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簸箕」這一技巧,真的能練出輕功嗎?武術大師當眾揭開真相

「走簸箕」這一技巧,真的能練出輕功嗎?武術大師當眾揭開真相

文|二壯

「走簸箕」這一技巧,真的能練出輕功嗎?武術大師當眾揭開真相

咱們中國歷史傳統悠久,除了中醫、儒道思想之外,還有一種傳統經久不衰,那就是武術了。像是很多人都喜歡看的武俠小說中,那些大俠們武功高強,飛檐走壁、踏雪無痕,讓人很是嚮往。

真實的武術雖然沒有書中所寫的那些可以踏雪無痕,但身輕如燕至少是可以做到的,這就需要練一種武術:輕功。歷史記載中,我國武俠世家中,習武時都會有輕功練習方法,像是負重跑、走簸箕等。「走簸箕」這一技巧,真的能練出輕功嗎?

簸箕,是用竹條或藤條編織而成的一種農業用具,主要是農村用來盛放糧食的。我國古代輕功習練方法中,走簸箕的方法來練習輕功用的也是比較多的。練習方法就是:先將簸箕里裝上和習功之人體重差不多重的沙子或石塊,然後練功者站在簸箕邊沿上練習走圈,以熟練快速跑上幾圈為標準,然後定期減少簸箕中的一定重量。一直到簸箕中的重物去盡,人仍可以站在簸箕邊上行走,而簸箕不翻,這樣就算輕功練成了。

像是清朝末代的武術大家,楊露禪、方世玉等人們熟知的武術大家,據說都曾這樣進行過訓練。但是,這種練習方法其實並不是讓人達到身輕如燕,而是鍛煉人的平衡性,以及人的快速反應能力、身體各方面的協調配合性。

而對於一些飛檐走壁的輕功,更有武術大師當眾揭穿真相。說穿了,輕功並不是讓人身體變輕,而是讓你通過專業的訓練,對自己的身體的控制更加嫻熟,提高自己的反應能力。只要訓練得當,身體的任何部位都能借力,這樣在攀岩走壁的時候,手、腳、肘的力量都足夠,有東西可蹬可抓可撐,是很容易翻牆越壁的。

其實輕功說穿了,就是一種彈跳和攀爬能力,和近幾年流行的跑酷差不多,都是靠著自己敏捷的反應能力,善於發現尋找可以借力的東西,然後借用身體任一部位的動作,來達到快速奔跑和攀越障礙。

正確得當的運動訓練,會提升人的身體機能,從而顯得身體輕盈、運動敏捷。像是負重跑,在一定的訓練過後,身上的重量拿掉後,就會覺得身體非輕便,奔跑或運動都會靈敏的多。但無論如何,人的運動是不可能違背科學的,書中所描寫的那種神乎奇奇的輕功,也只是一種誇大的說法罷了。

本文由二壯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壯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雍正留給乾隆6000萬,乾隆留給嘉慶多少?知道答案後我笑了
八路軍的近戰刺刀,為何不能磨得太鋒利?老兵含淚說出實情

TAG:二壯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