醫正骨,手到病除!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