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簽訂此條約看似不平等,但實際上法國人被中國文字給玩弄了

李鴻章簽訂此條約看似不平等,但實際上法國人被中國文字給玩弄了

1883年至1885年,爆發了著名的中法戰爭。這次戰爭的挑起者是法國,因為他們在普法戰爭中戰敗,想要在對外政策上展現強硬姿態,重新樹立威望,便在越南挑起戰爭。而當時的大清正經歷了洋務運動的變革,在軍事近代化道路上已經邁開了步伐,所以中國也毫不示弱,決定碰一碰這個傳統的歐洲強國。

李鴻章簽訂此條約看似不平等,但實際上法國人被中國文字給玩弄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法戰爭結局大家都是知道的,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並最終簽訂了不平等的《中法條約》。不過中法戰爭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戰爭主要集中在越南,1884年5月,在德國人德璀琳的斡旋下,中法雙方在天津北洋大臣衙門進行談判,並最終簽訂了《中法簡明條款》。至此,中法戰爭的第一階段宣告結束。

中法因越南問題而引發的矛盾衝突隨著條款的簽訂看似煙消雲散。不過,法國政府做夢也沒想到的是,《中法簡明條款》的中文本和法文本的內容竟然完全不一樣。

李鴻章簽訂此條約看似不平等,但實際上法國人被中國文字給玩弄了

表面上看,為了急於訂立合約,恢復和平,北洋大臣李鴻章似乎是對法國提出的談判條件照單全收。可實際上並不是這麼簡單,與法文相比,措辭簡明扼要的中文語意則更為豐富,由此在中文本中的很多詞句都別有深意。

比如條款中的第二條約定,中國同意將所有駐防在越南北部的軍隊「即行調回邊界」。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指的是中國將軍隊退回本國,但是中文的理解卻不是這樣的。「調回邊界」一詞含義廣泛,既可理解為調入邊界以內,也可以理解為調到邊界地帶。

李鴻章後來解釋說,此處的「調回邊界」就是說將軍隊調到邊界地帶,所以,後來李鴻章堅持認為只要是軍隊保持原狀就不算違背條約。

李鴻章簽訂此條約看似不平等,但實際上法國人被中國文字給玩弄了

條款中的第三條規定,中國開放邊境貿易。按照法國人的理解,他們可以從中國的雲南、廣西邊境將貨物運入中國的內地貿易。不過,中國的理解不是這樣的,認為法國人只能在邊境地區進行貿易,並沒有答應法國人可以據此越過邊界進入內地。

條款的第四款規定,法國與越南簽訂各種外交文件時,不得加入傷害中國威望體面的文字。就法國方面的理解而言,認為只要是在條約中不提及中國就算履約,而中方所理解的「威望體面」卻是指中越間的藩屬關係,即法國和越南簽訂外交條約時,至少要在文字上承認越南是中國的屬國。

李鴻章簽訂此條約看似不平等,但實際上法國人被中國文字給玩弄了

最為致命的是條款的第五條,根據法文本中的約定,整個條款的內容要在三個月內完成,而中文本上寫的卻是三個月後。儘管中文本最後也註明了「以法文為正」,但是這五個漢字同樣又能衍生出多種不同的含義,恐怕連中國自己也理解不清。

法國政府在得知中法簽署條款以後,歡天喜地,準備著手減少駐紮在越南的軍隊規模,從而減少軍費開支,並同時派人到天津會晤李鴻章,表示中法兩國的友好。

不過,英國人看出了《中法簡明條款》的端倪,《泰晤士報》發表評論:既然條款是和中國人簽訂的,應該加入跟繁瑣的規定才對。而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則認為,法國人也耍了小聰明,條約關於法國保護中國西南邊疆安全的約文,似乎帶著要把中國變為法國的被保護國的陰謀。

李鴻章簽訂此條約看似不平等,但實際上法國人被中國文字給玩弄了

最終,法國還是醒了過來,認為《中法簡明條款》的簽訂是上了李鴻章的當,而李鴻章也沒有將他的這些小九九上報給朝廷。當然,這個後果是嚴重的。不久,法國在觀音橋挑起事變,炮擊清軍陣地,悍然撕毀《中法簡明條款》,並派遣運動艦隊進攻馬尾,在台灣海鮮進行武力威脅和訛詐,中法戰爭全面爆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談判桌上伊藤博文出了一上聯,幸好李鴻章沒對出來,否則貽笑千古
曾國藩資歷最老、功勞最大,咸豐為何連個巡撫都不願意給他呢?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