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物理圈的單身者,個個都是大師

物理圈的單身者,個個都是大師

NO1牛頓

最資深的「科學單身漢」

(艾薩克·牛頓,英國,1643.1.4-1727.3.31)

牛頓無疑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科學史上名氣最大、最長壽的「資 深」單身漢。但在個人生活方面,牛頓卻著實是個可憐人。作為遺腹子,他從小被外祖母養大,生活困窘,中學沒畢業就輟學回家務農。因此,他對每個能夠進行科 學研究的機會都倍加珍惜,全心投入,心無旁騖。

據《大數學家》和《數學史介紹》中的記載:牛頓在格蘭瑟姆的國王中學讀書時,寄宿在當地一位藥劑師家裡,與其女兒安妮·斯托勒訂婚。之後因牛頓過於專註他的研究而「冷落佳人」,導致未婚妻另嫁他人。除了這段逸聞外,縱觀牛頓84年的人生再無感情方面的記錄。

NO2萊布尼茨

啥都不信,包括愛情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德國,1646年-1716年)

萊布尼茨被很多人譽為牛頓的「死對頭」。雖然互不服氣,但兩人的科學成就卻同樣灼灼生輝:萊布尼茨研究領域涉及力學、 邏輯學、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氣體學、航海學、地質學、語言學等等40多個領域,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 那句筆者高中政治課本上的名言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就是這位仁兄說的。能成為牛頓的「死對頭」,萊布尼茨也絕對具備了超級實力。

萊布尼茨有個有趣的綽號「 Lovenix」意即「什麼都不信的人」。與牛頓晚年沉迷教義不同,他竟然從不進教堂。似乎對愛情,萊布尼茨也不甚相信,所以他終身未娶。很不幸,這樣看來,他和牛頓的相同點竟然又有多了一條。

NO3卡文迪許

一直停留在傳紙條的階段

(亨利·卡文迪許,英國,1731.10.10.~1810.3.10)

與牛頓前半生窮困不堪不同,卡文迪許出身貴族,從叔伯和父親那裡繼承了130萬英鎊巨額財富,所以說要把卡文迪許稱作18世紀英國「才學最高的有錢人」或是「有錢人中才學最高者」毫不為過。

他一生醉心科學,視錢財如糞土:衣著過時, 飲食簡單,貴族醉生夢死的社交生活也從不參與;遇到旁人有難卻又能慷慨解囊,一擲千金。沉默寡言、羞怯孤僻是人們對他的印象。有人總結:「與卡文迪許交談, 千萬不要看他,而要把頭仰起,兩眼望著夭,就象對空談話一樣,這樣才能聽到他的一些見解。」 他對與女性接觸更為頭疼,迫不得已與女管家交流也都是用紙條, 所以終身與婚姻無緣也就不足為奇了。

NO4笛卡爾

我思故我在,只有愛情不在

(勒內·笛卡爾,法國,1596.3.31-1650.2.11)

「我思故我在。」 這句霸氣十足的名言就出自笛卡爾之口。作為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 析幾何之父」;在哲學上將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融於一體,提出「普遍懷疑」主張,被黑格爾稱為「現代哲學之父」。

笛卡爾的童年孤獨多金: 一歲時母親病逝,富有的父親把他扔給了外祖母就再婚移居。雖然經濟富足,教育良好,但他沉靜多思的性格卻就此形成。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孤僻的性格或許是他終身未婚的原因。至於笛卡爾和瑞典女王克里斯汀之間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則被證實純屬杜撰。那條著名的「愛情曲線」與其說是笛卡爾獻給女王的愛情禮物,不 如說是笛卡爾數學天才的集中體現。

NO5達芬奇

我的真實取向?你猜!

(列昂納多·迪·瑟皮耶羅·達芬奇,義大利,1452.4.15-1519.5.2)

掛在達芬奇名字前面的前綴可以有:畫家、藝術家、數學家、物理學家、醫學家、工程師、建築學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地理學家等 等。這位科學史上的「曠世通才」除了畫了諸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等偉大的作品外,還試飛過飛行器;設計過城市防禦系統、排水系統甚至還做過人體解剖......

至於他終身不娶的原因,可能與他超級廣泛和耗費精力的科學探索有關,也可能與他傳聞中的同性戀身份有關:1476年,24 歲的達·芬奇被控與男子有曖昧行為,但因證據不足不了了之。這次事件無疑讓達芬奇深受打擊,在此後的歲月里,他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他的私生活,讓世人再沒有談資可找。達芬奇死後留下了大量難於解讀的左手反寫手稿,彷彿是這位大師對那些喜歡在別人隱私上刨根問底的人們善意的嘲諷:那麼多我的藝術作品、科學發明還 不夠你們研究的,想挖我緋聞,洗洗睡吧!

NO6特斯拉

談戀愛,哥沒時間!

(尼古拉·特斯拉,塞爾維亞裔美籍,1856.7.10-1943.1.7)

科學界有種普遍說法:人類科學史上有兩個不世出的奇才,一個是上文提到的達·芬奇,還有一個就是尼古拉·特斯拉。雖然名氣遠遠沒有他的超級「大冤家」愛 迪生大,但事實上,特斯拉的科學成就比對手毫不遜色。他一生獨自獲得1000多項發明專利,因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與愛迪生打了曠日持久的攻防戰,並最終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他的很多研究成果至今還是美國軍方的絕密資料。有趣的是,1912年,由於在電力方面的貢獻,他與愛迪生被同時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對老冤家都拒絕領獎--站在同一個頒獎台上分享獎項在二人看來都是奇恥大辱。

特斯拉生平勤奮,據說每天只睡2個多小時。不願把時間「浪費」在兒女情長上,也確實沒有時間談情說愛,這或許是他一生與婚姻無緣的原因吧。

NO7葉企孫

學生就是我的兒女

(葉企孫,中國,1898.7.16-1977.1.13)

葉企孫是中國當代物理科學的宗師,原清華大學首任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是培養這些大師的大師。 他培養的學生中光中國科學院院士就有79名!建國後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有半數以上都曾是他的學生。華羅庚的數學天才被發現時只是個初中 生,是葉企孫葉力排眾議讓其在清華算學系任職,後又送其去英國深造,華羅庚曾說「我一生得他(葉企孫)愛護無盡。」

葉企孫終身未娶。究其原因,應該如他的愛徒、「葉企孫獎」基金會名譽主錢偉長所說:「葉先生一輩子大公無私,從不為個人考慮。他終身不娶,視學生如兒女,對所有青年的關係都 非常親切。」葉企孫晚年因所謂的「政治問題」飽受折磨,晚景凄涼。即使如此,學生錢三強跟他打招呼問候時,他還不忘叮囑:「你趕快離開我,趕快躲開……躲 我遠遠的。」葉企孫終其一生未得愛人相伴,子女繞膝,但他培養的眾多弟子都成為了我國乃至世界科學界的棟樑之才,這應該是對他孤苦一生最好的告慰了吧。

NO8埃米?諾特

長相一般不愛打扮

(艾米·諾特,德國,1882-1935)

埃米·諾特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數學家,她是德國第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是抽象代數的奠基人,她提出的「諾特定理」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堅實的數學基礎,被愛因斯坦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數學家」。她生活在女性備受歧視的時代,學校「禁止女性擔任教師」,就連大名鼎鼎的希爾伯特為之奔走呼籲也無能為力。諾特在德國的大學找不到一個職位謀生。最後愛爾蘭根大學接納了她,不過是作為「非正式、無工資」的成員。因為「沒有工資」,只能依靠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少量遺產和兩位叔叔的資助,諾特過著簡樸的生活。儘管如此,在她簡陋的寓所里,諾特不僅為那些數學天分突出的學生煮飯,還先後指導多名學生完成博士論文,這些被稱作 「諾特的孩子」的博士,有十幾位後來成了知名數學家。

女數學家諾特是個長相普通又不修邊幅的女生,她終身未嫁,我猜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嫁不出去,你想,長得普通、又不修邊幅,哪個男人敢要啊。

NO9索菲?熱爾曼

(索菲?熱爾曼,法國)

索菲·熱爾曼是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在聲學、彈性數學理論和數論等領域頗有建樹。早年熱爾曼讀到阿基米德之死的故事後認為,一個人可以如此的痴迷於一個東西以至於置生死於不顧,那麼這個東西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最迷人的,於是她選擇了數學。在當時女子不得接近大學的社會條件下,她不想別人知道她的女性身 分,就以假名拉白朗進行旁聽(歪打正著,當時確實有個叫拉白朗的長期曠課的男生),以假名與其他數學家通信。熱爾曼以拉白朗假名提交論文,因論文優秀拉格 朗日要求見其真人,熱爾曼只好如實相告,於是拉格朗日就成了熱爾曼的導師。1806年高斯洞悉其身分後也非常敬佩她的精神。1830年,在高斯的推薦下, 哥廷根大學為熱爾曼頒發了榮譽博士學位,可惜一年後她便因乳癌去逝,終身未婚。

來源:蝌蚪五線譜,環球物理適當改編,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牛頓沒有被蘋果砸到?被這幾個故事「騙」了好久
史上最偉大的公式,沒有之一,都了解一下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