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本文來源於 文玩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何為「盤」

收藏古董,愛好雅玩的人,經常會花時間盤玩他們心愛的器物,比如盤石頭、盤玉,或者青銅器、瓷器、木器、牙角等。《現代漢語詞典》沒有收錄「盤」的這層含義,但並不妨礙古玩、收藏界的普遍使用。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為什麼用「盤」來指代這個不斷摩挲器物的動作?《說文解字》里有詳細解釋:盤為承水器,以匜沃水,以盤承之,古者晨必灑手,日日皆然,引申為日日新。所以,「盤」用在這個動作上,指為人與器物的不斷交流,達到日日為新的狀態。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這個日日為新的狀態,有兩方面含義:一是器物經過盤玩,每天發生變化,日日為新;一是隨著盤玩者對器物的了解逐漸深入,情感和心態日日為新。

理論上說,人的雙手在盤玩器物的過程中,起到了類似砂紙的打磨作用,而且不會出現過度打磨,不會對器物造成物理性的傷害。在這一點上,砂紙、角磨機、各種化學酸類等所謂現代化的快速手段,都不如由盤玩對器物的改變來得生動、自然。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盤玩久了,器物表面逐漸會生成半透明質感的包漿,在不經意間重新塑造了器物的形象,使其更為合手合心,溫潤喜人。包漿可以由土埋水浸造成,但最好的,還是在盤玩之後留下的歲月痕迹——它沉著冷靜、中庸和諧,顯露出一種溫存的時光感,新物件刺眼的賊光與之不可同日而語。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不只質地堅硬、有體量感的石器、瓷器、木器、銅器、牙角等,容易形成包漿,連書畫碑拓這些薄如蟬翼的紙絹製品,在內行人眼裡也統統都有包漿。幾乎所有中國傳統的收藏品都可以盤玩,然後形成帶有特殊記憶的淡淡光澤。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對西方人來說,包漿無非是人手上的汗漬、油脂,以及微妙打磨與自然風化的混合物。但在中國人看來,這個難得的表面皮殼,非長年累月不能形成——按器物而異,生成包漿分別需要數年、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因此從包漿程度,不僅可以大概看出器物的年代,還能夠感受到盤玩者喜愛的溫度。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盤玩上也大相徑庭。以石頭為例證,中國的石頭,無論玉石、翡翠、青田石、壽山石,還是靈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皆以盤玩後濃厚的包漿為上。西方的鑽石、紅藍寶石,或者祖母綠、蛋白石等,被人撫摸過後,原本耀眼的光芒退去,就需要重新清洗,以保證透明發亮的特性。這與中國器物盤玩後更加光彩奪目,完全相反。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不僅西方的器物不適合盤玩,現代材質,比如不鏽鋼或者塑料,也不適合盤玩。由這些材質製作的器物,比如手機,即使人人不離手,反覆摩擦,但這億萬次的動作,終究不具備盤玩的文化內涵。反過來看,中國人熱衷盤玩的物件,統統都是自然材料。自然材料在自然中老去的過程,其實是非常優美的。現在合成的人工材料,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如自然物一般的質樸深厚、韻味綿長。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在盤玩的過程中,因為與器物近距離的反覆接觸,中國人用心發現了許多特別之美——比如瓷器的天青,是模仿雨後的一抹淡藍;比如端硯里的天青,是黑夜晴空的清澈與深邃。這些不僅強調自然材料本身的美感,還對製作工藝的種種可能性提出挑戰。一件器物實際的完成,不是在工匠的手裡,而是在以後更長時間裡盤玩者的手上。大自然和偉大的工匠,提供了一個可以被盤玩者不斷賦予情感的載體。而文化,就是在這樣不斷賦予情感的過程中,薪火相傳。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要提防某些奇技淫巧,將自然材料改造得瑣碎凌亂乃至庸俗,不僅無法盤玩,運輸、展示艱難,而且也與喜愛者的雙手隔絕。於是,作品真正在工匠手裡、在工作的環境中就已經結束了。大家隔著玻璃,除了讚歎工匠的「鬼斧神工」,卻無法體驗器物拿在手中的溫度與質感,那有意思的人物交集,豈不就生生砍掉了一半!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添加小編微信(as13051522085)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感謝!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 99查詢

最近精彩回顧請回復 ls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白手套、臉上蹭就叫「盤」?那太低級了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小編微信號:as13051522085

平台合作請聯繫:

Tel: 18610768869

Email:281819199@qq.com

小編微信號:as13051522085 (分享藏品,傳播知識

淘一淘,逛一逛,大家一起來鑒寶。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自媒體 的精彩文章:

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文物……
古玩造假:這些被曝光出來的招數……

TAG:古玩那點事兒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