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73、樓台論道

173、樓台論道

173、樓台論道

那前排弟子站起身來,恭敬行禮,略一沉吟,道:「這徐甲看似目光短淺,見識鄙陋,深為世人嘲笑,其實,徐甲正是我等凡俗化身。若我等身臨其境,又有幾人能不顧那龐大利益引誘?聖賢之所以讓徐甲重生,正是憐惜我等凡俗,於是再給了徐甲一個活著的機會。」

孫悟空本站在眾位弟子的後方,聽聞著弟子的聲音有些熟悉,於是就轉到一側,待看到這青年道人的面容時,孫悟空不禁一愣。

這青年道人好生熟悉。只是,一時又想不起是誰。

白袍道人微微點頭,道:「嗯,我門下弟子三千,資質出眾者不乏其人。若論胸襟博大者,還是要推翱兒。你有如此氣度,他日成就必定遠超同門。只是,聖賢之心何等廣大,他讓徐甲重生可不僅僅是因為憐惜。」

聽師父如此說,台下眾弟子議論紛紛,各自猜測聖賢讓徐甲重生的原因。

一人道:「聖賢不想讓世人誤會他小肚雞腸,於是以德報怨。」

又一人道:「徐甲畢竟跟隨聖賢多年,徐甲雖不義,聖賢卻不能無情,於是讓徐甲重生。」

一人道:「對,對,像那尹道人主動代替聖賢拿出七百二十錢,為老師分憂,不愧是聖賢弟子,境界高遠。」

…………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那白袍道人遙指遠方,道:「那位穿灰袍的小友,對,就是你,你且說說你的意見?」

孫悟空左顧右盼,不覺用手一推,那光罩竟然消散,於是匆匆走上幾步,拱手行禮道:「後學孫悟空,見過大法師了。」

那白袍道人淡然道:「今日相見,就是有緣。剛才,我見眾弟子議論之時,你臉露不屑之容,這是為何?」

孫悟空笑道:「對於那位翱道兄的高見,在下頗為佩服。至於其他,不過是人云亦云而已。」

眾弟子聞言,個個臉露憤怒之色。白袍道人卻微笑道:「不知孫小友有何高見?」

孫悟空道:「幾位以為聖賢讓徐甲重生,是因聖賢顧念舊情,以德報怨。豈不知,太上忘情!世人都道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聖賢之心境,豈會在乎世人之看法。就如你我,豈會在意螻蟻的喜怒哀樂?」

白袍老道臉上露出失望之色,徐徐道:「你是這麼看的嗎?西方佛典有雲,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無論道門還是佛門,都講究要有一顆慈悲之心,純真之心。」

孫悟空躬身一禮道:「前輩,道藏有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若身為天,能有慈悲之心,純真之心,自然是好的。若不幸成了芻狗,那就只能寄希望與自身,而不能總是盼望上天,盼望聖賢施捨恩德了。」

173、樓台論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白袍道人眉毛一挑,道:「哦,有點意思。小友請繼續。」

孫悟空道:「徐甲最大的失敗處,不在於索要工錢,而在於誤入歧途。世人都把金錢、名利看成是最珍貴的東西,可是,在富貴長生面前,金錢名利都是糞土。徐甲追隨聖賢兩百年,只看到聖賢沒付給他工錢,卻忽略或者說無視聖賢賜予他兩百年壽元。最值得珍惜的東西就在眼前,他卻惘然不見。這才是人生最悲哀的地方。」

白袍老道微微一笑,用眼神示意孫悟空繼續。幾位弟子本想反駁,聽孫悟空話語中頗含深意,也漸漸安靜了下去。

孫悟空道:「前輩講這徐甲的故事,自然是要藉此事來論道。道是何物?道可道,非常道。這真正的天地大道,其實不在九天,更不在九幽,而就在我們身邊。時時、刻刻、處處,道都與我們同在。只是,這道很難琢磨,很難描述。即便強行描述,距離真正的大道,也有一定的距離了。」

白袍老道眼中露出一絲愁絲,彷彿想起了一件古老而悠遠的往事。隨即,他搖搖頭,繼續看著孫悟空。

孫悟空道:「我修行淺薄,自然無法窺探那聖賢之心。只是,就我來說,我從中領悟了三點。」

頓一頓,他繼續道:「其一,大道貴正。天下正道三千,都可讓我們成就仙道。但是,又有萬千旁門左道,將我們引入歧途。既然要修道,求道,首先就必須找到正確的道,如此,才不會南轅北轍。付出也才會有收穫。」

「其二,大道至廣。我本東勝神洲人氏,早年間,我曾南下到南贍部洲尋求,又到西牛賀洲尋仙。最終,我求得明師,得傳大道。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東勝神洲就有名師,就有大道。其實,不單是東勝神洲,天下之大,無論是四大部洲還是各個小界面、洞天福地,乃至其他大千世界,無處不有道。像徐甲的故事中,聖賢陪伴徐甲兩百年,徐甲竟然都不知道聖賢之可貴,實在有眼無珠。」

「其三,大道重我。剛才法師問我,我如何看徐甲,我如何看聖賢。這問法問得高妙。」見眾人眼露疑惑之色,孫悟空解釋道:「世間庸碌之輩苦修千萬年,無不是按圖索驥、照本宣科。雖然那些流傳了億萬年的功法中確實有許多高深精妙之處,不過,進入天仙境之後,許許多多的規矩都不再適用。唯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自己的天地法則,才能達到修道的更高境界。」

說完,孫悟空環顧四周。眾位弟子臉上再無憤怒不滿,一個個都在深思。尤其是那位叫做翱兒的青年道人,更是直接進入了頓悟狀態。

白袍道人哈哈大笑道:「嗯,小傢伙有點意思!」略一沉吟,白袍道人道:「你這大道三論不同流俗,頗有見地。尤其是第三點。只是不知,孫小友的道是什麼?」

孫悟空立刻道:「長生。」

白袍道人一皺眉,道:「僅僅如此嗎?」

孫悟空道:「還有,自在。若不能自在,不能長生,那麼,還有戰!」

白袍道人展顏一笑道:「長生、自在、戰,嗯,還不錯。」他話鋒一轉道:「若僅僅如此,還是不夠。」

見孫悟空有些遲疑,有些迷茫,白袍道人道:「念在你我同出一源,我就破例一次。」

「我且問你,你是誰?」

孫悟空一愣,道:「前輩,在下已經稟明身份,乃後學孫悟空是也。」

白袍道人問:「孫悟空是誰?」

孫悟空道:「我出生於東勝神洲花果山,得師賜名孫悟空,因大鬧天宮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後隨唐僧西行取經,證位斗戰勝佛。之後千年,因入斬龍淵,到得此處。」

白袍道人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其實你不說,你的一切我也了解。只是,我還是要問你,你是誰?」

孫悟空遲疑道:「我是……孫悟空……」

白袍道人反問道:「你真的是孫悟空嗎?」

孫悟空道:「前輩如此說是什麼意思?」一瞬間孫悟空心中有無數念頭流轉,甚至猜想,莫非自己的真身已然在某處死掉,如今的自己不過是幻境中的一律殘魂?

白袍道人悠然吟誦道:「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孫悟空駭然道:「前輩,你怎知這兩句偈語?」這兩句偈語本是孫悟空在靈台方寸山,菩提老祖賜名時口中吟誦的句子。兩千年來,孫悟空從未在外人面前提起。

喜歡本文的話就請留言評論一下吧,收藏關注頭條號葉之秋,都是對作者的鼓勵哦

打開App閱讀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之秋 的精彩文章:

127、冰島對決
唐僧肉的正確吃法是什麼?金翅大鵬真的吃過唐僧肉?

TAG:葉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