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馬化騰的這件事關係民族未來:在孩子十幾歲的階段,差距是這樣拉開的

馬化騰的這件事關係民族未來:在孩子十幾歲的階段,差距是這樣拉開的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YoYo



科普和科學就好像是鳥的兩翼一樣,只有兩隻翅膀一樣大小,鳥兒才能夠平衡,才能夠順著正確的方向飛得又高又遠。——茅以升



01


近日,世界頂尖科學期刊、英國《Nature》雜誌發布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



名單一出,中外媒體一片嘩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個年輕人身上。


他叫曹原,一個出生在四川、生長在深圳的中國男孩。


這位出生於1996年的年輕男孩,經過幾年的摸索試驗,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發現了石墨烯超導方法,攻克了困擾人類107年的科學難題。


《Nature》的年度文章中是這樣評價曹原的:

「開創了一個全新研究領域的傑出科學家。」


他的這項實驗正在被複制、拓展,一旦成熟,就能為世界能源行業節省數千億美元的資金輸出。


斯賓塞說:「天才和科學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


年僅22歲的曹原用他的智慧和努力,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傳奇,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青年的科技力量。


但曹原有多讓人振奮,現實中我國青少年對於科學知識的了解之貧瘠就有多讓人憂心。


戴偉是牛津大學的博士,1996年來到北京化工大學任教。


這幾年,他開始致力於在中國尤其是中國鄉村進行青少年化學科普。


他曾分享過這樣一個經歷:


他說,如果給中國的小孩子做實驗,他們會說:哇,很神奇!


給英國的小孩子做實驗,他們也會說:哇,很神奇!


在低齡兒童中,大家的「好奇心」是一致的,可年長一點的中學生就完全不一樣了。


按照他的經驗,給中國中學生做實驗,他們的反應是:哇,很神奇!


但給英國的孩子們做同樣的實驗,孩子們會無動於衷。


原因就在於,英國的這些孩子已經都親手做過、至少也見過這個實驗了。


十幾歲的孩子之間,差距就這麼產生了。


科普人才匱乏,科普渠道單一,科普素材不足,科普市場混亂,這就是中國青少年科普面臨的現狀。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被稱為「新世紀最知名的科普作家和教育家」,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對科學的興趣是通過讀科學和科幻的書和雜誌而保持下來的。」

遺憾的是,我們的孩子科學信息的閱讀量不夠。


曾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00後最喜歡的中外作品中,提名率超過1%的43本書,只有劉慈欣的《三體》和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這兩本是和科學沾邊的,但仍然沒有進入前三名。


原中國科技館館長李象益教授說:「青少年才是科普教育的主體。」


而科普和科學的關係,用我國著名橋樑專家、也是科普工作者茅以升先生給出了恰當的比喻:


「科普和科學就好像是鳥的兩翼一樣,只有兩隻翅膀一樣大小,鳥兒才能夠平衡,才能夠順著正確的方向飛得又高又遠。」


少年強則國強,科普強則國強,青少年科普,勢在必行。




02


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哪裡有不足,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會有一批優秀的企業,一些高瞻遠矚的企業家。


早在6年前,騰訊就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WE全球科學大會,其中青少年已成為WE大會的參會主要人群之一。


近幾年,騰訊更是在青少年科普上不遺餘力地加重投入。


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都舉辦了「騰訊粵港澳灣區青年營」,為兩岸三地的青少年們架起溝通的橋樑。


2018年的兩會上,馬化騰還提出了多項關於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教育,其中包括設立「青少年科學發展」專項基金,建立「雲端實驗室」平台和區域性科技館。


在2018年9月,騰訊與合作夥伴共同發布了「騰訊青少年科普計劃」。而這個科普計劃的首站活動——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就在今天於深圳舉辦


早前,馬化騰對科學小會發表過寄語,他說:



「我小時候喜歡遙望星空,面對這個奇妙的世界,也許每一個孩子都會追問,浩瀚宇宙還藏著多少奧秘?


只有不斷得到鼓勵,孩子們才能最終發現前人未知的奧秘,這是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基礎。


我希望科學小會能成為一次有意義的嘗試,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為我們生活的世界著迷。」


在這次小會上,騰訊與頂尖科學雜誌《Science》合作推出了

「年度青少年十大科學看點榜單」

,榜單中選取的都是近年來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學前沿問題。



有的是關於人類自身歷史的突破,有的是關於地球和宇宙的新發現,還有的是對微生物和分子的探討和對人工智慧的專業解讀。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榜單是由《science》雜誌頂尖科學家及權威科學編輯聯手,從近十年的科學突破中精心挑選出一份主題清單,再結合騰訊內容平台QQ看點上的10萬名青少年的調研結果,最終整理而成的。


而為了幫助孩子們更簡單地理解清楚科學問題,主辦方特意選取了榜單中最受關注的5大話題,製作出了5支生動有趣的短視頻。


視頻力求用最詼諧易懂的方式和最權威專業的知識為熱愛科學的青少年指點迷津,達成小會傳播權威的科學內容,激發中國青少年對科學話題的關注的主題目的。




03


為了確切的了解到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在小會開辦之前騰訊就發起了「#向世界發問#尋找100位問號少年」的活動,收集青少年們的熱門科學問題。



有孩子好奇「人工智慧佔領世界後人還有生存的意義嗎?他們可以擁有感情嗎?」


有孩子追問 「人可能會被植入葉綠體嗎?會不會就不用吃飯了呢?這樣是不是就可以節約資源了?」


有孩子渴望「要如何證實平行空間的存在呢?如果真的存在,我能不能見到另外一個我呢?」



為了鼓勵孩子大膽思考,勇於創新,小會邀請了多位權威的專家學者現場為他們答疑解惑。


比如一代物理學大師霍金的愛女

露西·霍金

讓Elon Musk也甘心做迷弟的互聯網科技作家

蒂姆·厄班

,還有風靡全球的美劇《西部世界》的科學顧問

大衛·依格曼

等。


物理學大師斯蒂芬·霍金的愛女露西·霍金,回顧了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的歷史,從水對於星球的重要性出發,分享了霍金教授關於太空旅行的想法。



在這次小會上,騰訊公司正式發布了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開發的小程序「科學年曆」。



這款小程序彙集了2019年科學事件、科普活動和科技競賽,有活動資訊的獲取、科普內容分享和科學活動參與這三大功能,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快更好更全面地獲取科普資訊,在最新最熱門的科學活動中燃燒他們的最強大腦。


圍繞青少年科普,騰訊還在會上宣布推出「騰訊青少年科普創作計劃」,將以「企鵝號」為運營創作平台,通過分成機制、流量支持和權威標籤認證等方式,鼓勵具備專業知識的青少年參與創作科普內容,通過QQ看點、QQ瀏覽器、天天快報等信息流平台,微視、yoo視頻等短視頻平台,以及騰訊視頻等內容平台進行分享。



著名的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說:「人類最重要的進步,依賴於科技發明。」


而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先生就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這個時代,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人,也更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青少年科普,現在就要出發。


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距,現在就要縮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原來這就是破窗定律(深度好文)
《知否》病句上熱搜: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