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青樓「花魁」出一上聯,無人能對,一老農輕鬆對出被奉為上賓
宋朝青樓「花魁」出一上聯,無人能對,一老農輕鬆對出被奉為上賓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跨度是非常長的,不論是從時間覆蓋面上,還是從其影響力在各方面的覆蓋程度上,也都是極廣的,從經濟到法律,從商業到文化,凡是當今社會發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經歷了漫長的韻味上的沉澱,和經驗上的積累的過程,有著非常強的感染力和教化力量,以及值得後世長期參悟學習的深刻價值,所以當時存留於社會意識層面的財富價值,才能脫離空間和時間的巨大限制,其包含範圍之廣,也是這些精神上的內容不受當時封建社會制度的影響,從而分散到社會各個階層。
在此當中,文化的深度影響力所奠定的基礎,使其在古代時期的地位顯得十分獨特居中,因為它的包容性很廣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文學上的成就,可以堪稱史詩級別,在辭賦文章出現和盛行之前,在文壇上首次展現出漢族文化特質的是樂府詩歌,但它並沒有像賦或駢文一樣講究文采章法,而是產生於民間,盛行於鄉里,採錄於耕種漁牧的生活和勞作中,這也為古代文學的廣泛性和包含性奠定了重要基礎,雖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詞賦詩作成為很多文人士族的標誌和專屬,但是依舊不能抵擋它向社會下層發展的趨勢。
比如宋朝時期的小詞作品,大多數都是傾向於精緻典雅類型的,更加需要作詞人有一定的文化素養,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詞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甚至加重了階級分化,因為接觸書本的都是待考入仕的學子或是大家世族的子女,對於社會底層的農民和各行各業的社會勞動者來說,接觸書文並沒有什麼用處,也和自己的身份和周邊氛圍不相符,但這並不意味著詞的學習傳播只停留在上層社會,其它的文學文化也是同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青樓女子出對聯的故事。
唐朝長安城有一位絕色的花魁叫念娘,念娘在長安的風塵女子中之所以會備受追捧,不只是因為她的容貌出色,更是因為她的才學同樣很出眾,也因此被稱為雅妓,在念娘那裡並不是什麼客人都會接待,想要與念娘相會必須要答對她的問題或者是要求,有時候念娘會以琴聲選客人,誰能對上自己彈的琴音,並讓自己感到滿意,就可以進入念娘的綉樓,或者念娘會在外面擺上一盤玲瓏棋局,只有看破這盤棋局中玄機的人才有資格受到招待,諸如此類的題目和要求成為念娘選客人的標準,很多人都以能得到念娘的認可而成為其入幕之賓感到自豪。
後來一次念娘出了一個對聯,要求只有對出了下聯才能成為她的客人,念娘給出的上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有一位秀才看出了這個上聯的意思和字的讀音有關,但是依舊讀不懂對聯是什麼意思,由於一直沒人能讀懂上聯,也沒人能對出下聯,所以很長時間念娘的綉樓都沒有客人,直到一位農民進城來賣田收時,對出了一下聯:長長長長長長長。念娘知道後,一點兒也沒有看不起他,按照規矩邀請他進了自己的綉樓,奉為上賓,從此之後人們對念娘更加敬佩。


※成吉思汗身邊美女如雲,卻鍾愛這位年老色衰的女子,還讓其做皇后
※他是中國史上第一猛將,車裂時牛都拉不動,死後更是無人敢盜其墓
TAG:小朱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