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談「溺愛」

中醫談「溺愛」

中醫談「溺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愛,是天地正氣,是正能量。溺愛,則是負能量。真正對孩子的愛絕非溺愛,懂得放手才是真愛。

一、溺愛的孩子長不大

我老家一親戚,父母是雙職工(屬於城市戶口,四十年前農村戶口非常不值錢)。從小其家長就告訴孩子,你不需要努力學習,將來反正有飯吃。結果孩子學習成績極差,上不了高中,沒有什麼能力,勉強做個工人,又不願意吃苦。三十多歲了,還要父母養著。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河南省羅山縣一名23歲小伙楊鎖,神志正常,四肢健全,居然活活餓死在自己家裡……他從來不走路,8歲時出門,都是父母用擔子挑著。身為農民的父母從來不讓他干農活,「你到一邊玩著吧,別累著了」。最終,楊鎖被父母的溺愛害死了。

二、溺愛是害孩子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什麼?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阻止和減少孩子這一生將要受到的風雨。小時就要在風雨中磨礪,長大了才能適應社會。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的失敗往往源於父母的溺愛。

有人說,孩子是自己的人生動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卻不知,父母吃苦耐勞、費力拚搏,孩子卻變得無能而自私。孩子享用父母提供的物質,卻不能包容父母的缺點。孩子小時父母不捨得懲罰他,以後孩子長大了卻不客氣地懲罰父母。

孩子要知道感恩,要懂得孝順,就必需要經歷磨礪。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萊德·阿德勒發現:家裡最小的孩子,常常容易得到父母的溺愛,缺乏依靠自己取得成功的勇氣,也不會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三、從中醫分析「溺愛」

一則,被溺愛的孩子,生機不旺。孩子得木性,為適應環境而充滿生機和活力。若被溺愛,其適應環境能力變差,生機變弱,受不了一點點的挫折和磨礪,稍有點風吹草動,就蔫了。

二則,被溺愛的孩子,腎志不堅。腎藏志,腎旺則志強,則能自強不息。若孩子被溺愛,往往缺乏人生志向,不能自強不息,表面上看是志弱,其實是溺愛傷腎。

三則,被溺愛的孩子,心神不暢,君火不明。孩子心思敏捷,充滿靈機,若被溺愛,靈機不用,久則變弱,表現出來的就是君火不明。再者,被溺愛的孩子不是真快樂,因為他不知足,知足者常樂。不樂,則心神亦不暢。

四則,被溺愛的孩子,魄力不強。魄力,指處置事情所具有的膽識和果斷的作風。肺藏魄,若肺氣不旺,則其魄變弱,表現出來的就是魄力不強。這樣的孩子遇到大事就容易慌張失措,不敢面對,不敢決定。我的一位熟人的孩子在溺愛中長大,後來家庭有些變故,孩子卻不肯直面變故,害怕失去過去的日子。

五則,被溺愛的孩子,膽氣不剛。膽為中正之官。人能剛正果決,直而不疑,因為膽氣旺盛。若被溺愛,膽氣不剛,做事則不能果決。

六則,被溺愛的孩子,脾氣不小。本來就是個孩子,家長卻把孩子當爺養,孩子當然就有了爺的脾氣。發脾氣與中醫的脾相關。發脾氣是肝火太旺,肝盛而克脾。脾氣大的人既有肝鬱,又有脾弱。

四、被溺愛的孩子有心理缺陷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心理會有一些缺陷:

一則,自私,不懂得感恩,看不得別人的好。永遠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和感恩。溺愛的孩子不懂愛,父母對他的愛孩子會覺得是應該的——這是心不主神,君火不明。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一個不懂得愛人和敬人的人,是得不到愛和敬的。

二則,三觀不正,性格扭曲。孩子從小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最終會抱怨他人,認為社會不公,思維陷入惡性循環中——自私、抱怨都是負面情緒和心理。有這些負的能量,心神就無法和暢,心神不安,會導致五臟六腑皆不安。再者,怨傷脾,越怨越傷。脾主運化,脾傷則運化變弱。

三則,內心敏感,脆弱,經不起失敗。稍遇困難和挫折,往往會選擇逃避,內心會呈現出焦躁的狀態,妒忌心會很強,往往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之所以不能面對挑戰和失敗,因為腎志太弱。腎為人之根,腎弱則志短,百事難為。

四則,獨立能力不強,愛啃老,好吃懶做。被溺愛的孩子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差——之所以不能獨立,因為君火不明,心神不暢。這樣的孩子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經受不了任何的風吹雨打。

中醫認為,五臟各有其神。凡是心理上的不健康,都源於其五臟氣機的失正。對於被溺愛的孩子來說,之所以五臟氣機會失正,源於溺愛傷損五臟。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所講的是一般人的成長曆程,講述了一個「逆境出人才」的道理。古賢所言的「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說的也都是這個道理。

孟子還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孩子要成才,就要教育,教育肯定辛苦,但非經歷辛苦,難能成才。

德者,本也。我們一生的健康、財富、地位、事業、幸福、家庭等等,全依賴德來支撐。溺愛孩子即是損孩子的德。孩子的德行不足,人生也將被毀掉。

所以說,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千萬不要溺愛孩子。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吃苦。慣子如殺子,嚴格才是大愛!

來源:選擇中醫__董洪濤微博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肝」怕堵,中醫「噓」字功疏肝氣
7天跟我學站樁(有視頻和圖片輔助)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