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論:看到中國經濟成就中的不易

社論:看到中國經濟成就中的不易

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等重要經濟數據,除了較好地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外,部分領域取得成果之不易及未來需要致力的方向,成為重點關注與值得思考之處。

統計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還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提到,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國民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持續顯現。

2018年至關重要,既是十九大之後的開局之年,又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個重要節點。事實上,眾所周知2018年是中國經濟十分艱難的一年,從內部看,企業受宏觀經濟放緩、融資難等因素制約,經營遭遇困難;外部則面臨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及中美貿易摩擦等問題影響。

決策層對此也沒有迴避。去年10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直言,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並稱這是長期和短期、內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今年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亦提到,今年我國發展的環境更加複雜,困難挑戰更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所以,雖然6.6%的GDP增速是近28年以來的新低,但這樣的成績是在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所取得,殊為不易。更何況,去年需要打好三大攻堅戰開局,以及妥善應對備受全球矚目的中美貿易摩擦。

就三大攻堅戰而言,去年重大風險被防範於未然,資本市場備受關注的股權質押並未出現危機,近日A股市場也呈現平穩上行態勢,房地產市場也逐漸平穩。精準扶貧方面,2018年相關工作紮實推進,年度任務全面完成,預計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污染防治更是卓有成效,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43.0%,快於全部投資37.1個百分點;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1%,實現了下降3%以上的預期目標;能源消費結構繼續優化,全年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約1.3個百分點。

未來幾年,打好三大攻堅戰仍將是中國發展的重要目標,即便可能對短期經濟增速產生影響,但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不可撼動的。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在外部環境複雜的背景下,外貿成績也頗為亮麗。數據顯示,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05050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出口164177億元,增長7.1%,進口140874億元,增長12.9%;對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全面增長,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7.9%、5.7%和11.2%。

針對近年興起的逆全球化和貿易摩擦,中國的立場是一貫的:合作多贏,斗則雙輸。對於備受關注的中美貿易問題,寧吉喆答記者問時也提到,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去年12月1日阿根廷會晤的成果,兩國工作組近期保持密切溝通,大量磋商,取得積極進展。

而今後乃至未來一段時間,不管是面對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還是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和複雜敏感的外部環境,無疑需要在發展過程中做好應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1日講話提到的,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油價低迷沙特卻公布史上最大規模預算底氣何在?或暗示明年油價在80美元/桶水平

TAG:第一財經 |